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源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长江源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2月,国家进一步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推进保护区建设工作。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长江源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长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与黄河澜沧江源区共称为三江源地区,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长江乃至全国水安全、生态安全命脉。自20世纪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增加和人类生产建设活动的加剧,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断加剧,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2005年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也就是三江源一期工程。截至2013年,已累计安排资金65.13亿元,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湿地保护160万亩,封山育林511万亩,治理黑土滩523万亩、沙漠化土地66万亩及鼠害11781万亩,配套开展了小城镇农村能源设施建设等工作。目前,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规划目标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工程区林草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3.2%提高到了2012年的4.8%,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11.6个百分点。二是湖泊水域和湿地面积明显扩大,2004—2012年,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增加104.94平方千米,黄河源头“千湖奇观”再度呈现。三是水源涵养功能显著提升,三江源地区2012年水源涵养量为197.6亿立方米,较2004年增加了28.37亿立方米。四是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通过建设牲畜暖棚、贮草棚和人工饲草料基地,促进了草地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3.16万人和3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通过能源建设,为4.5万户农牧民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电源和太阳灶,缓解了牧民生活用能困难。五是生态保护意识和积极性普遍提高,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实践和培训、宣传等工作,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加深了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自觉参与意识普遍增强,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有所转变,保护和建设生态的积极性明显提高。(www.xing528.com)

2014年2月,国家进一步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推进保护区建设工作。截至2018年,完成近百亿元投资,主要实施了黑土滩治理、人工造林、封沙育草、湿地保护等项目。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实施的前四年内,三江源地区年平均出境水量达到525.87亿立方米,比平均出境水量年平均增加59.67亿立方米,且水质始终保持优良。各类草地草层厚度、覆盖度和产草呈上升趋势,草畜矛盾趋缓,退化过程整体呈减缓态势,局部严重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明显。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