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措施与思考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措施与思考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河海大学不断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加强高质量本科教育。二是积极加强专业建设。2001年,河海大学发布《关于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意见》,以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口,科学制定本科专业设置与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内涵建设。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措施与思考

(一)高标准开展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河海大学通过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完善学科组织、学科队伍、重点学科建设以及“211工程”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促使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在河海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求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设计并实施学科建设工程,要遵循重点建设、集群建设、统筹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原则,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校多科性学科体系,同时围绕国家目标寻求突破。

在河海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河海大学提出了明确的学科建设目标,即围绕学校特色,优化由传统优势、新的优势、后发优势学科构成的学科点的结构和层次布局,使水利学科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若干优势学科在国内达到一流;围绕学校特色的支撑学科、相关学科发展更加协调;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有较大发展,并设定了具体的发展指标要求。

2014年,为了显著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河海大学出台了《河海大学学科建设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规划了总体目标,提出了在构筑高水平学科平台、培育高水平学科成果、加强高水平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目前,河海大学已建立起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其中有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包括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即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即工程力学、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个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点,即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二)高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2015年,河海大学拥有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50000多名,其中研究生15000多名,普通本科生20000名,成人教育学生14000名,留学生近600名。

为了把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学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河海大学始终紧跟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水利现代化建设需求,认真践行“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品德好、基础牢、能力强、素质高且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水利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了具有河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具有主导地位,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近年来,河海大学不断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加强高质量本科教育。一是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和国内外高校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积极构建河海特色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是积极加强专业建设。2001年,河海大学发布《关于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意见》,以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口,科学制定本科专业设置与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内涵建设。三是通过实施《河海大学关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工作意见》《河海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着力打造本科生教育特色。四是围绕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建设本科生基础教育基地。

(三)高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www.xing528.com)

为了迅速提升学校的科技实力,河海大学在新的世纪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加强科研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建设。2000年以来,围绕科技成果创新、科技成果规范化管理以及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制定或修订了《河海大学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河海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河海大学关于专利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等。二是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科研基地,成立和调整校内科研机构。截至2014年,河海大学共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3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7个与境外合作科研机构,132个校内科研机构。另外,还与江苏省地方政府联合建立了多所研究院。三是大力支持科研人员根据国家需求或重大科研项目组建研究团队。目前,河海大学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科研团队。其中水资源演变机理与高效利用、水旱灾害形成机理及防灾减灾、水生态与水环境演变规律及保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水工程安全与新材料5支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以及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5支教育部创新团队最为耀眼。四是科研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据统计,2001—2014年,河海大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8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582项。共获得授权专利990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58件、软件著作权498件、授权外观设计14件。[6]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领先优势和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河海大学不断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模式、体制和机制,积极加强国内和国际的合作与交流,使学校在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在国内合作交流方面,河海大学积极与全国水利水电系统、地方政府、海军武警部队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主动为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河海大学进一步加大了国际化办学力度,在聘请外籍教师来校讲学任教、选派教师干部出国学习考察、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推进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等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

(四)高强度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一流的师资是学校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建设一支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河海大学高强度推进这一建设工程。一是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04年,河海大学召开了全校师资工作会议,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思路、政策和措施,通过了《河海大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7个文件,在“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学校师资队伍总体发展目标。二是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河海大学针对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学科建设第一线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以及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等,制定和采取各有侧重的培养措施。三是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河海大学以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通过实施《河海大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出国研修方案》《河海大学“领军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实施意见》《河海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管理办法》等,积极构建河海人才高地。

河海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8月,河海大学共有专任教师1682人,其中教授387人,占23%,副教授616人,占36.6%,博士生导师364人,博士1120人,占。66.6%。高层次师资中,有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8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名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以及18支省部级创新团队等。

(五)高要求深化内部管理改革

河海大学高度重视内部管理改革,新世纪以来的15年是河海大学内部管理改革从纵深发展到全面深化的15年,河海大学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锐意改革,在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内部管理举措的落实等各个方面都有新进展。一是推进管理机构改革。2000年,《河海大学新一轮校部管理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正式实施,目的是通过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做到规范管理、降低管理重心,提高管理效率。二是进一步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制度。为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河海大学于2000年全面启动了岗位聘任工作,按照工作范围、职责和任务的不同,对教学科研主体岗、教学科研辅助岗、党政管理服务岗制定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分类量化考核。三是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2000年,《河海大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正式颁布实施,在此后10多年里,河海大学持续推进这一改革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不断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六)高起点加快校园环境建设

进入新世纪,河海大学加快了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的进程。在硬环境建设上,2000年,河海大学开始江宁校区的建设,学校基本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05—2015年,河海大学工开工基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0亿元,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在软环境建设上,河海大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弘扬十六字校训、建设开放校史陈列馆传承河海精神文化;通过举办以学校逢十校庆为契机,以举办冯仲云、顾兆勋、刘文光、徐芝纶、严恺、钱家欢等著名领导、校友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为抓手,传承历史、弘扬传统;通过营造水文化氛围、推进水文化教育、开展水文化研究、普及水文化知识,发展学校的水利特色文化;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2013年,河海大学启动了《河海大学章程》的编制工作。经过前期准备、专题推进、初稿起草、征求意见、审议审定等阶段,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章程,并于2015年3月由教育部核准正式颁布,对推进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促进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