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企业素质及职能分析

施工企业素质及职能分析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企业的素质是指组成企业的各个要素有机结合所表现的在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生产水平,及竞争、发展、应变能力等方面的集合。计划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组织和指挥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教育是提高企业素质的战略措施;激励是使职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手段。

施工企业素质及职能分析

施工企业的素质是指组成企业的各个要素有机结合所表现的在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生产水平,及竞争、发展、应变能力等方面的集合。它既有内在的集合力,也有外在的表现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内在因素的集合力包括领导班子素质、职工队伍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等方面。一个企业兴旺与否,经济效益的高低,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素质的好坏。而主要的领导班子的素质尤为重要,是企业重大决策的核心。要求领导成员的政治思想水平、政策水平要高,文化程度也要高,专业知识面要广,业务能力、领导能力要强,更应具备开拓魄力、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力和坚强的毅力。除此之外还要求领导班子结构要科学和合理,它包括才能、事业、知识和年龄的适当搭配,要求具有集体的支持力,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

职工队伍的素质是企业的基础,它包括职工(工人、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政治、文化、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解决技术与管理问题的能力。

技术素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人员和运用劳动手段对象改造的能力。施工企业的技术素质主要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施工工艺水平和技术骨干的素质,它直接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运行程度,是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技术素质代表了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或生产力之要素(劳动者劳动技能、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合理组织和综合发挥的程度,是推动技术进步的能力,构成为生产力和竞争力。

管理素质是现代化企业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效益的推动力和创造力。管理素质是指管理思想、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的水平,信息、预决策、标准、定额、计量和检测等基础工作质量,理财、综合发挥能力,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力。

施工企业的外在表现力包括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生存能力包括:竞争能力,企业的信誉和市场占有率,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以及盈利和在工程造价内降低各种费用的能力。发展能力包括:技术开发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技术开发能力是指能否采用新技术、新机具、新工艺和新材料,创造出新的施工水平;扩大再生产能力是指企业依靠自己改善经营管理,革新技术,依靠自己的财力来增强施工力量、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

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由人、财、物等投入要素构成的有机经济实体,也是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从产权经济学的企业组织理论看,企业是一种高度专门化的代理市场。因此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筹资,然后选择机会进行投资,最后是要进行有效的经营。上述基本功能是由企业经济交换的形式和经营目标所决定的。企业的职能主要是解决如何取得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如何动用可使用的资本以及如何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的问题。当然企业的职能也可通过其管理职能来表现。现代的施工企业其管理职能主要有:计划与决策、控制与协调、组织与指挥、教育与激励。

计划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计划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它起统帅的作用。决策是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择一个或者产生另一个新的方案的过程,它是企业管理优化方案的选择、实施和调整的过程。组织和指挥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施工企业要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实现预期的目标与计划,必须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时空上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合理,指挥得当,可保证和推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www.xing528.com)

控制是对计划执行的检查和考核,发现并解决问题。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和各项管理业务。控制的类型有: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等。控制的标准是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标准、定额等。

协调是针对控制中发现的决策或失误或与之偏离所作的处理;协调是控制的目的,控制是达到协调的手段,两者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同为施工企业的重要的管理职能。

教育与激励是通过精神、物质的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职能。教育是提高企业素质的战略措施;激励是使职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手段。

以上各项职能之间,存在着过程中的一定程序关系,各职能互相渗透,互相联系,成为一体。其关系如图1.3所示。

图1.3 管理职能关系图

在实行业主负责制、招投标承包制、项目管理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的今天,为了适应国际惯例和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施工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改组,已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法人、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再加上竞争体制、风险机制和经济机制的引入,企业的经营者得以将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进行优化组织,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和产生最佳的经济效果,在推进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中,使企业的组织、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力量达到最优化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