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定位的基本确立
1990年,迁郑之初,时任水利部部长杨振怀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提出了“面向三北,重点黄河,新校新办,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6]。
1990年,学校围绕学院应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怎样理解“新校新办”、如何“办出特色”等议题,开展了一次广泛、深入的学校办学定位的大讨论,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1993年,在学校暑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改革与发展大纲》(讨论稿)明确提出学校未来办学定位,即建成以水利水电专业为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7]。在以后的几年中,学校先后设立了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外语部等适应社会需求的系部,特别是1994年设置贸易经济专业并成立了经济管理系,打破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几十年单一工科办学的局面。
1998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第四次教代会审议通过的《改革与发展纲要(1990—2010)》正式确立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学校迈向多科性综合大学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学科专业不断完善,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仅设水利工程建筑和水利机电2个系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施工机械、水电站动力装置4个专业。
1977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设水利工程机械系、水电站动力设备系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系,拥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施工机械、水电站动力设备、水工建筑力学5个专业。1978年,学校恢复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增设电厂厂房建筑专业。到1989年,学校共设水利系、机械系、动力系、土木系、地质系5个系,共有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水利施工机械、水电站动力设备、计算机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11个本(专)科专业。
1993年,学校设立环境工程系,1994年设经济管理系,1999年成立信息工程系,到200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已发展到8个系,1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齐全的专业体系。
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缓慢。1993年,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农业水土工程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自此,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共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见表6-3)。(www.xing528.com)
表6-3 1990—200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招生数 单位:人
资料来源:严大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77年高考招生恢复当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招生人数为447人,在校生达1035人。1987年,学校招收479人,在校生达1747人。1997年,学校招收1060人,在校生达3743人。到2000年,学校开始扩招,招生2800人,普通在校生规模已达5612人(见表6-4)。
表6-4 1990—200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本专科招生数和在校生人数 单位:人
资料来源:严大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二是教学管理日益规范,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第一,加强教学管理,建设优良教风学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第一”的思想,通过抓考风促学风,抓教风促学风,抓学风促质量,严格管理,使日常教学工作运行正常。第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多次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内容进一步优化。改进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授课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手段,搞好多媒体教学。第三,实施主辅修制和学分制,培养复合型人才。第四,建立督导和评价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第五,加强指导,严格要求,做好毕业设计工作。
三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三次搬迁,四易校址,每搬一次,教学科研骨干流失一次,严重影响了学校科研队伍的建设和科研成果的涌现。迁郑以后,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坚持教学、科研、产业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科研梯队;制定优惠、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承担高层次研究项目,集合国家重点工程如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八五”期间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53项,“九五”期间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75项,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经过多年持久的努力,在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河渠泥沙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科研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