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1世纪初期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21世纪初期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1世纪,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突出地体现在管理体制的变化和水利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方面。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79所招收水利类研究生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中有52所培养机构招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2015年全国水利类招生规模6万多人,本专科毕业生5.4万人,在校生规模达22万人。

21世纪初期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突出地体现在管理体制的变化和水利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方面。

(一)涉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调整高校结构布局,提高办学实力的改革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重点调整高校结构布局,规范高等学校办学主体,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办学所造成的条块分割、专业狭窄、重复设置、规模偏小等弊端,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199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共建、联合、合并、协作、划转五种改革形式,逐步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

就几所主要水利高等院校而言,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与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主管部门由电力部变更为教育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与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三峡大学,主管部门为湖北省。同年,几所水利部直属高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河海大学由水利部直接管理整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和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由水利部直接管理改为水利部与学校所在省进行共建、以所在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也下放到河南省管理。自此,水利部已没有直接管理的水利高等院校,水利行业办学不复存在。其他一些涉水高校管理体制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见表7-2)。

表7-2 2000—2015年部分涉水高校管理体制变更情况表

续表

续表

注 根据各学校网站主页“学校概况”整理。

(二)水利院校的转型发展取得一定进展

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我国主要水利高校,如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昌工程学院、三峡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基本打破了行业办学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转型发展取得一定进展。

一是水利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备。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79所招收水利类研究生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中有52所培养机构招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全国共有127所高等院校开设水利类本科专业,其中78所开设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49所开设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6所开设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37所开设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所开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全国共有91所高校开设水利类专科专业,包括16所普通高等院校和75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16所开设了水文水资源类专业、74所开设了水利工程与管理类专业、24所开设了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13所开设了水土保持与环境类专业。2015年全国水利类招生规模6万多人,本专科毕业生5.4万人,在校生规模达22万人。可见,水利高等教育具备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和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不断增加,有力地支持了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在坚持水利特色的基础上,走多学科协调发展之路。我国水利高等院校基本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校大调整中通过整合各高等院校相关水利专业而组建的,基本属于单科性行业院校。在20世纪90年末到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虽然水利高等院校隶属关系在改变,但仍然保持了水利专业特色,就设置本科专业的高校看,河海大学设置了5个水利类本科专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11所高校设置了4个水利类本科专业;昆明理工大学等17所高校设置了3个水利类本科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等20所高校设置了2个水利类本科专业;清华大学等78所高校设置了1个水利类本科专业。

国家与地方政府在调整高等院校布局的过程中,一些水利特色鲜明的高校合并到综合性大学,如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到武汉大学,另外一些水利院校,如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峡大学等已逐步发展为水利特色显著的多科性大学,其他一些涉水高校要么本身就是综合性大学,要么也在向多科性或综合性方向发展(见表7-3)。(www.xing528.com)

表7-3 主要涉水高校开设水利类本科专业和其他专业情况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 根据《中国水利高等教育100》和相关高校网站信息统计整理。

三是推进涉水高校省部共建工作,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在新一轮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过程中,由于隶属关系的调整,一些水利院校与水利主管部门以及各流域机构的联系不断弱化,行业办学的属性不断淡化,水利主管部门对水利高校缺乏直接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经费投入。一些水利高校为了促进学科融合和水利交叉学科发展,在走向综合性或多科性办学的同时,水利办学特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影响。为了积极面对新形势下的办学难题,国家开始推进教育部、水利行业主管部门与水利高校的省部共建或部部共建工作。2005年,教育部、水利部签订了两部共建河海大学协议书;2008年,水利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南昌工程学院协议书;2009年,水利部分别与河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三峡大学战略协议;2010年,水利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河北工程大学备忘录;2011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利高等教育,教育部、水利部签署协议,决定共建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所高校;2014年,水利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备忘录。通过省部共建、部部共建,有助于切实加快水利学科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水利高校整体办学实力,为水利建设和水利科学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较大的智力支撑。

四是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入21世纪,我国水利事业处于从传统水利转向现代水利的关键阶段,现代水利对水利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国家治水思路的转变,许多涉水高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水利学科建设,积极创新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水利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大学水利系突破传统水利水电工程陈腐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水利专业教育,形成了水科学、水工程与水管理相均衡的现代水利课程体系,多层面、全覆盖的实习实践教育体系,全过程的就业工作体系,实现了水利人才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国家需要与个人成才的有机统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确立了“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有创新”的水利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本科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深化了“基础、实践、创新”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目标明确、信息全面、评价合理、过程严密”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有效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三峡大学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水利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有“一体化五共同”的校企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深度联合的“3+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种模式基于“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保障人才培养条件、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体化模式。第二种模式则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在学校学习时间为3年,主要采取基于课程、基于问题的培养方式,强化工程专业基础教育;有计划、分阶段地将学生派到企业中学习、实践,且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主要基于项目、基于工程实践的培养方式,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正是基于这种改革与探索精神,各所水利高校在水利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教学成果,在2001—2014年,共有34项水利教学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张光斗等完成的“紧密结合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余建星等完成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钱易等完成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朱跃龙等完成的“服务行业需求提升实践能力——水利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分别于2001年、2005年、2009年、2014年获得一等奖。

五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水利科研成果累累。在新世纪初,水利高等院校为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加强重点科研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建了10个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如清华大学的“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的“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的“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的“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联合建设的“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的“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交通大学的“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创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涉水高校坚持开放办学,以重大水利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服务重大水利工程的能力。据统计,在2000—2014年,涉水高校共获得国家级重大奖项8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李国英等完成的“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和王浩等完成的“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是王超等完成的“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污染物输移过程及系统耦合模型研究”和程春田等完成的“复杂防洪调度系统的多目标决策及径流预报理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是许唯临等完成的“高水头流量泄水建筑物分级防冲防蚀成套技术”和王超等完成的“多功能复合的河流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及其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