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件的表面形状
机械零件的形状多种多样,但构成其内、外轮廓表面的通常是几种简单、基本表面的组合:平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各种成形面等,图1-1所示的就是构成机械零件外形轮廓的常用表面。这些表面都属于线性表面,既可经济地在机床上进行加工,又较易获得所需精度。
图1-1 构成机械零件外形轮廓的常用表面
1—平面;2—圆柱面;3—圆锥面;4—螺旋面(成形面);5—回转体成形面;6—渐开线表面(直线成形面)。
2.表面成形方法
1)表面成形原理
从几何学观点看,任何一个表面,都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沿着另一条线运动而形成的。并且人们把这两条线叫作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发生线。如图1-2(a)所示,平面是由直线1(母线)沿直线2(导线)运动而形成;图1-2(b)、(c)所示圆柱面和圆锥面是由直线1(母线)沿着圆2(导线)运动而形成;图1-2(d)为圆柱螺纹的螺旋面是由“∧”形成线1(母线)沿螺纹线2(导线)运动而成;图1-2(e)为直齿圆柱齿轮的渐开线齿廓表面,是由渐开线1(母线)沿直线2(导线)运动而形成的。
图1-2 零件表面的形成
1—母线;2—导线。(www.xing528.com)
在上述举例中不难发现,有些表面,其母线和导线可以互换,如圆柱面和直齿圆柱齿轮的渐开线齿廓表面等,称为可逆表面。而有些表面,其母线和导线不可互换,如圆锥面、螺纹面,称为不可逆表面。一般说来,可逆表面可采用的加工方法,要多于不可逆表面。
2)发生线的形成
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零件所需形状的表面是通过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用刀具的切削刃切削出来的,其实质就是借助于一定形状的切削刃,以及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之间按一定规律的相对运动,形成所需的母线和导线。由于加工方法和使用刀具切削刃形状的不同,机床上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和所需运动也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4种: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和展成法,如图1-3所示。
图1-3 形成发生线的四种方法及运动
(a)轨迹法;(b)成形法;(c)相切法;(d)展成法
1—刀尖或切削刃;2—发生线;3—刀具轴线的运动轨迹。
(1)轨迹法。轨迹法是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为点接触(实际是在很短一段长度上的弧线接触),因此切削刃可看作是一个点。为了获得所需发生线,切削刃必须沿着发生线作轨迹运动。图1-3(a)所示例子中,刨刀沿箭头A1方向所作直线运动,形成了直线形的母线;刨刀沿箭头A2方向所作曲线运动,形成了曲线形的导线。显然,采用轨迹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独立的运动。
(2)成形法。成形法是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b)所示,切削刃是一条与所需形成的发生线完全吻合的切削线,因此加工时不需要任何运动,便可获得所需发生线。曲线形母线由成形刨刀的切削刃直接形成,直线形的导线则由轨迹法形成。
(3)相切法。相切法是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c)所示,切削刃可看作是点,当该切削点绕着刀具轴线作旋转运动B1,同时刀具轴线沿着发生线的等距线作轨迹运动A2时,切削点运动轨迹的包络线,便是所需的发生线。因此,采用相切法形成发生线,需要2个独立的成形运动,即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运动。
(4)展成法(范成法)。展成法是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的加工方法,切削刃是一条与需要形成的发生线共轭的切削线。加工时,刀具与工件按确定的运动关系作相对运动,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相切,切削刃各瞬时位置的包络线就是所需的发生线。用展成法形成发生线时,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通常由两个运动(旋转+旋转或旋转+移动)组合而成,这两个运动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运动关系,彼此不能独立,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的运动,这个运动称为展成运动。如图1-3(d)所示,工件旋转运动B22和刀具旋转B12(或刀具直线移动B21)是形成渐开线的展成运动,它们必须保持的严格的传动比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