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高带宽长距离的单模光纤通信的应用,单模光纤偏振模散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在本书第1章中介绍了单模光纤的偏振模散特性,所谓的单模意味着传输一个基模(LP01模或HE11模),而这个基模实际上是由两个正交的线偏振模构成。由于光纤实际上都存在着纤芯不圆,内部的残余应力等不对称因素,以及诸如随机应力、温差,弯曲、扭绞、振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两个正交线偏振模的传播常数不等,从而导致双折射现象的发生。由于存在双折射,两个正交线偏振模的传播速度不等,也就造成了两个偏振模的群时延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偏振模散,如图9.2.16所示。
图9.2.16 光经过光纤后产生的脉冲时延
(图片参考康宁光纤介绍)
随机的外界因素导致随机双折射,快轴和慢轴以及两个偏振模之间的耦合也是随机的,因此得到的时延为在统计分布意义下的时延值。有两种方法定义光纤的PMD:一是用平均群时延差(或差分群时延)来表示;二是两个偏振模的传输时间的均方差。理论和实际研究表明,当两个正交线偏振模呈现强耦合状态时,即普通的较长光纤段,快轴和慢轴呈随机变化,偏振模时延值与光纤长度的平方根成正比,PMD的单位是。虽然普通单模光纤的偏振模散(PMD)小于,但对长距离无中继光缆通信系统来说,PMD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测量PMD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波长扫描傅里叶变换法和干涉法两种,但波长扫描傅里叶变换法局限性在于:对激励光源的偏振态敏感;不适宜现场测量;高PMD测量要求减少波长的步进数和要求高的波长分辨本领;测量时间较长,且对光纤振动很敏感等等,所以实验室常用干涉法来测量PMD。(www.xing528.com)
干涉法测量PMD的典型装置,如图9.2.17所示。采用Mach-Zender干涉仪或光纤耦合器,或者二者都用。可移动的反射镜使两个臂之间引入可变时延,并且每个偏振态可同这个时延相配合。时延借助反射镜来扫描,扫描这个时延可以尽可能地得到光源的自相关函数。当不存在PMD时,自相关性测量得出的是光源相干时间的自相关性;PMD会增加光源的有效相干时间和自相关宽度,由此即可得出PMD的数值。
图9.2.17 干涉法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9.2.18 强耦合情况下的自相关函数
强模耦合时,PMD是高斯拟合的二阶矩,PMD随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图9.2.18为强耦合情况下的自相关函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