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大堤系淮河中游左堤,上自颍上县饶台孜下至盱眙县下草湾岗地,全长243.89km,(未计入怀远城关堤4.22km)。在怀远县被荆山及涡河分割成两大段,上段称为饶荆段,长120.2km,下段称为涡下段,长123.69km。饶荆段与颖左堤(茨河铺—饶台孜)、淝左堤(阚疃—三岔头),涡右堤(西阳集—龟山头)组成涡西堤圈。涡下段与涡左堤(青阳沟—涡河口)组成涡东堤圈。淮北大堤保护区耕地面积1085万亩,人口682万,以及京沪、京九铁路、104国道、合徐高速等公路及众多工矿企业市县(见图3-3),系一级堤防工程。
据考证,淮北大堤从明代开始局部修筑,至解放前形成低矮、单薄的河堤。解放后在1950~1957年治淮工程中,全面修筑了大堤,后经历年维修、改造达到目前的规模。
淮北大堤位于淮河中游左岸,冲—湖积成因的淮北平原之上,淮北平原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地面高程10~30m,平均地面坡度1/8000~1/10000。历史上长期遭受黄河洪水泛滥影响,河道排水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流不畅,属于平原易涝地区。
本段淮河沿有断层发育的地段切穿山体,形成峡谷地貌。如凤台县禹王山与霸王山之间的峡山口,怀远县荆山与涂山间的峡口,五河县浮山与潼河山间的峡口,称为“淮河小三峡”。峡口宽度为180~300m之间,仅为淮河正常河谷两堤间行水宽度的1/3~1/2,起束水作用,大大降低了排洪泄砂的能力,对河谷地带沉积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本段淮河干流全长约250km,其中正阳关(饶台孜)至蚌埠段(以下简称正蚌段)长141km,蚌埠至下草湾(以下简称蚌下段)长109km。
正蚌段河道平槽宽度一般为200~400m,两堤间行水宽度600~1000m,河底比降1/30000,河道平滩高程21~17m,平滩以下主槽深8.5~12.5m。
蚌下段河道平槽宽度一般为400~500m,两堤间行水宽度一般为800~900m,局部不到600m,河底比降1/40000,平滩高程18~16m,平滩以下主槽平均深度约12m。
本段河道比较弯曲,具有弯曲型河道的特征,据解放后50年资料分析,本河段特点是来沙量逐年减少,河道主槽冲刷,滩地微淤,河床凸岸淤积,凹岸冲刷,大水时主流有趋中撇弯现象,主流线较稳定。可以认为本段整体河势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较稳定状态。但是在许多地段岸坡为砂、粉质土、冲刷和淤积变化将比较严重,特别是平衡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后,河床的变形会很剧烈,河底冲刷、凹岸冲退,对局部河势和堤防稳定不利。
两堤圈涉及的三条支流颍河,西淝河、涡河、均自北西向东南汇入淮河、河道平直少曲流,河道呈平行叶脉状排列,历史上曾是黄河洪水南侵夺淮的分洪通道,河道淤积大量泥沙。1958年河南引黄淤灌后,大量黄河泥沙又进入涡河,致使河道的抗洪排涝能力大降低。
(一)饶荆段
1.堤防工程现状
本段自饶台孜至怀远县荆同脚下(横山)。现有堤顶高程25.7~29.5m,顶宽7~11m,堤高一般5~11m。内、外坡1∶3,内坡堤顶3m以下留有平台,平台下边坡1∶4~1∶5。外坡一般有块石护坡及防护林。
图3-3 淮北大堤位置示意图
大堤多在漫滩、河湖洼地上修筑,局部建在一级阶地的前缘。外滩地高程一般23.0~17.5m,滩地宽度多为300~50m,但部分堤段滩地宽度仅有10~50m。内滩地高程一般22.0~16.5m。沿堤多有沟塘、取土坑,部分堤段连片分布,一般深1.5~3m,深塘可达3~6m。
33+400~36+035为老溃口,37+000~37+300为西淝河入淮堵口段,堤高可达9~12.5m,堤内外有深渊,汛期常发生险情。
过去修筑堤防主要是人工挑土,沿线就地取土修筑,其土质接近该堤段堤基浅层土质。一般未经过认真清基处理,填筑碾压差,密实度不良,堤身与堤基接触部位多杂物,土料差异性较大,局部夹有砖瓦碎石及植物根系等有机物,特别是封堵段土质更乱,如禹王坝溃堤处堵口用的是石块草包等材料。部分堤段堤身、堤基接触面汛期渗水比较严重。
2.堤基地层结构
本段堤基土以第四系全新统(al+lQ4)地层为主,其次为上更新统茆塘组(alQ3)地层,局部见有下更新统蒙城组(flQ3)地层。
(1)单一砂性土Ⅰ2类及表层为砂、粉质土的Ⅱ3、Ⅲ类的堤段。此类堤段长约17.012km。堤基上部多为松散—稍密的砂壤土、轻粉质壤土夹薄层或透镜体状粘性土。下部为稍密的细砂夹少量粘性土或者为软—可塑状重、中粉质壤土与砂、粉质土互层。
(2)单一粘性土Ⅰ1类及上部粘性土层厚度大于10m的Ⅱ2类的堤段。此类堤段长约32.294km。堤基基本为可塑—软塑状粉质粘土、壤土或粘性土夹砂粉土透镜体,部分堤段为上更新统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
(3)上部粘性土厚度小于5m的Ⅱ1类堤段。此类堤段长约9.42km。堤基土上部为流—可塑状的壤土,中部为稍密的砂、粉质土,下部多为可塑—硬塑状的粘性土(Q4+3)。
(4)上部粘性土厚度5~10m的Ⅱ2类堤段。此类堤段长约61.47km。堤基土上部为软—硬塑状粉质粘土、粉质壤土,下部为稍密的细砂、粉质土。
3.隐患及险情
(1)渗透。0+000~10+000m河堤在宽30~50m、深3.5~5m的小河上修筑,堤身高达8~11m,表层堤基土中砂、粉质土透镜体较多。19+970~20+500m,21+700~23+200m,45+700~47+700m,59+900~60+200m,60+800~61+540m,108+470~109+410m等堤段多为砂堤基,内坡临塘。这些堤段汛期渗水严重。
33+400~36+035段为1954年汛期溃口段,堤内有深渊塘,堤身高达9~12.0m,且土质成分复杂,1991年、1996年汛期出现严重渗水、堤坡不稳。
37+000~37+300段系老西淝河堵口段,堤内外均为老河道,地形低洼,堤高12.5m,边坡不稳,渗水严重。
(2)岸坡稳定。淮北大堤共有8段共计长10.64km的河岸,岸坡由砂层组成,外滩宽度仅10~50m,深泓逼岸,顺流淘刷或迎流顶冲,属不稳定的岸坡,进一步发展可能危及大堤安全。
(二)涡下段
1.堤防工程现状
现有堤顶高程25.8~20.1m,堤顶宽一般6~10m,内、外坡为1∶3,内坡堤顶3m下留有平台,平台下边坡1∶4~1∶5,外坡一般有块石护坡,堤身高一般4~9m,局部封堵段可达12~17m。
本段堤防堤基除局部为岗地外,均修筑在河湖洼地之上,地面高程19.7~13.8m。(www.xing528.com)
外滩地一般宽80~300m,部分河段凹岸滩地较窄,小于50m,局部无滩地。
淮北大堤涡下段堤身施工方式、土类、土性、质量状况等与饶荆段情况基本相同。
穿堤建筑物多系20世纪50~70年代修筑,部分为圬工建筑,混凝土已碳化、剥落,止水破坏,有的发生沉降变形(如安淮站)等。
2.堤基地层结构
本段堤基土层基本以全新统蚌埠组(al+lQ4)为主,其次为上更新统茆塘组(alQ3)。
(1)单一砂性土(Ⅰ2)类堤段。此类堤段共有6段,总长95.69km。一般堤基下为灰黄,松散—稍密的砂壤土、轻粉质壤土夹薄层粘性土(al+lQ4)。灰色,松散—稍密的极细砂,砂壤土夹粘性土。弱—中等透水。两层之间常断续见有厚度不大或透镜状淤泥质壤土,软—流塑状。总厚度一般6~11m。
(2)双层结构(Ⅱ1)堤段。主要为35+000~44+500m段,其地层上部为厚2~6.5m,黄—灰黄色,可—硬塑状粉质粘土、壤土夹薄层粉质土(alQ3),弱透水。下部为灰黄—黄色、稍—中密的细砂、粉土夹壤土,中等透水。
(3)多层结构(Ⅲ)类堤段。主要有4段,长14km。33+500~35+000m段堤基土上部为棕黄、棕红色,可塑状黄泛的粉质粘土、壤土(al+lQ4),厚1~4.4m;灰黄—黄色,松散—稍密的砂壤土、轻粉质壤土夹粘性土,弱—中等透水,厚2~5.5m;下部为灰色,软—可塑状重、中粉质壤土夹薄层粉质土、弱透水、厚1~4.5m。自34+250以后出现棕黄色,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夹薄层粉质土(alQ3),弱透水。
58+500~64+000m、79+000~83+500m段堤基砂壤土,轻粉质壤土层间夹有厚1~4m的软—流塑状灰色淤泥质粘土或壤土。
115+650~118+150m段,堤基表层1~1.5m为灰黄色,松散—稍密的砂壤土、轻粉质壤土夹粘土,弱—中等透水。下部为中更新统泊岗组(Q2b)棕红色,硬塑状粘土及半胶结细砂,弱透水。
(4)单一粘性土(Ⅰ1)堤段。有2段,长4.5km。堤基土为棕黄色,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壤土夹薄层粉质土(alQ3)度大于5m,弱透水。在潼河边附近有第三系玄武岩、砂砾岩(N)出露。
3.隐患及险情
(1)岸坡稳定。本段河道比较弯曲、弯道较多,具有弯曲形河道的特点,一般堤外滩地宽80~300m。但部分堤段处于凹岸,迎流顶冲或顺流掏刷,滩地较窄(宽度小于50m)或基本无滩地,岸坡不够稳定。如东—西赵家、前油坊、信家湾、大徐家西、杨沟、凌台子、邰台子、柿树园、包台子—小村等。
(2)渗透变形。淮北大堤涡下段绝大多数堤段,堤基在深度8m以内为单一砂性土结构,无粘性土盖层或粘性土盖层很薄,堤基土为极细砂—轻粉质壤土,粘粒含量0~14.8%,不均匀系数6.8~1.8,渗透系数,i×10-4cm/s。据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此类地层当淮河水位接近设防水位后,堤内坡脚或地势低洼的内滩地下水位势态接近或超出地面,易发生渗透变形,严重时发生渗透破坏。
渗透变形隐患及险情多发生的单一砂性土(Ⅰ2)类及多层结构(Ⅲ)类堤段,如怀远老园塘(0+800~2+200),黑牛咀(7+000~7+550),蚌埠中赵(10+500左右),山香寺(15+200左右),方家沟(18+100~18+750),五河沫河口(33+200~33+600),金台子(56+250~57+300),新集(61+700~62+700),訾圩子(76+000~77+200),东卡(102+900~103+600)等段。
(3)堵口段沉降变形、抗滑稳定及渗透稳定。涡下段堵口段主要有怀远黑牛咀(7+000~7+550),老崇河(87+370~87+480),崇潼河(107+500~107+800),下草湾拦河坝(122+300~122+800)等段。堵口段一般堤高10~17m,多为水下堵口,堵口材料杂乱,深部见有块石、芦苇、木块、草捆等,堤身底部干重度13~14.5kN/m3,堤身下多为淤泥质土及松散粉质土,厚度不等。在近50年运行中,虽经压密固结及多次加固处理,但不同程度的存在沉降变形、抗滑稳定及渗透稳定问题。特别是堵口段两端多为低洼的河塘洼地,汛期高水位时易在这些地方发生渗透破坏,影响堤防的安全。
(1)工程地质条件分类。以堤基地质结构和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基本分类依据,考虑河势,外滩宽度及岸坡稳定,堤内外渊塘,历史险情、隐患等因素,并结合河流规模及河槽过水宽度等,将堤防分成工程地质条件好(A)、较好(B)、较差(C)和差(D)四类。
A类:堤基为单一粘性土(Ⅰ1)类或为基岩、老粘土、粘性土厚度大于10m,且堤外滩宽度大于100m,历年无险情记录。
B类:堤基为双层结构(Ⅱ2,Ⅱ1)多层结构(Ⅲ)类,表层粘性土厚度多为3~5m以上,堤外滩地宽度大于50m,历年仅有轻微险情记录。
C类:堤基地质结构主要为单一砂性土(Ⅰ2)类及表层粘性土较薄(一般小于等于2m)的双层结构(Ⅱ3、Ⅱ1)类,多层结构(Ⅲ)类,堤外滩宽度30~50m,沿堤多渊塘,历年汛期有较多险情。
D类:堤基地质结构主要为单一砂性土(Ⅰ2)类及双层结构(Ⅱ3)类,无外滩或外滩地狭窄(小于等于20m),历史上险情严重且危及堤防安全。
按上列条件综合评价,淮北大堤各堤段工程地质条件分类见表3-3。
表3-3 淮北大堤工程地质条件分类表
(2)饱和砂土振动液化问题。依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淮北大堤自蚌郊段—下草湾岗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此段堤基浅层土多为砂、粉质土,粘粒含量0~14.8%,不均匀系数一般6.8~1.8,最大孔隙比1.51~1.32,最小孔隙比0.77~0.68。标准贯入击数3~15,为松散~稍密粉质土层。据此验算、判别,有可能发生轻微液化,局部松软段可能发生中等液化。为避免在地震时发生震陷问题,应在断面及填塘压重设计时予以适当处置。
(3)渗透及渗透变形。淮北大堤堤基浅层多存在砂、粉质土层,且分布较广,层次较厚,渗透系数为10-4cm/s,为弱—中等透水,且堤身亦多为类似土质,渗透特性相似,深层常有细—中细砂层,有孔隙承压水,弱—强透水。局部中间相对隔水层缺失或被破坏,上下砂、粉质土,有可能发生水力联系,致使在汛期堤内有可能出现渗透现象。在砂性土较多,堤内坡滩地低洼段,如凤台九里湾(饶荆段45+700~47+700)怀远黑牛咀(涡下段7+000~7+550)五河沫河口(涡下段33+200~33+600),则有可能涌沙(流土或管涌)、冒水,发生渗透变形。
淮北大堤地层条件决定其汛期可能发生浅层渗透,而且易与堤身、堤基接触面的散浸、漏水混淆在一起,不太好分开。当堤内滩地低洼,或有渊塘与堤顶高差大于8~10m时,且地层条件不良时,则有可能在汛期发生渗透变形。
(4)岸坡稳定问题。淮河中游流经湖泊洼地,河道多弯曲,虽经总体河势将保持较稳定状态,但局部弯道,滩地迎流顶冲或顺流掏刷,岸坡失稳现象仍很剧烈;例如祁集电灌站东(饶荆段63+000~63+350)王圩以西(饶荆段65+700~66+000)东—西赵(涡下段9+170~9+670)杨沟(涡下段64+000~65+000)等处塌岸,已影响到堤防的安全,应予处置。
(5)堵口段沉降变形、抗滑稳定及渗透稳定。溃口、老河湖改道堵口段均在底部有松软的淤泥质土或砂土,堵口材料杂乱,不密实,干重度13~14kN/m3,且堵口两侧有渊塘、河渠,堤身较高,一般10m左右,高者可达14~17m,如禹山堤溃口(饶荆段33+400~36+035),黑牛咀(涡下段7+000~7+550),(老崇河87+370~87+480)等,此类地段易发生沉降变形,与两端堤防发生差异沉降。若堤下软土较厚,易发生抗滑稳定问题。汛期因内侧地势低洼、易发生渗透或渗透变形。
根据淮北大堤历次勘察资料及堤防运行资料,表明淮北大堤堤身断面控制,修筑质量基本尚好,但堤身土质稍差,渗透性略偏大,局部有工程缺陷。大堤工程地质条件尚可,但堤基中广泛分布砂、粉质土层,局部地势低洼,堤内多沟塘,易引发渗透或渗透变形。近120km堤段在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堤基饱和砂土松散—稍密,有可能轻微振动液化。受河势影响,局部岸坡不稳,有可能影响堤防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