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著者提出的创新设计方法论适用于社会上的所有人群,著者曾组织全国各个层次的50多位教师,编写了适用于小学学生、初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高等职业学院校学生、大学本科院校学生、研究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各类方法论书刊:《方法论浅谈》《方法论浅读》《方法论浅析》《方法论浅议》《方法论细谈》《方法论细读》《方法论详析》《方法论导引》等八部教学参考读物。这一系列参考读物的特点是:①针对各类人群的特点和要求,从内容和分量分别地予以考虑;②将科学方法论教育和素质教育自然地融洽在一起;③将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和国家的发展统一起来,即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④其最终的目标就是提高每个人所从事科技工作的成功概率并获取最高效益。
为了更好地满足科技工作的需要,还主持编写并出版了适用于不同科技工作者的方法论著作:《成功做事方法学》《产品设计方法学》《现代成功学:谈做人做事做学问》《顶层设计原理方法应用》《学位论文撰写方法学》《科技创新方法论浅析》《创新设计方法论》等。以使更多的人能了解、掌握和运用好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进而做好各种科技工作,将科学方法论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应该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社会中每个成员,通过自己的具体科技实践,在运用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后,在学习和从事科技工作等方面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进而会深刻领会运用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来指导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也会真正理解“用好方法论规则”的确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从表7-10的配料单中的本钢返回料、微碳铬铁、含氮铬铁、原料纯铁等主料的加入量,参照表7-11中含氧量(取平均值),可以计算出炉料的平衡含氧量(质量分数)约为0.046%。
设定成品钢中含氧量为0.0070%(质量分数,下同),利用式(7-2)可以计算出脱氧用碳量为0.029%。
从表7-10配料单中可知,由炉料带入的碳量为0.0236%(质量分数,下同)。若将成品钢中含碳量控制在0.020%时,则由炉料可提供的脱氧用碳量为0.004%。因此,尚需要补充加入脱氧用碳量为0.025%。
综上所述,对真空碳脱氧用碳量只是理论分析,只具有提示性作用。因为许多影响因素尚未纳入,最终还需要通过实践积累起切合实际的数据,用于指导生产。
(2)熔化期碳脱氧的操作要点
1)补充脱氧用石墨碳块分两次使用,一部分约70%左右随炉料加入,或在二次加料时加入。这部分碳供熔化期脱氧用。余下的碳可在精炼期加入钢液,供精炼期脱氧用。
2)熔化期碳脱氧操作应注意以下两点:(www.xing528.com)
①防止炉料熔化时钢液喷溅。应适时调整炉内压强,利用充入氩气进行调节。通常熔化期炉内氩气压强保持在3kPa左右。
②熔清后控制钢液沸腾强度,保持平稳的沸腾强度。炉内氩气压强不变,可适当降低加热功率,以维持平稳沸腾。当沸腾逐渐趋于平静后,冶炼应转入精炼期。
(3)精炼期内碳脱氧操作要点
1)抽出炉内氩气,使真空度达到精炼期要求,通常为0.5~2Pa(炉容小要求高、炉容大则低)。调高钢液温度到1580~1600℃。取钢样分析。
2)根据分析含碳量来确定脱氧操作。若含碳量达标,可以不补加碳;否则应补加适量碳。如果液面氧化膜出现,应加入少量碳进行还原,以消除氧化膜。
(4)双相不锈钢冶炼时终脱氧操作 钢液合金化结束后,是否进行终脱氧操作,对于双相不锈钢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需要终脱氧,只能使用镍镁合金(Mg的质量分数为15%~25%),用量(质量分数)约0.05%~0.10%,加入前炉内应充入保护气体,压强不应小于30kPa。用其他终脱氧剂无益而只会增多夹杂物。
[1]数值0.87是作为Mn≥2.5%~18.0%(质量分数,下同)钢中,锰对镍当量的贡献。当钢中Mn≤2.0%时,应取消0.87。
[2]N=0.0%~0.20%(质量分数,下同)时,m=30;N=0.21%~0.25%时,m=22;N=0.26%~0.35%时,m=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