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设计方法
单立领结构设计方法有:在领窝外画图的分开制图法,在领窝上用直接制图法以及实验制图法等,但由于分开制图法在画图原理上不科学,故不做介绍。
直接制图法(图7-16):
①图7-16(a),修正基础领窝使后领窝宽为-0.3cm=,前领窝宽为-
0.8cm,后领窝深为-0.2cm,前领窝深为+0.5cm。
②图7-16(b),画斜线自点A至SNP,使A~SNP与水平线的夹角为95°,根据领侧倾角αb和nb的实际值,在衣身上得到实际领窝线的B点,使AB=nb, AB与水平线倾斜角为αb。此时领窝宽开大量亦可按×0.2cm计算。
③图7-16(c),在实际领窝线上画切线,注意切点的位置与领前倾斜角有αf关。
若αf趋向90°,在效果图上表现为前领部位与衣身不处于一个平面,故此时切点可画在FNP的位置上;
若αf趋向180°,在效果图上表现为前领部位与衣身处于一个平面,则切点可画在前领窝长的位置上,前领部位平贴的程度越大,与前衣身处于一个平面的部位越多,则切点位置越趋向前领窝长位置上。反之则切点位置越趋向FNP位置。
④如图7-16(d)所示,画出领前部位造型,注意领上口线的形状(直线形或弧线形),领前部位上口线AD=*+搭门宽。过C点画前领窝切线,长度为实际领窝+0.3cm左右(绱领时领身的松量)。
⑤如图7-16(e)、图7-16(f)所示,以D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以C点为圆心,实际领窝+0.3cm为半径画弧。在以C点为圆心画的圆弧和以D点为圆心画的圆弧上画切线,切点分别为E、F,使EF=nb。
⑥检查领上口线长度(自第一粒纽扣,领长实际部位点开始),要求领上口线长度必须等于,由于领前部位造型不同,αb角不同,故领上口线长度要改变,一种是将领上口线缩小,画成内弧线;一种是将领上口线拉展,画成外弧线,图7-16(g)所示的图例,是将领上口线折叠缩小,使领上口线长=。在检查领上口线长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领上口拉展使之等于。不管是拉展还是重叠,在改变领上口长时,前领部位造型不可更改,不能进行变形。
图7-16
⑦检查后领部位的形状:
当αb≤95°时,后领部应呈向下口倒伏的形状;
当αb>95°时,后领部应呈平直或向上口卷曲的形状。
若不符,则将前部实际领窝线减小或开大直到形成所应有的后领部形状。(www.xing528.com)
(二)实例分析
1.领前部位造型为直线形的单立领
已知:单立领款式如图7-17所示,N(领围)=37cm, nb=3.5cm,αb=95°,nf=3.5cm。
制图方法:
①按αb=95°、nb=3.5cm,在基础领窝上画实际领窝线的后、侧部位,由于αb=95°,故不需改宽领窝。如图7-17(b)所示。
②在前基础领窝处,按效果图所示的领前部实际领窝的具体位置,定出实际领窝的前部位置及领前部造型,如图7-17(c)所示。
图7-17
③在前领窝处画切线,切线长=前领窝长+后领窝长+0.3cm,画垂线nb=3.5cm,如图7-17(d)所示。
④拉展领上口线使之等于=18.5cm,注意前部造型不能变动,如图7-17(d)所示。
2.领前部位造型为圆弧形的单立领
已知:单立领款式如图7-18所示,N=40cm, nb=4cm,αb=100°,nf=3.5cm。
制图方法:
①按αb=100°、nb=4cm,在基础领窝线上画出实际领窝线的后、侧部位,因αb>95°,故领窝宽需开大×0.2cm=0.2cm,如图7-18(b)所示。
②在前实际领窝线处,按效果图显示的领前部实际领窝线的具体位置,定出实际领窝线的前部位置及领前部造型,如图7-18(c)所示。
③在前领窝处画切线,使切线长=前领窝长+后领窝长+0.3cm,如图7-18(c)所示。
④折叠领上口线使之等于=20cm,注意领前部造型不变化,如图7-18(d)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