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需要
1949年前,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致使当时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境地,水利设施长年失修,江河堤坝千疮百孔,水旱灾害连年不断,平民百姓怨声载道。仅1949年,全国洪涝灾害面积就达1亿亩,灾民4000万人,灾区遍及华东、华北、中南、东北等地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把水利建设摆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仅一个月,水利部成立仅8天,迅即召开了全国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确定了当时的水利建设方针,要求“在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应着重于防洪排水;在干旱地区,应着重于开渠灌溉”。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兴起兴修水利的热潮。1950年春,全国组织了民工460万人、解放军32万人,开展了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工程。由于当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毛泽东主席发出根治淮河的号召,政务院随即出台《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1950—1952年,举国上下努力治理大河流域,全国水灾面积大幅度缩小,筹办了数百处现代化的灌溉工程,直接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有2000万人,极大地缓解了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威胁,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长。(www.xing528.com)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水利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即使在高等院校相对集中、水利专业相对较多的华东地区,相关力量也是既薄弱又分散,各个大学水利专业教师最多只有十几人,学生不过百余人。例如,1952年的南京大学水利系,教师仅有10人,学生72人;交通大学水利系教师13人,学生101人;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教师6人,学生28人;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教师7人,学生57人。为了一时之需,当时还采取了学生提前一年毕业、有关高校赶办培训班等措施来支持水利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水利建设对水利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加强水利高等教育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
1951年11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指出,全国工学院地区分布不合理,师资、设备分散,使用效率低;学科庞杂,教学脱离实际,培养人才不够专精;学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需要。为此,拟定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1952年,教育部明确了全国院系调整的原则和方式,根据苏联的大学模式,取消大学中的学院,调整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科,组建新的专门学院或合并到相关学院,以华北、华东、东北为重点,按大学、学院、专科学校分类调整充实。到1952年年底,全国已有3/4的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工作,专门学院特别是国家建设急需的工科院校和系科得到了大力发展,新建了一批独立建制的水利高等院校。可以说,正是国家的这些教育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华东水利学院的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