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貌单元、成因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鄱阳湖区工程地质分区可划分为河流冲积阶地平原区、河流尾闾三角洲平原区、残积丘陵区和湖积湖滩区。
河流冲积阶地平原区为五条河流下游地带,阶地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粘土,厚度一般3.0~10.0m,为可塑—硬塑状,中等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为较好的持力层,防渗性能好,为良好天然防渗铺盖。但局部堤段有淤泥类土,为不良地基土,承载力甚低。有的天然防渗铺盖变薄、缺失。下部为粉细砂、中细砂和砂(卵)砾石层厚度2~10m,为强含水层。粉细砂较松散,中细砂和砂(卵)砾石具中密—稍密状态。位于该区有代表性的圩堤有西河的西河东联圩;饶河支流乐安河的乐北联圩;信江的古埠联圩、乐丰联圩;抚河的抚东堤、中洲联圩和棠墅港左堤;赣江的沿江大堤、丰城大联圩;修河的永北圩和郭东圩等。
河流尾闾三角洲平原区包括长乐联圩、蒋巷联圩、南新联圩、赣西联圩、二十四联圩、饶河联圩、珠湖联圩、信瑞联圩、康山大堤等,河湖相地层岩性和岩相变化较大,赣江尾闾的堤基上部一般以青灰色粘土、壤土、淤泥质土、淤泥质粉细砂和粉细砂为主,下部一般为中砂、砾砂和砂卵(砾)石层。最大厚度可超过40m。东部信江尾闾、饶河尾闾,上部多为黄褐色粘土、粉质粘土、壤土及砂壤土等,部分为淤泥类下部为粉细砂,砂砾石层等,总厚度20m。
残积丘陵区土层为砂壤土、含粘碎石土、网纹状粘性土和含砾粘土。砂壤土和含碎石土具透水性,呈可塑—硬塑状态;网纹状粘性土和含砾粘土为中、上更新统残坡积老粘性土,坚硬,呈半胶结状态。位于该区有代表性的圩堤有矶山联圩等。(www.xing528.com)
湖积湖滩区地层结构的特点是上部土层一般为壤土,局部有淤泥类土。下部为中更新统网纹状老粘土。位于该区有代表性的圩堤有南康堤等。
鄱阳湖区圩堤的持力层大多为粘土和壤土,呈软—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具一定的承载能力和防渗性能。但厚度变薄或缺失堤段,堤身置于淤泥类土和粉细砂层上者,堤基和堤(岸)坡不稳定,且易产生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现将普遍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归纳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