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蚌埠市城市圈:堤防工程方案优化

蚌埠市城市圈:堤防工程方案优化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蚌埠市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铁路、公路、水上交通枢纽,有60余万城市人口。蚌埠市解放前没有完整的防洪圈堤,仅在老铁路东沿淮有一小段堤防,标准很低。因修筑东海大道、朝阳路,圈堤长度由12.6km,缩减至12.2km。图3-4蚌埠市城市圈堤位置示意图(一)堤防工程现状圈堤设计防洪水位按吴家渡22.6m,水面比降1/1.2万推算各控制点水位。按照防洪保安为主,同时结合城市建设要求的规划指导思想,正在分步进行蚌埠圈堤加固改造工程。

蚌埠市城市圈:堤防工程方案优化

蚌埠市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铁路、公路、水上交通枢纽,有60余万城市人口。市区横跨淮河两岸(主要街区在淮河右岸),沿淮及淮北为平原,市区中部、南部台地丘陵起伏,间有小山

蚌埠市解放前没有完整的防洪圈堤,仅在老铁路东沿淮有一小段堤防,标准很低。1950年、1954年两次洪水侵入市区,自1950年冬起修筑防洪堤至1957年基本达到目前的规模。现在蚌埠圈堤西起老虎山,沿席家沟东缘修筑,北临淮河、东跨龙子河接曹山、呈U字形环绕市区,全长12.6km。因修筑东海大道、朝阳路,圈堤长度由12.6km,缩减至12.2km。见图3-4。

图3-4 蚌埠市城市圈堤位置示意图

(一)堤防工程现状

圈堤设计防洪水位按吴家渡22.6m,水面比降1/1.2万推算各控制点水位。目前堤顶高程24.80~27.20m,顶宽6~30m,内堤脚高程18.0~22.3m,外堤脚高程16.0~21.0m,堤身一般高4.5~8.5m,最高高度11.9m,迎水面作了7km长块石护坡,内、外坡1∶3,内坡堤顶3m以下留有平台,平台下1∶4~1∶5接地。一水厂厂房沉淀池围墙等均占用堤身,减少了堤的横断面。按照防洪保安为主,同时结合城市建设要求的规划指导思想,正在分步进行蚌埠圈堤加固改造工程。

由于堤身系由人工就地取土填筑而成,圈堤堤身土(rQ4)基本与堤基表层土类似,大致可分为粘性土夹粉质土和轻粉质壤土、砂壤土混杂粘性土两类。

堤身断面现状基本接近或达到设计断面,但填筑质量不够均一,局部填土干重度12.9~14.8kN/m3。席家沟站—轮船码头堤身多处见有建筑垃圾、碎石。特别在船塘堵口段,底部土质杂乱,且填土高度局部为10~11.9m,密实度较差,且不均一。一水厂堤段堤身高程21.0~21.5m埋有两道压力水管。39号孔勘探注水试验时发现有较明显的渗透通道。老铁路桥东堤身内有旧桥基,掩埋的垂直堤轴线的铪梁2道及碎石等(埋深在4m以下)。部分穿堤建筑物老化,底板断裂,下沉、废弃穿堤建筑没有及时拆除等。

由于以上隐患病害存在,1975年吴家渡水位21.1m、1982年为21.28m、1991年达21.98m时老铁路桥东、王台子东、水泥厂后、新老船塘堤后有明显渗水。

(二)地形地貌

蚌埠淮河南岸河漫滩相沉积宽度一般0.2~1.2km,地势比较低洼,高程约16~19m,向南为平缓的阶地,一般高程在19m以上,间有零星山丘,沿南岸支流亦有局部河间沉积带存在。

本段淮河河道基本顺直,经蚌埠闸调整水势后,水流平缓,主流居中或微偏北,岸坡比较稳定,微受冲刷,河道主槽平均宽530m,平滩高程17.7m。南岸滩地除二号码头—老铁路桥约500m长,宽度小于50m外,其余各处宽度均在100m以上。

(三)堤基地层结构

1.老虎山—胜利路口(12+600~9+600)

目前12+200~12+600无堤,但地面高程已高于23.0m。

圈堤堤基除局部表层有淤泥质壤土外,均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alQ3),自上而下分三层,棕黄色,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重粉质壤土,微—极微透水,厚2.5~6.5m;黄—棕黄色,稍密的轻粉质壤土、砂壤土夹粘性土、弱透水,厚1~7m;灰黄—褐黄色,可塑—硬塑状重、中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夹薄层粉质土,微透水,厚度一般大于5m。

本段地层条件较好,但外坡脚在席家沟内地势低洼高程16~17.5m,且有淤泥或淤泥质土,易引发外坡失稳。

2.胜利路口—轮船码头(9+600~7+050)

堤基地层分为两段,上段为第四系全新统(al+lQ4)地层,在高程14.0~7.5m以上分布,层厚一般1~3m,厚者可达5~6m。自上而下分别为:

灰黄色—棕黄色,松散的轻粉质壤土、砂壤土夹薄层粘性土,或者为灰黄色,软—可塑状,重、中粉质壤土夹粉质土、弱透水。

灰色、流—软塑状、淤泥质重、中粉质壤土夹粉质土,局部粉质土呈透镜状分布,微—弱透水。

下段为第四系上更新统(alQ3)地层,主要由棕黄色可塑—硬塑状重粉质壤土、粉质粘土组成,微—极微透水。

3.轮船码头—老铁路桥东(7+050~6+650)

堤基土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alQ3)地层,自上而下为:

棕黄色,可塑—硬塑状中重粉质壤土,微透水,层厚0~3m。

棕黄—黄色,稍密的砂壤土、极细砂夹薄层粘性土,弱透水,层厚0~9.5m。

棕黄—褐黄色,可塑—硬塑状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微透水,层厚1~3m。

在高程9~10m以下见强风化花岗片麻岩(河床内亦有露头)。(www.xing528.com)

4.老铁路桥东—龙子河口(6+650~1+800)

堤基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al+lQ4)地层,层厚0.8~7m不等,呈互层状分布。主要有:黄—灰黄色轻粉质壤土、砂壤土夹薄层粘性土,弱透水;土黄色粉质壤土,可塑状,微透水,粘粒含量14.5%~2.6%;灰色、土黄色重、中粉质壤土,可塑状,微透水;灰色淤泥质重、中粉质壤土,软塑状,微透水。灰色极细砂—轻粉质壤土夹薄层粘性土,松散—稍密,弱—中等透水,粘粒含量12.5%~1.2%,不均匀系数一般小于5。本层在3+550~1+900段,厚达2~7m,顶板出露在高程15.0m以上距滩地面仅有2~4m,易引发浅层渗透变形。

5.龙子河—曹山脚(1+800~0+000)

本段堤基可分布两段,上段为第四系全新统(al+lQ4)地层,层厚1~3m不等,顺序如下:

灰黄色,可塑状重、中粉质壤土,微透水;

灰色、松散的砂壤土、轻粉质壤土,弱透水;

灰色软—流塑状淤泥质壤土夹粉质土,微透水。

下段地层在高程12.0~9.5m以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alQ3),棕黄夹灰色,可塑—硬塑状重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微—极微透水。

(四)堤基隐患

1975年、1982年淮河水位达21.1~21.28m时,水泥厂(8+800附近),八一化工厂(4+000~4+100)堤后水塘水位明显的随水位变化。在1991年大水时,在桩号7+500堤后距内坡脚8m处水井冒水。

1980年春在7+950+8+350外坡脚发现长350m,上口宽3~5cm,向下延伸大于3m的顺堤向裂缝,原因可能是1978~1979年淮河流域大旱,淮河水位仅10.6m,地下水位亦有较大下降,船塘封堵段,在圈堤压力下软土固结,引起堤基与滩地发生差异沉降所致。

(五)穿堤建筑物状况

圈堤上穿堤建筑物共有排水涵闸10座,交通涵闸6座,排涝泵站7座及给水通管多道。多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半个世纪的运行,暴露了不少问题,常形成堤身隐患。

近年已拆除交通道路排水老涵、龙子河老涵。但青年街老排涝涵仍存有一半在堤身内。

新船塘涵洞底板断裂,内坡段下沉约0.1m。

南岗排涝涵上下游均被冲毁。

穿堤涵闸均建于50年代,混凝土表面已出现炭化、剥落及露筋现象,启闭方式陈旧,一号、二号涵闸1991年大水时漏水严重。

(六)工程地质评价

圈堤段淮河基本顺直,主流居中或微偏左岸,滩地宽度一般大于100m,局部较窄处,岸坡为老粘土(alQ3),微受冲刷,但比较稳定。

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蚌埠市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圈堤堤基下浅层砂,粉质土多层多处分布,粘粒含量15%~1.2%,标准贯入击数N63.5为3~16,按远震考虑,饱和砂土有可能发生轻—中等液化。

堤基中的砂、轻壤土、极细砂夹薄层粘性土系冲洪积相土层,土质土性很不均一,水平垂直相变明显,呈“油饼状”,局部有极细砂透镜体,故此层渗透性应按弱—中等透水考虑,此类砂、粘性土多直接出露或在滩地下埋藏3~6m处,汛期易发生浅层渗透。

圈堤内坡脚高程已达18~22.3m,堤身宽度一般超过50m,设计洪水位22.60m,堤内修整填平沟塘水井等洼地,一般不至于产生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

有8km长堤段堤身土为轻粉质壤土、砂壤土混杂粘性土,土性与堤基浅层砂、粉质土类似,故汛期亦易发生散浸(往往与堤基浅层渗透复合在一起)。应注意防止局部集中渗漏。

新老船塘封闭段,堤高6~11.9m堤基下有0~6m厚的淤泥质重、中粉质壤土,流—软塑状,高压缩性,可能引发沉降变形。

圈堤堤基地质结构,在以全新统地层为主的堤段,多为多层结构,其抗渗性及承载能力取决于表层砂、粉质土及淤泥质土的分布及性能。在上更新统地层为主的堤段,多为表层较厚粘性土的双层结构,堤基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