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解析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解析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上述分析可知,场效应管导电沟道形成后,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称为单极型三极管。图1.25N沟道增强型MOS管导电沟道的形成UGS<UT时无导电沟道;UGS>UT时导电沟道形成我们把UDS>UGS-UT后,ID基本上保持恒定的工作区域称为线性放大恒流区。在线性放大区,场效应管的输出大电流ID受输入小电压UGS的控制,因此常把MOS管称为电压控制器件。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解析

以N沟道增强型MOS管为例,由图1.25 (a)可以看出,MOS管的源极和衬底是接在一起的(大多数管子在出厂前已连接好),增强型MOS管的源区 (N+)、衬底 (P型)和漏区(N+)三者之间形成了两个背靠背的PN+结,漏区和源区被P型衬底隔开。当栅—源极之间的电压UGS=0时,不管漏源极之间的电源UDS极性如何,总有一个PN+结反向偏置,此时反向电阻很高,不能形成导电沟道;若栅极悬空,即使在漏极和源极之间加上电压UDS,也不会产生漏极电流ID,MOS管处于截止状态。

1.导电沟道的形成

如果在栅极和源极之间加正向电压UGS,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如图1.25 (b)所示。栅源间电压UGS≠0时,栅极铝层和P型硅片衬底间相当于以二氧化硅层 (SiO2)为介质的平板电容器。由于UGS的作用,在介质中产生一个垂直于半导体表面、由栅极指向P型衬底的电场。因为SiO2绝缘层很薄,即使UGS很小,也能让该电场有高达105~106V/cm数量级的强度。这个强电场排斥空穴吸引电子,把靠近SiO2绝缘层一侧的P型硅衬底中的空穴排斥开,留下不能移动的负离子形成耗尽层。若UGS继续增大,耗尽层将随之加宽,同时P型衬底中的电子受到电场力的吸引向上运动到达表层,除填补空穴形成负离子的耗尽层外,还在P型硅表面形成一个N型薄层,称为反型层。反型层将两个N+区连通,成为连接漏极和源极之间的N型导电沟道。我们把能够形成导电沟道的栅源电压UGS称为开启电压,用UT表示。

很明显,在0<UGS<UT的范围内,漏—源极之间的N沟道尚未连通,管子处截止状态,漏极电流ID=0;当UGS≥UT时,导电沟道形成,并且随着UGS的增加导电沟道也不断加厚,相应沟道电阻不断减小,ID电流随之增大。

由上述分析可知,场效应管导电沟道形成后,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称为单极型三极管。单极型三极管——MOS管中参与导电的载流子是多数载流子,由于多数载流子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单极型三极管的热稳定性要比双极型三极管好得多。

2.漏源间电压UDS和栅源间电压UGS对漏极电流ID的影响(www.xing528.com)

当UGS>UT且为某一定值时,如果在漏极和源极之间加上正向电压UDS,就会产生三极管输出电流ID,如图1.25 (b)所示。场效应管的输出电流ID受UDS和UGS二者的影响,若使UGD=UGS-UDS<UT时,漏极电流ID几乎不变,同样表现出恒流特性。

图1.25 N沟道增强型MOS管导电沟道的形成

(a)UGS<UT时无导电沟道;(b)UGS>UT时导电沟道形成

我们把UDS>UGS-UT后,ID基本上保持恒定的工作区域称为线性放大恒流区。恒流区的漏极电流ID主要受栅源电压UGS的控制,场效应管用做放大作用时,就工作在此区域。在线性放大区,场效应管的输出大电流ID受输入小电压UGS的控制,因此常把MOS管称为电压控制器件。

如果在制造中将衬底改为N型半导体,漏区和源区改为高掺杂的P+型半导体,即可构成P沟道MOS管,P沟道MOS管也有增强型和耗尽层之分,其工作原理的分析步骤与上述分析类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