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来,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将淮河干支流主要的湖泊洼地建设成28处蓄(滞)洪区和行洪区,总面积3924.1km2,耕地360.9万亩,区内居住人口163万人。这些行蓄(滞)洪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蓄(滞)洪区共10处,总蓄洪库容86.1亿m3,总面积2618km2,耕地231.75万亩,区内居住人口109万人。其中淮河干流中游的濛洼、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4个蓄洪区的蓄洪库容67.7亿m3,可滞蓄的洪水总量约占正阳关百年一遇30天洪量的20%,对削减淮河干流洪峰的作用十分明显;支流上的蓄(滞)洪区有沙颍河上的泥河洼,洪汝河上的老王坡、蚊停湖,沙颍河上的杨庄,奎濉河上的老汪湖以及沂沭泗水系的黄墩湖等6处。行洪区18处,即南润段、邱家湖、姜家湖、唐垛湖、寿西湖、董峰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汤渔湖、荆山湖、方邱湖、临北段、花园湖、香浮段、潘村洼、鲍集圩,全部分布在淮河干流中游两岸,总面积1306km2,耕地129万亩,居住人口54.38万人。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基本情况见表3-1。
表3-1 行蓄洪区基本情况表
续表
淮河干流的河道宽度仅为0.8~1.5km,行洪区运用后可扩大河道的行洪断面,使河面宽扩大到数公里,增加下泄流量。据初步分析,行洪区在中小洪水时可分泄河道流量的20%~40%,大洪水时可达40%~60%。在“75·8”和1991年抗洪斗争中,行蓄洪区在削减淮河洪峰、扩大淮干泄量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www.xing528.com)
但是淮河流域的行蓄(滞)洪区启用的标准普遍较低。蓄(滞)洪区中,泥河洼、老王坡约2年一遇,濛洼约4~5年一遇,城西湖、黄墩湖为15~20年一遇,其他蓄洪区约6~10年一遇。行洪区一般越靠近上游,面积越小,行洪机遇越多。正阳关以上的南润段、邱家湖、姜家湖、唐垛湖行洪机遇约3~4年一遇,正阳关以下董峰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荆山湖等约4~7年一遇,其余的寿西湖、汤渔湖、方邱湖、临北段、花园湖、香浮段、潘村洼、鲍集圩约10~15年一遇。
行蓄(滞)洪区既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区内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基地。每次行洪、蓄洪都给区内群众造成很大损失。据统计,1950~1991年的42年中,就有26个年份使用了行蓄洪区,累积淹没耕地1600多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为了改善行蓄洪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减轻洪灾损失,便于行蓄洪区能够及时有效地行洪、蓄洪,确保淮北大堤的安全,治淮以来一直比较重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级阶段,“75·8”大水以后至1991年为边规划边建设阶段,90年代为全面展开规划实施阶段。1954年大水后,对城西湖和濛洼等重要的蓄洪区建设了一些低标准的庄台,但建设速度缓慢,至老淮委撤销,建设停止。“75·8”大水进一步暴露了行洪、蓄洪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引起各级政府对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的高度重视。从80年代开始,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列入治淮规划,逐步安排。至1990年底,全流域投资1亿多元,共修建庄台391.4万m2,保庄圩811.55万m2,避洪楼1684幢,各种撤退道路398.1km,可解决36.7万人的避洪和撤退问题。1991年淮河大洪水后,国家对受灾的行蓄洪区的群众尤为关切,在国务院召开的“治淮治太”会议上,把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作为治淮的重点工程列入计划,全面开展行蓄洪区安全建设。90年代行蓄洪安全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撤退道路、保庄圩、避洪楼、避水台、庄台和通讯报警设施等。1991~1996年底,共完成700多km的撤退道路及配套桥涵,修建避洪楼3.3万m2,加固维修围村堤20多座,打庄台深水井28眼,安装移动通讯设备360多部,使约40万人得到了安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