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渊源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渊源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起源于北京水利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和北京水力发电学校。(一)北京水利学校1951年,水利部决定创办北京水利学校。当时的全名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年改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简称北京水利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建的。调研后,朱光大认为办教育应从全局着眼,遂向总局提出了筹建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渊源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起源于北京水利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和北京水力发电学校。三校合并前,都有着优良的校风和严谨的办学传统,曾为新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水利水电技术人才,成为新中国培养水利水电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为新中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北京水利学校

1951年,水利部决定创办北京水利学校。当时的全名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年改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简称北京水利学校。

时任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主持建校工作,具体参与筹备的有方生、刘传瑛、程学文、田园、陈肇和、李伟超等人。校址开始设在傅作义部长捐献的私人别墅即西郊的钓鱼台,后迁到西直门外紫竹院。

1951年9月15日,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水利部办公厅副主任郝执斋兼任校长。第一届学生是从察哈尔工业学院北京地区招考录取的2000名新生中调拨来的,共500名,实际报到115人。第二届学生参加统一招生,北京地区招收2个班,济南地区招收2个班,还从河北和山西两省水利系统招收1个调干班。到1958年,学生已达1029人[2]

建校初期,由于没有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也不够明确。1953年,高等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专业教育会议。水利部成立了领导教学的教育机构,提出设置专业的要求。1951年,主要是水工建筑专业;1952年,增设了农田水利专业;1953年,又增设了农村水电站建筑专业。从1956年开始直到1958年,学制设为5年,专业达到5个,即水工建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小型水电站建筑、水能动力装置的安装与运行以及水利施工机械化等。

(二)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处于先行地位的电力工业更是亟待发展。然而,当时我国水力发电建设事业基础非常薄弱,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尤其缺乏。为此,国家确立了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发展思想,以缓解人才急缺所带来的压力。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建的。

1956年春,原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指派干部处技术员朱光大负责筹办水力发电建设总局职工大学。调研后,朱光大认为办教育应从全局着眼,遂向总局提出了筹建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肯定和支持。开始由时任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的王鲁南负责学校筹建工作并兼任院长,不久新安江水电工程局副总工程师步以谔调入担任专职院长。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函授学院于1957年5月招生,9月1日开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工科函授学院。

学院正式成立后,招收了第一届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水利工程施工机械以及水电站水工建筑3个专业函授生共307名。l958年,增设水利土壤改良专业(6年制本科),4个专业拟招收函授生总数为1300名。

(三)北京水力发电学校

北京水力发电学校于1952年筹建,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局长李锐兼任校长。第一届新生约250人,于1952年10月入学。1953年,安徽淮南工业学校和浙江黄坛口水电学校的师生并入后,壮大了学校的队伍。

建校初期,学校专业设置主要有4个,即水利工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水文测验。1956年,水文测验专业调整到武昌水力发电学校,增设建筑规划、水电站动力和自动化两个专业。1958年,增设了水电站动力装置和水利施工机械两个专业。从1954年开始,各专业均改为4年制。1958年,在校学生达1200人以上,教职工300余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