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袖袖窿、袖山结构部位分为贴合区域、吻合区域、设计区域三个区域:
图8-3
(1)贴合区域是指袖山、袖窿部分贴近人体肩臂部,这是所有实用袖的特征。
(2)吻合区域是指袖山、袖窿部分都必须与人体前胸、后背的形状相符。
(3)设计区域是指自人体腋部以下区域都是实用袖窿可能达到的区域,因款式风格而随意设定,如图8-4所示。
(一)基本袖与实用袖袖山高的比较
基本袖的袖山高如前所述是SP′点至人体腋窝深线的长度,其展开图如图8-5所示。
实用袖作为有实用价值的服装衣袖,其袖山高应该设计在腋窝线以下,比基本袖袖山长。原型袖的袖山高应设计在腋窝线以下2cm处,作为袖底与人体腋窝之间的空隙量。当然这种空隙量要与服装的衣袖造型风格有关。
(二)装袖位置的变化引起袖山高的变化
装袖的肩部位置不同会产生袖山高的变化。以实用袖为例,如图8-6所示:
(1)图(a)的装袖位置设计在肩峰点以内,故图(a)所示的袖山高居最高点。
(2)图(b)的装袖位置设计在肩峰点附近,袖山高居第二。
(3)图(c)的装袖位置落在肩端点以下,袖山高量最小。
(4)图(d)的装袖位置落在肩端点附近,但要加垫肩,其袖山高等于图(b)的袖山高加上≤垫肩量。总之,图8-6(a)、图8-6(b)、图8-6(c)三种装袖位置水平高度基本相同。
图8-4
图8-5
图8-6
(三)装袖角度的变化对袖山高和缝缩量的影响
装袖角度指袖底缝与垂线之间的夹角。
实验证明装袖角度越小,袖山高越高;装袖角度越大,袖山高越小。
图8-7
图8-7将上肢下垂时装袖角度的袖山A和装袖角为20°的原型袖的袖山B(以文化式原型为例)进行对比,图中显示出上肢下垂时的袖山高比装袖角为20°的原型袖袖山高高1.4cm左右。一般贴体风格的袖山取值在A袖山与B袖山之间,如图中袖山C。
装袖角度的变化会引起袖山缝缩量的变化。
从图8-8(a)中可以看出,当装袖角度最小时,其袖山缝缩量将达到最大量。
从图8-8(b)中可以看出,当装袖角度较大时,袖山缝缩量将随之减少。
从图8-8(c)中可以看出,当装袖角度最大时,缝缩量将趋向零,即其规律为袖山缝缩量与装袖角成反比。
图8-8
(四)袖山高的确定
袖山高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图8-9所示,连接前、后肩点SP,取其中点为SP′,过点SP′作袖窿深线的垂线AHL并将其五等分。对于成型的袖窿,袖山高的确定:
(1)宽松袖山高<0.6AHL,即属A层范围。
(2)较宽松袖山高0.6~0.7AHL,即属B层范围。(www.xing528.com)
(3)较贴体袖山高0.7~0.8AHL,即属C层范围。
(4)贴体袖山高0.8~0.87AHL,即属D层范围,其中贴体型女装袖山高0.8~0.83AHL,贴体型男装袖山高0.83~0.87AHL。
图8-9
方法二:造型不同的袖山高同时制约袖肥的大小。图8-10是袖山高和袖肥的三角函数关系。
设α=袖山斜线与上水平线的夹角;则:
袖山高=袖山斜线AB×sinα
袖肥=袖山斜线AB×cosα
因袖山斜线AB=±a(a>0),则:
图8-10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袖山高自AB→A′′′B′′′时,则袖肥随之由CB→C′′′B′′′,即袖山高与袖肥之间成反比。
袖山高和袖肥的大小可分四种风格讨论:
(1)宽松风格:α=0°~20°,袖山高=·sinα±asinα,设(一般AH为左右),且a→0,则袖山高=·sinα,即袖山高=0~sin20°,袖肥=~cos20°。
(2)较宽松风格:α=21°~30°,袖山高=sin21°~sin30°,袖肥=cos30°~cos21°。
(3)较贴体风格:α=31°~45°,袖山高=sin31°~sin45°,袖肥=cos45°~cos31°。
(4)贴体风格:α=46°~60°,袖山高=sin46°~sin60°,袖肥=cos60°~cos46°。
为实用起见,考虑胸围B一般在90~110cm之间,可得袖山高和袖肥的近似公式:
宽松风格:袖山高=0~9cm,袖肥=0.2B+(3cm~)。
较宽松风格:袖山高=9~13cm,袖肥=(0.2B+1cm)~(0.2B+3cm)。
较贴体风格:袖山高=13~16cm,袖肥=(0.2B-1cm)~(0.2B+1cm)。
贴体风格:袖山高≤17cm,袖肥=(0.2B-3cm)~(0.2B-1cm)。
在袖山结构设计中,袖山高、袖山斜线长和袖肥三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应综合考虑,其中袖山高是第一要素。
(五)袖身的结构与上肢形态的关系
图8-11
图8-11所示为女体上肢的立体形态,人体上肢的形态是微向前倾的。自肩端点SP′向下画垂线可得到人体上肢三个重要数据:手臂垂线与手腕中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99cm,手臂垂线与手腕中线的夹角为6.18°,手臂肘部垂线与手腕中线的夹角为12.14°。
从图8-3中可以看出,由于手臂的前倾,袖身欲作成覆合上肢形态,袖身亦必须前倾。这样展开的袖身结构就必须是前袖缝呈凹形,后袖缝呈凸形,且要收省。
为使实用袖身结构设计方便,在EL线与袖中线的交点处向袖口做前偏量,称为袖口前偏量,如图8-12所示。该量与人体上肢前倾量相对应,实用数值设定为:
(1)直身袖,袖口前偏量为0~1cm。
(2)较直身袖,袖口前偏量为1~2cm。
(3)女装弯身袖,袖口前偏量为2~3cm。
(4)男装弯身袖,袖口前偏量为3~4cm。
图8-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