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辊锻机传动形式及特点分析

辊锻机传动形式及特点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整体式传动现代辊锻机普遍采用整体式传动,其特点是将减速传动部分同机架、锻辊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因此锻辊中心距的调节量较大,调节后所产生的齿侧间隙较小,不影响传动。通常辊锻机多采用这种形式。两锻辊间的传动直接采用一对加长齿形的齿轮传动。为了消除当锻辊中心距调节后所产生的齿侧间隙,在主传动长齿轮的一侧附加一片相同模数的长齿齿轮。该机构在大、小规格的辊锻机上均可采用。

(一)整体式传动

现代辊锻机普遍采用整体式传动,其特点是将减速传动部分同机架、锻辊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该传动形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便于起重运输,易于与其他模锻设备组成自动生产线。

1.锻辊间多个齿轮传动

该系统如图5-7-6所示。由于上、下锻辊的传动齿轮不直接啮合,而是经中间反向传动齿轮间接啮合。因此锻辊中心距的调节量较大,调节后所产生的齿侧间隙较小,不影响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制造装配维修容易。通常辊锻机多采用这种形式。

2.长齿齿轮传动

978-7-111-42353-9-Part05-101.jpg

5-7-5 摆动式辊锻机结构原理

1—主液压缸 2—曲柄连杆机构 3—锻辊 4—楔块(用以调节锻辊中心距) 5—送料机构 6—送料液压缸 7—液压系统

978-7-111-42353-9-Part05-102.jpg

5-7-6 多个齿轮传动系统

1—离合器 2—传动 3—制动器 4—中间齿轮 5—上锻辊 6—下锻辊

该系统如图5-7-7所示。两锻辊间的传动直接采用一对加长齿形的齿轮传动。齿轮的齿顶高系数为1.25m,齿根高系数为1.5m(m-模数)。为了消除当锻辊中心距调节后所产生的齿侧间隙,在主传动长齿轮的一侧附加一片相同模数的长齿齿轮。它与主传动齿轮多采用弹性固定联结方式,以达自动调节的目的,并保证传动平稳。也有采用刚性固定的,但调节麻烦。长齿齿轮传动系统可节省一对中间传动齿轮,结构简单紧凑,锻辊中心距调节量大。

978-7-111-42353-9-Part05-103.jpg

5-7-7 长齿齿轮传动系统

1—离合器 2—传动 3—制动器 4—长齿齿轮传动 5—上锻辊 6—下锻辊

3.三连杆浮动齿轮传动

该系统如图5-7-8所示。采用二浮动齿轮连杆机构与锻辊上的主传动齿轮相啮合,特点是能使锻辊中心距获得较大的调节量,操作极为方便。该机构在大、小规格的辊锻机上均可采用。(www.xing528.com)

978-7-111-42353-9-Part05-104.jpg

5-7-8 三连杆浮动齿轮传动系统

1—离合器 2—传动 3—制动器 4—浮动齿轮 5—上锻辊 6—下锻辊

(二)分体式传动

机器的减速部分与机架锻辊之间的联结采用刚性联轴器、齿形联轴器或万向联轴器连接。该传动形式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维修方便,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分体式传动形式基本类似轧钢机,但截然不同之处是辊锻机一般都装有飞轮。其工作状态是间歇性的,每个循环中的工作时间一般约占一周期的1/4,可以充分发挥飞轮的蓄能作用。

1.刚性联轴器、锻辊轴端齿轮直接传动

该系统如图5-7-9所示。减速器的出轴与锻辊的联结采用刚性联轴器或齿形联轴器,轴端采用齿轮直接传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维修。锻辊中心距调节量小。不设离合器制动器,调节对模困难,操作不方便。

2.万向联轴器传动

该系统如图5-7-10所示。传动采用万向联轴器与锻辊相连接。锻辊中心距调节量较大。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维修。设有离合器、制动器、便于调节和操作,安全可靠。

978-7-111-42353-9-Part05-105.jpg

5-7-9 锻辊轴端齿轮直接传动系统

1—传动 2—刚性联轴器 3—上锻辊 4—下锻辊 5—角度调节机构

978-7-111-42353-9-Part05-106.jpg

5-7-10 万向联轴器传动系统

1—离合器 2—传动 3—制动器 4—万向联轴器 5—上锻辊 6—下锻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