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消除交越失真,要求两个功放管的输入、输出特性完全一致,以使工作特性达到完全对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工作的电路就是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它解决了乙类放大电路中效率与失真的矛盾。
图2.22所示是一个互补对称电路。其中功放管VT1和VT2分别为NPN型管和PNP型管,两管的基极和发射极相互连接在一起,信号从基极输入,从射极输出,RL为负载。观察电路,可看出此电路没有基极偏置,所以uBE1=uBE2=ui。当ui=0时,VT1、VT2管均处于截止状态。显然,该电路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射极输出级合而成的功放电路。
考虑到晶体管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时才导电,因此当信号处于正半周时,uBE1=uBE2>0,VT2截止,VT1承担放大任务,有电流通过负载RL;而当信号处于负半周时,uBE1=uBE2<0,则VT1截止,VT2承担放大任务,仍有电流通过负载RL。
由晶体管的输入特性可知,实际上晶体管都存在正向死区。因此,在输入信号正、负半周的交替过程中,两个功放管都处于截止状态,由此造成输出信号的波形不跟随输入信号的波形变化,在波形的正、负交界处出现了如图2.23所示的失真,这种失真现象称为交越失真。(www.xing528.com)
为消除交越失真,要求两个功放管的输入、输出特性完全一致,以使工作特性达到完全对称状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两个功放管的发射结加上一个较小的正偏电压,使两管都工作在微导通状态。这时,两个功放管一个在正半周工作,另一个在负半周工作,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从而在负载上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输出波形。在这种状态下工作的电路就是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它解决了乙类放大电路中效率与失真的矛盾。
图2.22 互补对称电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