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联合循环探索示范

联合循环探索示范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能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具有能源利用率高、污染低以及用水少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温材料性能、气动热力设计、制造工艺水平的技术进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机组标准状态下的效率可达到56%~60%,具备了很好的调峰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此后,因受到天然气资源的制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未有更多发展。

联合循环探索示范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能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具有能源利用率高、污染低以及用水少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温材料性能、气动热力设计、制造工艺水平的技术进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机组标准状态下的效率可达到56%~60%,具备了很好的调峰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工业燃气轮机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展初期,一机部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南京汽轮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等单位,曾自行研制或仿制了1000千瓦、1500千瓦、3000千瓦、6000千瓦的中小型燃气轮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南京汽轮电机厂研制了2.3万千瓦燃气轮机,生产了2台产品。但由于国家能源及经济政策的调整,进入80年代,我国燃气轮机市场严重萎缩,生产基本停顿。

重型燃气轮机集多项高技术于一身,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掌握该项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国内企业尚不具备自主设计制造能力。(www.xing528.com)

1983年,南京汽轮电机厂与美国GE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生产3.9万千瓦6B型机组,由GE公司提供压气机、透平转子、燃烧室、自动控制系统四大关键件,其余部件由国内制造并组装。用这种模式,南京汽轮电机厂生产了6B系列燃气轮机60多台,制造能力及水平有所提高,产品还出口至中东及非洲地区。

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近海天然气开发和液化天然气(LNG)引进工程的推进,国家把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国家决定以技贸结合方式,引进E级和F级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技术,以促进国内燃气轮机产业的发展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组织了三次共50台(套)机组、共约1800万千瓦燃气轮机市场换技术的“打捆招标”。在“打捆招标”中,哈尔滨汽轮机厂、南京汽轮电机厂引进美国GE公司技术,上海汽轮机厂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东方汽轮机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技术。同时,为制造燃气轮机的高温热部件,4家企业分别与外方相继成立了合资企业。到2008年,我国已制造了7台E级和50余台F级燃气轮机,除高温热部件和控制系统外,大部分部件可在国内制造,国产化率达到50%~70%。此后,因受到天然气资源的制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未有更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