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迎来了科学事业的春天。邓小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1988年,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处于第一重要、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位。从此,科技工作日益得到重视,科技体制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科学大会的春风吹拂着电机工业,一所所在“文革”中被解散的科研机构恢复重建,一个个大型试验站纷纷设立,一批批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逐步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研究、开发、设计、实验的科技工作新体系。
开展专业化研究,适应系统化发展。为满足电机工业专业化发展的需要,1978年一机部北京机电研究所分为机电研究所和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其中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下设加速器研究室和超导研究室;杭州汽轮机厂的工业汽轮机研究室升格为杭州工业汽轮机研究所,杭州锅炉厂的余热锅炉研究室也升格为杭州余热锅炉研究所。为适应发电设备成套性和系统化工作的需要,成套设备设计研究工作提上日程。1979年,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恢复重建,并更名为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同时,新成立了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成立节能研究机构,提升发电设备效率。为贯彻国家节能政策、开发热能产品,必须加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为此,1979年,成立了南京燃气轮机研究所;1981年,附设在上海工业锅炉厂内的工业锅炉研究所并入了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后又于1984年改为独立建制的部属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专门研究工业用燃煤锅炉及辅机。
满足日用电器需求,开展软科学研究。改革开放后,我国日用电器产量激增,家用电器需求更为旺盛。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要,1980年,日用电器研究所在广州落户,后来又成立了日用电器检测中心。1985年,机械工业部成立了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综合研究所,从事与电工行业有关的软科学研究,为电机工业的宏观管理发挥参谋作用。(www.xing528.com)
建设大批试验站和试验室,改善科研攻关条件。1978年,湘潭电机厂首先建成中频电机试验室,随后中型电机试验站(60赫)和大型电机试验站(一期)先后建成投运,为出口机组的生产创造了条件。1979年,沈阳变压器厂建成大型温升试验站(60兆伏安),具备了试验三相750兆伏安变压器温升的能力。1981年,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建成试验研究楼,为中国电力电容器产品测试中心打下了基础;同年,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从美国艾利斯·查默斯(Allis Chalmers)公司引进了水轮机水力试验台的测试元件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提升了原有水力试验台的测试能力,提高了试验精度,具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验收模型的要求。1982年,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建成噪声试验室和电动工具认证试验站,随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陆续建成千伏级低压电器试验站、低压电器认证试验站等,电动工具、低压电器等电工行业的研究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重视大容量试验基地,发展高压电器。高压电器新产品的研究与试制、产品质量的完善与提高,很大程度上要靠大容量试验来验证。从1958年开始,一机部等开始关注高压大容量试验室的建设,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已建成四个大容量试验基地,即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大容量试验室、沈阳高压开关厂虎石台试验站、上海华通开关厂试验站、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清河试验站。其中,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的试验设备能力最大,两台短路发电机的短路容量分别达到500兆伏安和2500兆伏安。到20世纪80年代,高压电器产品开始逐步采用国际通用标准,亟需增加试验能力。1982年,上海华通开关厂试验站增建220千伏网络试验站,合成试验回路达到110千伏、50千安。1988年,国家计委批准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三期工程,形成500千伏、63千安高压开关试验能力和1100千伏交流设备的绝缘试验能力等,目标是成为国际领先的高电压、强电流的综合试验室。
开展院所企业合作研究,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1978年,沈阳电缆研究所、沈阳电缆厂和抚顺铝厂合作研制成功电工用铝,钢芯铝绞线的电阻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配合核工业部大型受控热核聚变反应“托克马克”试验装置的研制,沈阳变压器厂和有关院所成功研制了装置中的关键设备——长脉冲变压器。1983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东方电机厂合作研究,在云南大寨电站1万千瓦水轮发电机上采用蒸发冷却方式的定子绕组取得了成功;1984年到1985年,沈阳机电学院(即现在的沈阳工业大学)与哈尔滨电机厂、东方电机厂合作,研制成功稀土永磁副励磁机,用于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效果显著。这些科研院所与电工企业积极开展合作研究,为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