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的地质险境

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的地质险境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地质险段及邻近区域1502~1983年之间曾发生6级以上地震5次,现在仍属强震区。通过详细的地质分析,聊城—兰考断裂约有1/3~1/2的滑动为缓慢的蠕滑运动,这就大大降低了断裂突发性活动对黄河大堤的危害性;因此,聊城—兰考断裂的蠕滑是形成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地质险段的主要因素。图2-11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地质险段发布示意图

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的地质险境

从水准资料来分析,范县—东明陆圈一带下沉,而两侧在隆起。据资料,黄河下游高村以上的游荡性河段中,河道的冲淤演变剧烈,河势游荡摆幅度大,发生斜河、横河顶冲堤防的危险性较大。而这段河道正位于聊城兰考断裂带的上盘。此外,该段河段局部渗水严重,1982年有大裂缝发育,1937年菏泽地震中发育有横穿大堤的裂缝。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地质险段及邻近区域1502~1983年之间曾发生6级以上地震5次,现在仍属强震区。聊城—兰考隐伏断裂的活动更加剧了堤基的不稳定性,属于典型的以活动构造为主、伴有沉降的地质险段。

东坝头至高村河段是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后冲淤形成的,历史出险情况不多,但却是有名的豆腐腰段,在黄河下游的防洪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研究表明,聊城—兰考断裂的西盘在下降,根据跨越该断裂的水准测量资料,其西盘的最大形变速率为28.3mm/a,最大下沉点在山东东明县东北前梨园附近。通过详细的地质分析,聊城—兰考断裂约有1/3~1/2的滑动为缓慢的蠕滑运动,这就大大降低了断裂突发性活动对黄河大堤的危害性;因此,聊城—兰考断裂的蠕滑是形成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地质险段的主要因素。该段的堤基地层主要是粉细砂、粉砂、砂壤土及壤土,在断裂的蠕滑作用影响下,堤基、堤身的微裂隙增加,使得堤身渗水,洪水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堤防事故。此外,聊城—兰考断裂的突发性位错对大堤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断裂位错量尤其是一次突发性位错量大小是工程设防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据1937年菏泽7级地震地表裂缝宽度推演和M—D经验关系推算,考虑到累积误差,按0.5m±0.2m计,聊城—兰考断裂对黄河大堤可能发生的最大的水平位错与垂直位错分别为1.0m±0.5m和0.5m±0.2m。这是对黄河大堤可能造成的最大水平错量的一种估计。

活动断裂带的宽度或者说活动断裂破裂位错涉及区域的宽度,是直接造成工程设施破裂毁坏的主要区位。对平原隐伏区,鉴于隐伏断裂向上破裂的扩散角和比基岩破裂严重得多的次生灾害,将断裂位错变形带的宽度适当取大一些也许是必要的。在化探和物探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地质险段的重点设防宽度以300~500m较为合适,即聊考断裂通过处的上下300~500m宽度内为重点治理区(图2-11)。治理的主要措施是进行防渗处理,加强淤背工程措施。(www.xing528.com)

图2-11 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地质险段发布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