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布局、目标与原则

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布局、目标与原则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根据《规划纲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一是江湖和谐、生态文明。

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布局、目标与原则

(1)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布局

长江经济带发展将按照“生态优先、流域互动、集约发展”的思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通过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东西双向海陆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空间上,将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总体布局。“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和城镇布局优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引导人口经济要素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集聚,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实现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两翼”是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促进交通互联互通,加强长江重要支流保护,增强省会城市、重要节点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夯实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对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与城市互动合作,加强湖泊湿地和耕地保护,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对于成渝城市群,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发挥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一体发展,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长江经济带有四大战略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

(2)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

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3%,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长江“黄金水道”瓶颈制约有效疏畅、功能显著提升,基本建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陆海统筹、双向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及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长江流域管理体制全面建立,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引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带。到2030年,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水脉畅通、功能完备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全面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

(3)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www.xing528.com)

根据《规划纲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一是江湖和谐、生态文明。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长江全流域生态修复,尊重自然规律和河流演变规律,协调处理好江河湖泊、上中下游、干流支流等关系,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二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先行先试,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增强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不搞“政策洼地”,不搞“拉郎配”。

三是通道支撑、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支撑,推动各类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区域联动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是陆海统筹、双向开放。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统筹沿海内陆开放,扩大沿边开放。

五是统筹规划、整体联动。着眼长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导,既要有“快思维”、也要有“慢思维”,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统筹推进各地区各领域改革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