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科学院和国内科研单位利用泥沙实体模型研究长江河道演变和整治问题。1960~1964年,长江科学院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主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成都工学院和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参加开展重庆河段卵石推移质泥沙模型试验研究。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1970年开工以来,为配合工程设计,长江科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先后建造4座坝区泥沙模型研究枢纽布置、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和电站泥沙问题,清华大学于1973~1978年进行葛洲坝枢纽变动回水区泥沙模型试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配合三峡工程论证和设计,长江科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先后建造4座坝区泥沙模型,研究枢纽布置、通航建筑物引航道防淤清淤措施、电站防沙问题和施工期泥沙问题;长江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先后建造9座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模型,研究建库后泥沙冲淤对航道港口的影响和治理措施。(www.xing528.com)
近50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丹江口、葛洲坝、万安、隔河岩等水利枢纽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枢纽工程泥沙问题,建成了一支专业较为完整的长江河流泥沙治理的观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队伍。这支队伍具有如下4个特点:一是能全面开展长江泥沙观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工作,并能相互配合,以适应河流泥沙工程动态性强的特点;二是河流泥沙观测工作包括河道演变、水文泥沙和地质勘探,并与长江流域水文观测站网相结合,以全面研究库区、坝区和坝下游河道演变和泥沙治理工程措施;三是这支队伍的专业人员中包括河流力学、地理学、地质学以及电子机械等专业人才,以适应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需要;四是这支队伍人员相对稳定,长期为长江河流泥沙研究事业默默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