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水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交融

智水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交融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涉水神话传说不胜枚举,不仅孕育和催生了华夏民族,启迪着我国古代的圣贤先哲,引起他们对水的浓厚的哲学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水的深刻认知和对水的哲学思考,并把这种认知和思考成果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哲学智慧,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智水文化”,不仅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之一。

智水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交融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涉水神话传说不胜枚举,不仅孕育和催生了华夏民族,启迪着我国古代的圣贤先哲,引起他们对水的浓厚的哲学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水的深刻认知和对水的哲学思考,并把这种认知和思考成果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哲学智慧,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智水文化”,不仅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总纲。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老子寄情于山水,并以水论“道”。他从水的物性上体悟出柔弱与不争的处世之方:“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他从水性中体会出公平与谦下的治国之道:“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他从水的形态变化上推测并描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因此他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不仅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标识,也是他释道阐道的重要载体

与老子直抒胸臆的以水论“道”不同,庄子往往通过生动有趣的水寓言和水传说,阐释一些抽象、难以言说的哲学道理。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逍遥游”是其有别于老子哲学最根本的标志,而构成其想象的物质基础则是水。《逍遥游》开篇“北冥有鱼”的寓言,使庄子从游泳中感悟出了“善游者数能,忘水也”的深刻道理。也就是说,达到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的自由境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忘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习而成性,无所顾忌,从而真正超越现实环境和技术对人的束缚。综观庄子的哲学思想可以发现,他通过对水的深层感悟并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揭示了“道”与水的密切关系,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诸多重要的启示。特别是他在《逍遥游》《秋水》等篇展示的那些奇特而有意义的水的寓言故事,启迪着人们思维的视野要不断拓展,心灵的境界要进一步开阔,这样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深化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提升人生的价值。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荀子,他们对水作出的哲学寓意的解读,多是以水喻德。

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中充满了对水的哲思。为了揭示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他以水为载体,多视角、多角度地阐发了对水的深刻理解。他以水喻德,从德、义、道、勇、法、正、察、志、善化描绘了他理想中的君子形象。正是由于水兼具了君子应有的九种美德,所以孔子内心蕴藏着丰富的水情结,每次看到大河,都要深刻地进行体悟。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儒家思想者的大力阐释和倡导下,水的品格、水的特性被人格化、社会化为人类道德的属性,成了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影响极为深远。(www.xing528.com)

孟子的“爱水情结”一脉相承于孔子。他经常对水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思考,并进而与感悟人生、阐发事理密切联系起来。孟子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受孔子的影响,他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流水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还从水的形态、性质、功能出发,阐述他的人性善和仁政学说。此外,《孟子》一书记载了不少水利、水名及水的流向的知识,说明孟子对水利、水文地理等方面也有很深刻的认识。

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在认知、阐释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经常不知不觉地提到水,他或以水阐明人生哲理,或以水阐释国家兴衰,或以水阐述哲学思想,自然之水经过荀子的辩证思考,在“自然的人化”中显现出“水文化”的深邃内涵。他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又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尽管荀子没有以明确的概念提出“量变质变”的规律,但却深刻地解释了这一自然规律,使人类在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之路上架起了一座桥梁。荀子说:“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他以水源的清浊对支流的影响为喻,告诫君主心中时刻要有爱民之心、爱民之德。他特别指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对君民关系的理性而哲学的思考,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太宗李世民在与魏征、房玄龄等大臣研讨政务时,就论证过民水君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一再强调“载舟亦覆舟,所宣深慎”(《贞观政要·论君道》)。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和智水思维中,不仅孕育了朴素的水利思想和水利精神,而且留下了诸多富有特色的水利著作,形成了符合自身需要的水利技术和水利理论,这些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