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继承了几乎所有MPLS网络的特性和协议,并对MPLS的标签和标签交换通道(LSP)机制进行了扩展,从而产生了通用的标签及通用的LSP(GLSP)。MPLS本质上是只为分组交换网络设计的,所以它只支持分组交换;而GMPLS除了支持分组交换外,还支持时隙交换、波长交换,甚至还支持空分交换,如图7-28所示,即既支持IP/ATM,也支持SDH、WDM和光纤交换。所谓光纤交换就是在光交叉连接设备(OXC)上,对一条光纤或捆绑在一起的几条光纤进行交换。
GMPLS是MPLS向光网络的扩展,采用GMPLS光网络可以不再需要ATM和SDH层,而只需IP和WDM层就可以完成以前包括ATM和SDH(共4层)网络完成的功能,如图7-29所示。同时,GMPLS为光网络提供强有力的控制平面,通过GMPLS,光网络控制平面能够实现资源发现并动态配置管理、路由控制和流量工程、连接管理和恢复等功能。
在GMPLS中,标记交换通道(LSP)承载的净荷类型包括以太网IP数据包、ATM信元、SDH帧等。
一个接口可以复用多条相同的标记交换通道(LSP),比如在图7-28中,时隙标记交换通道(LSPT)就可以复用多条分组标记交换通道(LSPP),图中只画出了两条。这样,多条低阶LSP就可以构成一条高阶LSP,比如两条相对低阶的时隙交换SDH网络中的LSPT就可以构成一条相对高阶的波长交换LSPλ;依次类推,两条相对低阶的波长交换WDM网络中的LSPλ就可以构成一条最高阶的光纤交换LSPF。
图7-28 GMPLS支持多种交换接口,多条低阶标记交换通道(LSP)构成一条高阶LSP(www.xing528.com)
LSPP:分组交换通道;LSPT:时隙交换通道;LSPλ:波长交换通道;LSPF:光纤交换通道
图7-29 GMPLS和MPLS的区别
在MPLS中,LSP是单向的;而在GMPLS中,LSP是双向的。GMPLS协议的上游节点可以限制下游节点选择标签的范围,无论是单跳光网络,还是多跳光网络,这种做法在没有波长转换的光网络中是十分有益的。
GMPLS将网络划分成分组交换层、时分交换层、波长交换层和光纤交换层4个层次。每个层都是独立的,各层间的路由交换可以由边缘路由器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