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汽车在严寒、酷暑的气温条件和高速、重负荷、大功率及频繁制动的操作条件下,有效、可靠地使汽车制动灵活,确保行车安全,要求汽车制动液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气阻性、低温流动性和黏温性、与橡胶的配伍性、抗腐蚀性、溶水性和抗氧化性等。
9.1.1.1 高温抗气阻性
高温抗气阻性是指制动液在高温时抵抗气阻产生的能力。车辆在行驶时经常频繁制动,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会使制动液的温度显著增加,有时可达150℃以上。如果制动液的沸点低,会在高温作用下蒸发成蒸气,使制动系统产生气阻,从而导致制动失灵。为保证车辆行车安全可靠,要求制动液必须具有较高的沸点。
9.1.1.2 低温流动性和黏温性
制动液的工作温度很宽,冬季接近最低气温,而在制动时由于摩擦发热可使制动系统工作温度达70~90℃,有时高达150℃。为保证制动液在低温下能使制动油缸活塞随踏板的动作灵活移动,在高温时又有适宜的黏度,不影响油缸的润滑和密封,要求制动液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和黏温性。为此,在制动液的使用技术条件中规定了各级制动液在-40℃和100℃时的运动黏度。
9.1.1.3 良好的与橡胶配伍性
与橡胶配伍性是指制动液对橡胶零件不会造成显著的溶胀、软化和硬化等不良影响的现象。在汽车制动系统中采用了许多橡胶零部件,如皮碗、油管和油封等,这些橡胶件经常泡在制动液中,如果制动液对这些橡胶制品有溶胀作用,则其体积和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出现渗漏、制动压力下降,严重时导致制动失灵,因此要求制动液与橡胶有良好的配伍性。
制动液与橡胶配伍性是通过皮碗试验测定的。测试时要求温度在120℃下经过70 h和温度在70℃下经过120 h的浸泡后,取出皮碗,观察皮碗外观无发黏、无鼓泡、不析出黑炭,且皮碗根径增值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www.xing528.com)
9.1.1.4 抗腐蚀性
抗腐蚀性是指制动液对金属零部件不产生腐蚀而导致制动失灵的现象。制动系统中传动装置多数采用铸铁、铜、铝等金属制成,长期与制动液接触,极易产生腐蚀,使制动失灵。为减少对金属的腐蚀,在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中,要求制动液能通过金属腐蚀试验。其方法是将镀锡铁皮、铸铁、黄铜、纯铜、钢和铝等金属片,置于温度为100℃的制动液中浸泡120 h后,观察其质量变化,要求不超过各自的规定值。
9.1.1.5 溶水性
溶水性是指制动液吸水后还能与水相溶,不产生分离和沉淀。车辆在频繁制动时制动液难免与空气接触,这样空气中的水分就会被制动液所吸收,如果这些水分不被制动液溶解,将会对金属零部件产生一定的腐蚀,并且这些水分还会随工作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较低的温度下会结冰,而在高温下会蒸发形成蒸汽从而导致制动性能下降,所以要求制动液能将这些水分给予溶解。
9.1.1.6 抗氧化性
制动液在常温下是比较稳定的,但在受高温和金属催化等因素影响时,会使其氧化而变质,所以要求制动液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抗氧化性能决定制动液在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是否容易因氧化而变质,抗氧化性能越好,则制动液就越不容易变质,储存和使用期就会越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