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堤基渗透变形
堤防工程渗透变形问题与土质坝基的渗透问题不完全相同。它主要研究堤基下第一含水层的渗透特性及其对堤防工程的影响。深层砂土的渗透,只要渗透压力不可能穿透上覆盖层,仅造成水量的损失,不是研究的重点。
堤防工程分布的平原地带,在地史上,主要以下沉为主。全新世以来黄河和淮河的泥砂及坡—洪积物大量沉积在广阔的平原洼地上,致使形成坡积、洪积、冲积、湖积、海积的地层。浅层(堤基下2倍堤高或河床主槽底以上地层)多有砂、粉质土成层分布,向下可能有细砂、中粗砂、砾质砂存在。粘性土层与这些砂土呈互层或夹层状分布,多形成双层结构。地层具有明显的韵律。浅层砂土自上游至下游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流域堤防发生渗透及渗透变形的堤段,亦基本自上游向下游增多。
由于平原地区主要为冲—湖(淤)积相成因形成的地层,砂土的微细层理韵律明显,多夹有厚几个毫米至几个厘米的薄层粘性土,这些粘性土夹层致使地层垂直方向渗透性能与水平方向差异很大,可以起盖层的作用。其中砂、粉质土亦不均质,每个微细韵律的中部往往颗粒较粗,形成“千层饼”状结构,其中较粗颗粒的中心部位只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厚25cm以上),且延伸较远,就有可能对堤防渗透变形产生影响。
1.堤基渗透
据勘察资料,堤基浅层极细砂、粉土、砂壤土、轻粉质壤土渗透系数为i×10-4~i×10-3cm/s,弱—中等透水,不均匀系数一般1.5~7,基本为连续级配的砂土。在持续洪水作用下,堤内坡脚透水砂层可能保持40%~55%的渗压位势,临界水力比降一般为0.25~0.45。淮河堤防一般高3~7m,挡水高度约1~4.5m,若内坡脚下无沟塘、洼地,外滩地有一定宽度延长了渗径,在现有淮河堤防断面的情况下,可发生堤内坡下沼泽化、渗水,而且多数为清水明流的渗透现象。可能在一定渗透历时后仍未及时处置时,将可能出现浊水混流。这种以渗透为主的形式是淮河流域堤防工程中发生的主要形式。
2.渗透变形(www.xing528.com)
在外滩地狭窄(一般小于50m),堤内滩地低洼,有沟塘、深渊,透水砂层在河床中及堤后渊塘出露,挡水高度在4m以上,表层基本无粘性土盖层或受到破坏,且挡水历时较长时的情况下,堤基可能发生渗水混浊、涌沙、管涌等渗透变形。例如黑牛咀险段(涡下段7+000~7+550),沫河口周台子(涡下段34+550~34+900),淮南哑叭渡口(黑李段1+080~1+780),朱洪圩孜(颍左堤43+000~43+800)等处。
发生渗透变形或有渗透变形趋势的地段,既有厚层砂、粉质土的地段,亦有砂、粉质土只有几十厘米的地段。只要外滩较窄或狭窄,内滩低洼有沟塘,破坏了盖层的压渗作用,都有可能发生渗透变形。沫河口周台子,蚌埠市城市圈堤7+500等处的水井1991年都曾涌水涌沙。一般来讲,渗流出逸处渗压水头在1以下时,多发生清水明流的渗透,在1~1.5m以上,则多为浊水涌沙的渗透变形破坏。
(二)堤身渗透
过去筑堤,基本为人工就地挑土上堤,所以堤身土质与堤基浅层土基本类似。本流域堤防有50%左右的堤段,堤身土以砂、粉质土为主混杂粘性土,渗透系数多为i×10-4 cm/s,弱透水。而且堤防系多次施工填筑,往往存在软弱夹层,填筑材料杂乱或有渗透性强的砂土。亦有存在局部生物洞穴及堤身裂缝,如涡下段120+900~121+400有狗獾洞数十处;蚌埠市圈堤39号孔注水时,供水量40~60L/s,水头不回升,估算K值可达10-2cm/s。堤基接触面,特别是解放前施工的老堤及水下填筑的封堵段接触面,基本没有清基处理。这些堤身缺陷均有可能形成集中渗透通道,堤防挡水后,堤内坡或坡脚许多地段散浸、渗水或发软、陷人、沼泽化。这种堤身的渗透与堤基的渗透常复合在一起,很难区分。
从险情记录上看,淮河流域堤防发生渗透变形的记录不多,解放后淮河仅1954年、1957年、1975年、1991年发生了典型的洪涝灾害,堤防即使抵御洪水,历时亦较短,而且淮河堤防工程多系1957年以后竣工的,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