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1853—1926年),江苏南通人,字季直,号啬庵。他16岁考中秀才,此后屡试不第。1876年,23岁的张謇成为淮军统领吴长庆的幕府之宾,开始长达近20载的幕僚生涯。1894年,因慈禧太后60大寿而破例举行的科学考试,张謇一举高中状元,被授清廷翰林院编撰。甲午战败后,他毅然决然告别官场。1895年大生纱厂的创办,1902年通州师范学校的创建,开启了张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1911年,清政府建立了学部政策咨询机构中央教育会,任命张謇为会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实业总长。1917年,他与黄炎培、蔡元培、梁启超等人组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张謇生活在清末民初,这是内忧外患并存、新旧思想交错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他的教育思想的孕育和形成,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首先,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奠定了张謇教育思想的坚实基础。4岁时,父亲开始教张謇识读《千字文》。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父亲让他和伯、仲、叔三兄一起入邻近的私塾,跟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其后热衷于学习桐城派古文和宋儒学说,在南京的几大书院,他经常向人请教“治经读史为诗文之法”。可以说,经过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浸润,赋予了张謇强烈的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奠定了他教育思想的坚实根基。其次,甲午战败坚定了张謇“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张謇生活的晚清时代,国家屡受列强入侵,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他目睹吏治的腐败和国事的日非,特别是甲午战败深深刺激了张謇的内心,他深刻地认识到“今求国强,当先教育”[19]的重要意义,强调“忧国者以为救国之策,莫急于教育”。基于此,更加坚定了他弃官从商、发展教育的宏伟理想。再次,科举制度的腐朽和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使他认识到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拓展了他的教育视野,丰富了他的教育思想。张謇一生多次参加各级科举考试,洞悉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对科举制度的日益腐朽有着深刻的认识。晚清时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无不把办学堂、兴学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废科举、兴学堂的思想也时刻萦绕在张謇内心,他在兴办学校的过程中积极汲取西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1903年他对日本进行了70天的考察,是他教育思想深化的关键一环。通过这次长时间的考察,对西方教育的成功之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解放了思想,开始博采西学之长,这对他兴办实业、兴办学校无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