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铅笔不动,他们束手无策:探索第四章

铅笔不动,他们束手无策:探索第四章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16世纪60年代末,铅笔传遍了整个欧洲。我们所用的铅笔里的笔芯并不是铅,而格斯纳说的铅笔则在木杆中嵌入了铅。铅笔杆慢慢演变,最终成了自动铅笔。现代铅笔究竟源自何处,人们对此各执一词。不过,这些铅笔质量不好,比不上用凯西克地区的纯石墨制成的铅笔。1793年,英国向法国宣战,两国经济交往中断,法国买不到英国凯西克地区生产的铅笔,甚至连德国产的质量较次的铅笔也买不到。

铅笔不动,他们束手无策:探索第四章

我们从小就结识了铅笔,长大之后才开始用钢笔。因此,我们想当然地认为,铅笔的历史比钢笔的悠久。铅笔十分朴素,尤其是笔身,既不是塑料管,也不是金属管,而是普普通通的木头,材料古朴简单。可是,木制铅笔的历史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悠久。可以说,铅笔既比“铅笔”一词的历史久又比它的时间短。尽管这句话读起来有点莫名其妙,但也有几分道理。早在铅笔发明之前,就已经有了“铅笔”这个词,只不过,这里所说的“铅笔”并非我们如今所用的那种传统木杆铅笔。

penicillum这个词跟penis(意思是“尾巴”)源于同一个拉丁词根,是一种细头画笔,用来创作精细的书画作品(画笔用的毛来自动物尾巴。幸好,我们的目的看起来还算单纯,否则,我们真该为此残忍之举感到脸红)。由此,penicillum演变为古法语词pincel,最终进入中古英语[1],变成pencil。不过,直到16世纪初,pencil这个词才有了“铅笔”这层意思,在那之前一直指的是毛制画笔。这里的“铅”也有误导性——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用的尖笔是用铅做的,但我们现在用的铅笔并不含铅。这可让人松了一口气,因为铅的毒性很强,不适合用来做小学生使用的铅笔(除非你不喜欢那些小孩)。

铅笔的起源,要从16世纪初坎伯兰(Cumberland)[2]一个暴风雨肆虐的晚上说起。具体是哪一年,已经不得而知。不过,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当晚,一袭狂风连根拔起凯西克镇(Keswick)附近博罗代尔地区(Borrowdale)的一棵参天橡树,露出一块矿床,里面是一种神奇的黑色矿物质——石墨。人们给这种新物质起了很多新名称,例如“黑色铅”(black lead)、“kellow”“killow”“wad”或“wadt”,这些词都跟“黑”有关,不过,最常用的称呼还是“黑铅”(plumbago),因为它跟铅很像。因为石墨跟铅相似,才有了“铅笔”这个词,成了一个奇怪的语言学巧合,这就像手机虽是电话却可以用来“拍照片”,买来的烤菜豆包装虽是“锡纸盘”,但其实是铝做的。

附近的农民发现这种他们称之为“wadt”的材料很有用,可以拿来给自家的羊做记号,很快他们又发现wadt还有其他用途。用线把石墨条缠好,就不会弄脏手。截至16世纪60年代末,铅笔传遍了整个欧洲。1565年,瑞士自然学家康拉德·格斯纳(Conrad Gesner)出了一本关于化石的书——《关于化石、宝石、石头、金属等一切物质的相关书籍,多数为首次出版》(De omni rerum fossilium genere,gemmis,lapidibus metallis,et huiusmedilibri aliquet,plerique nunc primum editi)。书中有一段对铅笔的描述:

下图所示的尖头笔用于书写,由铅(也有人称之为英格兰锑)制成,把一段铅削尖,嵌于木杆中。

格斯纳说的这种铅笔并非我们今天常用的那种。我们所用的铅笔里的笔芯并不是铅,而格斯纳说的铅笔则在木杆中嵌入了铅。2006年,德国造笔厂克里奥·思克力朋(Cleo Skribent)也曾推出一款这样的笔,它更像是铅笔套或铅笔杆。画家素描时,常用铅笔套套住石墨、粉笔或是木炭。铅笔套一般由黄铜制成,呈管状,两端都有切口。用的时候,粉笔或石墨分别插在两端,用金属环固定。17—18世纪,这种铅笔套越来越流行,直到现在,有些画家仍然在用这种铅笔套。M.C.埃舍尔(M.C.Escher)[3]于1948年创作的拼版印刷画作品《手画手》(Drawing Hands)中,有两只正在画对方的手,这两只手里的笔用的就是铅笔套。铅笔套可用来套各种绘画材料(粉笔、炭笔、石墨条)。而铅笔杆,用途正如其名,只用来套铅芯。杆身由木头或金属材料制成,把黑铅一端削尖,另一端套进锥形金属杆,再用螺纹固定好。绘图员偏爱铅笔杆,用它画出来的线更精准。铅笔杆慢慢演变,最终成了自动铅笔。

现代铅笔究竟源自何处,人们对此各执一词。16世纪末,凯西克附近的工匠最先用木头包裹石墨条(不过也有人说,首先这么做的是差不多同时期的意大利人)。当地的石墨出口受到限制,于是凯西克很快就成了世界铅笔制造中心。博罗代尔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为人熟知的优质纯石墨产地,因此,坎伯兰的石墨迅速增值,当地人严密看守,甚至会偶尔用水淹掉矿床,防止有人来偷。石墨越来越贵重,后来,石墨运去伦敦进行巨额拍卖时,由武装部队护送。买家基本都是凯西克的铅笔制造商,拍卖会后,再由武装部队护送运回北方制作铅笔。在凯西克,人们把石墨块切割成细条,在方木杆中心挖出凹槽,然后将细石墨条放进木杆凹槽中,冒出木杆的石墨条用刀切除,保证石墨条与木杆平齐。最后,在木杆两端粘上薄木片,裹住石墨条两端。

最早的铅笔

作为中世纪世界贸易中心,德国纽伦堡(Nuremberg)的发展与采矿业密不可分,大量商人开始在中欧各地采购矿藏。纽伦堡的工人来到博罗代尔开采石墨,引起德国商人的关注。他们开始用纽伦堡当地出产的次等石墨混合硫黄和其他材料制作铅笔。不过,这些铅笔质量不好,比不上用凯西克地区的纯石墨制成的铅笔。

1793年,英国向法国宣战,两国经济交往中断,法国买不到英国凯西克地区生产的铅笔,甚至连德国产的质量较次的铅笔也买不到。于是,法国军政部长拉扎尔·卡诺命尼古拉-雅克·孔特(Nicolas-Jacques Conté)研发出一款无须使用进口材料的铅笔。孔特原本是一名肖像画画家,法国大革命之后,他的兴趣转向科学。据说,孔特“科学头脑过人,艺术技能高超”。虽然法国产的石墨不如博罗代尔的纯度高,但孔特很了解这种物质,很快就想出了制作铅笔芯的办法。将石墨粉末与黏土混合,做成细条,然后放进窑中烧制。虽然这样制作出来的石墨芯没有纯石墨芯坚硬,但比德国的笔芯好。1795年,孔特为这一制芯方法申请了专利。直到现在,我们用的仍然是这种制法。

有了孔特的方法后,虽然凯西克依然生产着世界上最好的铅笔,但是各国都不需要再依赖博罗代尔的矿藏了。早前,铅笔一直由手工作坊生产,到了1832年,班克斯父子公司(Banks,Son & Co.)建立了第一家铅笔工厂。几经辗转,1916年,这家铅笔工厂成了坎伯兰铅笔公司(Cumberland Pencil Company),4年后,又被英国笔具有限公司(British Pens Ltd)收购,在凯西克建了一家新厂,开始生产德温特牌(Derwent)铅笔。2008年,该厂又迁至沃金顿(Workington)附近。

凯西克的旧铅笔厂旁边就是坎伯兰铅笔博物馆(Cumberland Pencil Museum)。只需花费4.25英镑,就能进入这个小巧迷人的博物馆,每个参观者都能领到一本手册,免费得到一支铅笔。这家博物馆曾出现在本·维特利(Ben Wheatley)2012年导演的电影《观光》(Sightseeing)中。馆内陈设着各式各样的展品,介绍当地铅笔生产的历史。这里还有一支世界上最长的彩色铅笔,长达7.91米,2001年5月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一支真正的铅笔,如果在黄色笔芯前放一张纸,可以写出黄色的笔迹”)。这支笔重达446.36千克,28个人才把它抬进博物馆,如今悬挂在博物馆的天花板上。

有了孔特的方法,制作铅笔不再完全依赖纯石墨。由于纽伦堡曾经生产过铅笔,18世纪,它开始与凯西克竞争“世界铅笔制造中心”这个称号。纽伦堡有两家驰名世界的铅笔公司,分别是施德楼(Staedtler)和辉柏嘉(Faber-Castell),两家都觉得自己比对方的历史悠久,争执不下。17世纪60年代,纽伦堡有三大工匠家族开始用手工制造铅笔——杰尼格斯(Jenigs)、嘉格斯(Jägers)以及施德楼。实际上,弗里德里希·施德楼(Friedrich Staedtler)是公认的首位“铅笔制造者”,而这一窃取来的荣誉本该属于博罗代尔第一批生产铅笔的人。不过,只有施德楼家族连续几代人都在做铅笔。纽伦堡的商业行会管控严格,只有个别生产商有资格在纽伦堡成立铅笔公司。因此,直到1835年规定有所放松时,约翰·塞巴斯蒂安·施德楼(John Sebastian Staedtler)才得以注册J.S.施德楼公司。

纽伦堡近郊一座叫斯坦因(Stein)的小镇。1761年,镇上一位名叫卡斯帕·费伯(Kaspar Faber)的家具木工开始制造铅笔。费伯原本打算在纽伦堡建厂,可是纽伦堡的规定太过严苛,他只好移到其他地方。因此,虽然施德楼比辉柏嘉早成立近75年,但双方都宣称自己才是最早的铅笔公司,僵持不下。直到20世纪90年代,法官最终判定辉柏嘉是纽伦堡最早的铅笔公司。因此,2010年,施德楼庆祝成立175周年时,辉柏嘉在筹备250周年庆。可实际上,弗里德里希·施德楼早就开始生产铅笔了,比卡斯帕·费伯早了近100年。我不知道比谁更早有何意义,不过我猜很多人觉得施德楼的信誉不够,觉得它不过才成立了175年。

利用孔特的方法,欧洲各铅笔公司用黏土混合石墨粉制造的铅笔可与凯西克的精制铅笔相媲美。借助新方法,厂家可以生产出不同硬度的铅笔。通过调整黏土和石墨粉的比例,生产出的笔芯软硬不同(黏土比例越高,笔芯越硬)。一开始,孔特用数字来标记铅笔硬度(数字越大,硬度越高)。据传,我们如今用“H”和“B”来标记硬度的方法是伦敦的布鲁克曼铅笔公司(Brookman)发明的(H代表硬度高的铅笔,B代表更黑、硬度低的铅笔)。布鲁克曼铅笔公司的铅笔硬度越高,笔身上的H字母就越多。不过,随着造笔技术越来越成熟,笔的硬度区分越来越细,结合数字和“H”“B”标识似乎更方便(标着8H和9H的铅笔肯定比标着“HHHHHHHH”和“HHHHHHHHH”的笔好辨认。要是你去当地的莱曼文具店买铅笔,肯定更容易买到9H的铅笔)。最常用的铅笔处于H和B的中间地带——HB铅笔,平等与和谐的象征。仅从这个层面论,我们都该向HB铅笔看齐。

19世纪40年代,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也曾采用类似的标记方法。世人大多只知道梭罗是位作家、自然学家,忽视了他为铅笔制造做出的贡献。梭罗的父亲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Concord)市有家铅笔公司,梭罗曾在那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他去之前,公司的名声就很不错,他去了之后,公司更上一层楼。不知道梭罗是借鉴了孔特的方法还是完全自创,他去公司工作后,生产出了4种硬度的铅笔(这种硬度划分方法至今仍是美国铅笔硬度划分的主要方法,2号铅笔与HB铅笔的硬度大致相当)。1823年,约翰·梭罗与他的姻亲查尔斯·邓巴(Charles Dunbar)合伙。1821年,邓巴发现了新英格兰的一块石墨矿床,不过他的租期只有7年,于是他决定尽快多开采一些石墨。

不过,第一位制造木铅笔的美国人不是邓巴。康拉德的家具木工威廉·门罗(William Munroe)从1812年就已经开始生产铅笔。英美战争期间,门罗试图靠售卖家具维持生计,但是家具难卖,而铅笔却供不应求,于是门罗心想“要是我只卖铅笔,应该不会面临太大的竞争,还能有所作为”。不过,门罗并未学过相关的科学知识,用了近10年时间才生产出像样的铅笔。

门罗的合伙人埃比尼泽·伍德(Ebenezer Wood)在康科德的纳莎巴布鲁克(Nashoaba Brook)建了一家铅笔厂,厂内的机械设备由伍德发明,用于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台“楔形胶水按压设备”,可同时固定12支涂好胶水的铅笔;一台圆锯,可同时在6支铅笔上挖出凹槽;一把锯子,可将笔杆锯成六棱柱或八棱柱;还有一台机器,可将石墨块研磨成粉。门罗先于梭罗进入铅笔市场。但到了19世纪30年代,门罗与梭罗陷入激烈的竞争,而且梭罗铅笔的质量更高。为了击溃梭罗,门罗劝伍德拒绝为梭罗研磨石墨。可惜,门罗偷鸡不成蚀把米:伍德从梭罗那里赚的钱比从门罗那里赚的钱多,于是停止了跟门罗的合作。

铅笔生产领域的竞争激烈。关于“到底谁有资格自称为纽伦堡最早的铅笔生产商”这个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与之类似,有一大堆人前来认领最早在美国建立铅笔厂的人。1827年,发明家约瑟夫·狄克逊(Joseph Dixon)在塞勒姆(Salem)建立了石墨加工厂,从1829年开始,工厂就开始小规模地生产铅笔。真正在美国建立第一家专门生产铅笔的工厂的人似乎是卡斯帕·费伯的曾孙。1849年,埃伯哈德·费伯(Eberhard Faber)代表身为厂主的父亲A.W.费伯去往美国,为纽伦堡的家族企业寻找用来生产铅笔杆的优质雪松木。渐渐地,埃伯哈德发现,制作铅笔所需的优质原料美国都有,于是,1861年,埃伯哈德在曼哈顿建立了他的第一家铅笔厂。

费伯最大的竞争对手出生于1799年。约瑟夫·狄克逊颇有创业头脑,善用“灵光乍现带来的机遇”,听起来像是《飞黄腾达》(The Apprentice)里一位成功在望的人物。让费伯可以略微松口气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迪克逊的灵感都跟铅笔无关。他开了一家铸造厂,用当地的石墨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抛光蜡、润滑剂和涂料。这家“约瑟夫·狄克逊熔炉厂”正如其名,早先只出产制作铅笔常用的抗高温的石墨熔炉。后来,狄克逊的目光逐渐转向铅笔。1829年他开始尝试生产铅笔,可惜质量不佳,不出一年就以失败告终。不过,他生产的那些用于制钢炼铁的石墨熔炉很畅销,比他的铅笔成功得多。不管怎样,他跟孔特和门罗一样,都发了战争财(战争有什么好处?绝对没有好处——除了能完善铅笔生产方式)。

美国内战期间,军方需要大量既便宜又好写的铅笔,以便在战场上快速传递信息。狄克逊有生产铅笔的经验,很快就开发出批量生产质量稳定的铅笔的办法,每支铅笔上都印有熔炉商标。到了1872年,狄克逊铅笔公司的铅笔日产量高达8.6万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墨消费商。1873年,狄克逊收购了位于纽约提康德罗加镇(Ticonderoga)的美国石墨公司——这座城镇的名字便是后来狄克逊最经典的铅笔品牌名。狄克逊-提康德罗加铅笔发行于1913年,这不是第一支笔身呈黄色的铅笔,但绝对是最有名的黄色铅笔。此前,用过各种颜色的铅笔杆,可能是因为最贴合石墨的特征,多数批量生产的铅笔均采用黑色的笔身。直到1889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捷克的铅笔公司哈德米斯(Hardtmuth)打破了这一传统,推出了科伊诺尔-1500(Koh-INoor 1500)铅笔。

1790年,约瑟夫·哈德米斯(Joseph Hardtmuth)在维也纳成立了一家陶器加工厂。成立不到10年,这家工厂就开始按照孔特的方法用混合的石墨和黏土生产铅笔。受科伊诺尔(Koh-I-Noor)黄色钻石的启发,哈德米斯推出7种硬度的科伊诺尔-1500铅笔,此举空前。一时间,黄色成为高品质的象征,美国各铅笔公司纷纷效仿,把黄色变成了自己的默认色。跟大家一样,狄克逊也希望利用这颜色与品质的关联大赚一笔。

狄克逊-提康德罗加铅笔

约瑟夫·狄克逊熔炉公司应时而动,推出2号硬度的黄色狄克逊-提康德罗加铅笔,这款铅笔至今仍是美国最著名的2号铅笔。黄色笔身、绿色金属包箍(用来固定橡皮头的金属套管)的铅笔被大量生产,热卖畅销,最终连公司的名字都改成了狄克逊-提康德罗加公司。

不过,狄克逊-提康德罗加公司不仅生产铅笔,它还“鼓励人们保留那些有意无意的思考、事实、念头或梦想,而借助铅笔,人们脑中的想法都可以进一步落到纸上”。狄克逊-提康德罗加公司称自家的产品物美价廉,是“世界上最好的铅笔”。这款铅笔的身影迅速出现在美国的各个办公室和教室中。虽然广受追捧,但是这款铅笔也有其阴暗的一面。很显然,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第一次写《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下文简称《星球大战》)的剧本草稿时,用的是狄克逊-提康德罗加铅笔,也就是说,加·加·宾克斯(Jar Jar Binks)[4]这个形象至少有一部分是用这支笔设计出来的。

爱用狄克逊-提康德罗加铅笔的名人不只卢卡斯,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5]也爱用它,他每天早上都要削6支铅笔,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写作。达尔从1946年开始用这款铅笔,因为战后英国的铅笔质量不佳,他心生不快,觉得像是“用炭笔在砾石上写字”。作家对铅笔的质量十分敏感,这一点不难理解:他们写文稿时那么依赖铅笔。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6]曾写道:“我整天都在用铅笔写字,右手中指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我每天要手握铅笔6个小时,你可能觉得匪夷所思,但我所言非虚。我的手受制于铅笔,而我又听命于手的摆布。”

作家用钢笔或打字机写作时,不容有错,而用铅笔的话但错无妨。有了文字处理软件,我们只要按个键就能删掉一整段文字。可在那之前,擦掉错的段落重写比从头开始重写要好得多。“我每次写初稿时都用铅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Tony Morrison)1993年在《巴黎评论》的采访中表示,“我喜欢用黄色的法用拍纸簿,再加上一支好用的2号铅笔”。

在1989年出版的小说《黑暗的另一半》(The Dark Half)中,斯蒂芬·金(Stephen King)对铅笔的力量直言不讳,认为它能影响作家的创造力。在这本书中,作家泰德·波蒙特(Thad Beaumont)用乔治·斯塔克(George Stark)这个笔名写了几本小说。波蒙特喜欢用打字机写小说,而斯塔克喜欢用铅笔。当波蒙特试图杀死他的第二自我(即斯塔克)以专心写作时,铅笔变成了一种图腾,象征着两个作家之间的不同。他们相互厮杀,争夺肉身。后来,斯塔克占据肉身,铅笔成为他的武器。从头到尾,斯塔克用的都是贝洛黑美人(Berol Black Beauty)铅笔。斯塔克最爱的黑美人铅笔最早出自布莱斯德尔铅笔公司,后来经收购兼并,归入贝洛铅笔系列。如今,斯塔克爱用的黑美人铅笔已经停产——与之最相似的只有缤乐美的米拉多黑武士系列铅笔(Mirado Black Warrior),号称“世界上写字最顺滑的铅笔——绝对保证”。

铅笔看似人畜无害、寿命不长。我们从儿时起就开始用它,然后才用到钢笔,但不论是真实的残酷故事还是虚构的都市传奇,铅笔又带着几分惊悚的色彩。常有故事讲述心神错乱的学生在考试时压力过大,用铅笔自杀。还有泰德·波蒙特最终战胜第二自我的故事、希斯·莱杰(Heath Ledger)在《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中扮演的小丑表演“魔术”让一支铅笔凭空消失,等等。铅笔具有某些适合用作武器的特性:木质笔身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锐笔尖,看上去像一支迷你的矛。即使不用来伤人肉体,也能作为精神困境的象征。在电视剧《黑爵士四世》(Blackadder Goes Forth)里,爱德蒙·布拉凯德(Edmund Blackadder)为表明自己精神失常,鼻孔里戳着两支铅笔,脑袋上顶着条内裤;而在美剧《双峰》(Twin Peaks)里,詹姆斯听说劳拉被杀害,用拇指折断了一支狄克逊-提康德罗加铅笔(是加了特效,还是演员詹姆斯·马歇尔的拇指神力过人?我试了一下,那样根本折不断铅笔)。或许是因为铅笔留下的痕迹能够轻易擦除,人们便将铅笔与危险、疯狂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书写工具,铅笔从来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冲动行事。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做过什么坏事,用铅笔都能在你的日记里添油加醋,而后又可以全身而退。

当然了,多数情况下,一个角色或第二自我并不会杀死作者、占其肉体。这种事几乎不会发生。不过,铅笔可以赋予虚拟人物以生命,也可以夺取他们的生命。约翰·斯坦贝克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如果我让书中的人陷于困境,等待着我的救援,那我就是在戏弄他们。如果他们欺负我,任意妄为,我就用铅笔制服他们,我不动铅笔,他们就动不了。”万幸,斯坦贝克提起了笔。其实,在斯坦贝克的创作生涯中,为了找到一支“完美的铅笔”,他试过很多品牌的铅笔。他也承认,这样的铅笔太难找了:

我一直在寻找“完美的铅笔”,已经好多年了。我也找到过不少很好用的铅笔,但没有一支是完美的。一直以来,问题不在于铅笔,而在于我。有的铅笔连用几天都没问题,但某一天就突然不行了。就拿昨天来说,我用了一支很特别的铅笔,笔芯软而精致,书写顺滑,十分称心。所以,今天早上我用的还是那个牌子的铅笔。可是,它又让我崩溃了。笔尖断了,烦恼顿时涌上心头。(www.xing528.com)

斯坦贝克每次找到心仪的铅笔,就会一次性买几十支。他用过布莱斯德尔计算器牌(Blaisdell Calculator)的铅笔,也用过埃伯哈德-费伯-蒙古人480(Eberhard Faber Mongol 480)铅笔(墨非常黑,笔尖不易断),不过他最爱黑翼(Blackwing)602铅笔:

我找到了一款新铅笔——目前为止最好用的笔。当然,它比普通的铅笔贵3倍,可它的笔芯又黑又软还不容易断。我想我会一直用这款铅笔。这款铅笔叫黑翼,写字时果真如同在纸上滑翔一般。

黑翼602铅笔

黑翼602铅笔由埃伯哈德·费伯于1934年推出。这款铅笔的笔芯之所以非常柔软,是因为石墨和黏土混合物中添加了蜡,那样写起字来“用力减半,速度加倍”——笔身上的标语就是这么写的。这款铅笔的金属包箍也比较特别,包的是扁方形的橡皮。普通铅笔上的金属包箍是圆柱形套管,固定在铅笔一端,一旦橡皮用完,就不能更换新的;而黑翼铅笔不一样,扁方形的金属包箍是一个金属夹,方形的橡皮用完了之后可以换新的。

黑翼铅笔不仅是斯坦贝克的最爱,与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合作的著名编曲人纳尔逊·里德尔(Nelson Riddle)也钟情于黑翼铅笔,昆西·琼斯(Quincy Jones)[7]工作时随身携带黑翼铅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在他最后一本小说《瞧这些小丑》(Look at the Harlequins)中也提到了这支铅笔(你轻柔地转动着一支黑翼铅笔,我爱抚着它的各个侧面),漫画家查克·琼斯(Chuck Jones)将其作品描述为“黑翼铅笔的绘画作品”。黑翼铅笔虽受众星追捧,但还是在1998年停产了。1994年,埃伯哈德·费伯的工厂被桑福德(Sanford)收购,同一时期,生产黑翼铅笔特用的那种笔芯及金属包箍的机器出了故障。公司还有大量金属包箍存货,可桑福德决定不再对机器进行维修。4年后,金属包箍用完了,黑翼铅笔也就彻底停产了。桑福德之所以不修好机器,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司每年的黑翼铅笔需求量只有1000支——数量太少,一小时就能生产出来了。而且,黑翼铅笔的价格颇高(是其他铅笔的两三倍),虽然对追捧它的名人来说不是问题,但还是严重降低了其市场吸引力——更何况,当时,大量像史泰博(Staples)、欧迪办公(Office Depot)这样的文具店取代了独立文具经销商。为了吸引顾客,它们大幅降低了文具的价格。

1998年停产后,埃伯哈德·费伯的黑翼602铅笔成了传奇。《波士顿环球报》《沙龙》《纽约报》都刊登了赞美黑翼铅笔的文章,作家肖恩·马隆(Sean Malone)去世前的3年一直在整理黑翼602的历史故事,更新博客“黑翼记录”。2005年,距黑翼停产已有7年,美国作曲家约瑟夫·桑德海姆(Joseph Sondheim)向采访者透露,他在黑翼铅笔停产前囤积了好几箱,一直没用完。桑德海姆说:“偶尔还会有人来信,问我:‘你知道在哪儿能买到黑翼铅笔吗?’”易贝网上的黑翼602铅笔已经卖到了30—40美元一支,但人们买它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使用。

2010年,加利福尼亚雪松制品公司的查尔斯·贝罗尔兹海默(Charles Berolzheimer)看到了黑翼的知名度。他了解到该商标刚刚过期,于是推出了帕洛米诺黑翼铅笔(Palomino Blackwing)——向埃伯哈德·费伯原创的黑翼铅笔致敬。外界很看好帕洛米诺黑翼铅笔,它的笔芯也很柔软,金属包箍亦呈扁方形,橡皮头同样可以替换。不过,还是有些原版黑翼铅笔的忠实拥趸者提出不满,认为新的黑翼铅笔连“用力减半,速度加倍”这句经典标语都没有。次年,帕洛米诺黑翼602铅笔上市,跟原来的黑翼602更为相似,笔杆也印上了那句标语。

尽管如此,也不是人人都对这一黑翼铅笔的续篇满怀热情。其中,最直接地批判帕洛米诺黑翼铅笔的人是肖恩·马隆,他也是“黑翼记录”博客的博主。马隆觉得,加利福尼亚雪松制品公司就像当年擅用查特文、海明威和鼹鼠皮笔记本故事的Modo & Modo出版公司一样,试图混淆视听,让人们以为他们的黑翼铅笔跟埃伯哈德·费伯的黑翼铅笔有关系。帕洛米诺网站将查克·琼斯、约翰·斯坦贝克、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列为黑翼铅笔爱好者,还声称黑翼铅笔“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世界上最好用的书写工具”。对加利福尼亚雪松制品公司的这些营销广告,马隆写了好几篇博客猛烈抨击,称其手段狡猾,“用那些名人打广告卖铅笔,十分荒唐,罔顾事实,扭曲黑翼602铅笔的真实历史”。这个教训很明确:千万别招惹铅笔控。

说来讽刺,易贝网上的埃伯哈德·费伯的原版黑翼602铅笔越来越稀有,价格也越来越高,爱好者花了很多钱把它买回家,可是他们一旦开始使用这些笔,就开始夺去他们心爱之物的生命。卷笔刀每转一下,铅笔的寿命就流逝一分。在《黑爵士》(Blackadder)第二季中,爱德蒙对伊丽莎白一世说:“夫人,没有了你,生命于我而言就像断了的铅笔那样,毫无用处。”有了卷笔刀,铅笔的生命才有了用处;可是,也正是因为卷笔刀,铅笔的生命才变得越来越短。我知道婚姻也是如此。

起初,就像用刀削羽毛笔的笔尖一样,人们是用刀来削铅笔的。不过,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生产专门的卷笔刀。1828年,法国利摩日地区的伯纳德·拉斯蒙(Bernard Lassimone)发明的卷笔刀获得专利。1837年,伦敦的罗伯特·库珀(Robert Cooper)和乔治·埃克斯坦(George Eckstein)开始售卖Styloxynon。这个产品“整齐坚固的双刀片成90度交叉嵌在小红木块中”,能把铅笔削得“像针一样尖”。19世纪中期,短柄卷笔刀使用得更广泛。比如1855年缅因州的华特·福斯特生产出来的那种卷笔刀。从此以后,卷笔刀的造型就没怎么变过。

作家十分关注铅笔,自然也关心怎样削铅笔最方便。看一个作家用了多少铅笔,就能大致推算他写了多少字,这比数页数好得多。海明威觉得“如果哪天用完了7支2号铅笔,那说明这天的产出不错”。他在巴黎时,随身携带笔记本、两支铅笔,还有一个卷笔刀(“折叠式小刀不划算”)。在他《流动的盛宴》(A Moveable Feast)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他坐在咖啡馆里,削着铅笔,“卷笔刀刨出成卷的刨花,落进饮料杯下面的托碟中”。我们很多人都很熟悉海明威用的那种简款卷笔刀。一手握住铅笔插进去,一手转动卷笔刀,刀片一点点削去木头,如同削苹果皮一般。不过,到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用体积较大的自动刨笔机。这种刨笔机一般被固定在墙面或桌面上,铅笔从凹槽中插进去并由卡齿固定住,摇动把手就可以转动内部的滚刀,削出来的刨花十分细碎,笔头木纹平整,笔尖尖锐。这种刨笔机就是尼科尔森·贝克(Nicholson Baker)在《巴黎评论》上热情介绍的那款:

自动刨笔机

上学的时候,最棒的文具就是刨笔机。一个小小的镀铬金属发明,完全由你掌控。转起来的时候,它发出隆隆的声响,像是人在清嗓子时发出的声音,我尤其喜欢它的名字——提康德罗加,简直就是个拟声词。毫无疑问,我会把笔削过头,然后铅笔又断掉了,所以我会在那儿站好一会儿,听它发出的声音,提康德罗加……罗加……罗加……

用自动刨笔机削铅笔比手持卷笔刀更快,不过它比不上电动刨笔机。20世纪初,人们创造出了电动刨笔机,最初它只供铅笔厂使用。不过,短短几十年里,电动刨笔机就走进了办公室和家里。与简单的自动刨笔机或手持卷笔刀相比,电动刨笔机的价格很高,目标受众是大量使用铅笔的消费者。约翰·斯坦贝克就很喜欢电动刨笔机:

电动刨笔机好像太贵了,不过,没有什么比电动刨笔机对我更有帮助的东西了。我也不知道我具体要用多少支铅笔,每天至少得60支。要是用卷笔刀削这么多铅笔的话,要耗费大量时间,我的手也会累坏的。用电动刨笔机,很快就能把一天要用的铅笔全部削好,之后就不用再削了。

“当我用正常的握笔方式握着笔,当笔头包橡皮的金属包箍能碰到我的手时,这支笔也就没法再用了。”斯坦贝克写道(废弃的笔头拿给他的孩子用)。铅笔越用越短,这个道理不用人说,不过纽约边缘青年办公室在1998年给附近学校的学生发铅笔时,肯定忘了这一点。他们发的铅笔上印着“不聪明的人才会吸毒(TOO COOL TO DO DRUGS)”,学生们很快就发现,铅笔用短之后,上面的字就变成了“聪明的人才会吸毒(COOL TO DO DRUGS)”,再短一点就成了“吸毒(DO DRUGS)”。一直没有人注意这一点,直到一个10岁的小孩指出这个问题。后来,铅笔公司调整了标语的印刷方向,这才解决问题,铅笔用短之后只剩下“聪明(TOO COOL)”二字。后来,这家公司的发言人说:“我们竟然没能早点发现这个问题,当时还挺尴尬的。”

一般而言,铅笔用短了不是什么问题。可能握起来不太舒服,但不会引诱学生去吸毒。一旦铅笔太短,用起来不舒服,大多数人就会换支新的——用短了的那支丢进手机旁边的罐子里,或者扔进抽屉里,跟线头或废电池放一起。不过,其实我们可以延长铅笔的使用寿命。铅笔延长器的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都包括一端开口的柄轴,以便套住铅笔头。用螺旋装置或是金属环固定铅笔位置,铅笔就可以继续使用,直到铅笔头完全用光。不过,过于华丽的铅笔延长器可能会让你看起来像《蝙蝠侠》(Batman)里的企鹅人,或是《101真狗》(101 Dalmatians)里的库伊拉·德·维尔(Cruella de Vil)。

铅笔延长器好像把书写工具又打回了远古时期——在木杆铅笔普及之前,人们用的是铅笔套、铅笔杆。那时候,当尖笔头变钝,人们把笔削尖再套回去。17世纪出现了一种内置弹簧的铅笔套,可以把铅芯往外推,人们把它视为原始的自动铅笔。1822年,伦敦土木工程师约翰·艾萨克·霍金斯(John Isaac Hawkins)和银匠桑普森·莫丹(Sampson Mordan)设计出一种所谓的自动铅笔并获得了专利。莫丹买断了霍金斯的专利,携手文具商加百列·里德尔(Gabriel Riddle)开始生产“永不变钝的铅笔”。因为不需要自己削铅笔,莫丹生产的铅笔比其他铅笔干净得多,很快就风靡起来。其他公司纷纷效仿推出了各自的自动铅笔,不过多数只是博人眼球而已,写起字来并不实用。

第一支真正意义上替代了传统木质铅笔的活动铅笔,是伊利诺伊州的查尔斯·基兰(Charles Keeran)发明的。他发明的永锋铅笔(Eversharp)于1915年获得了专利,相比同时期其他的铅笔,该产品有了极大的改良。笔管中可以放好多根铅芯,“够写25万字”。1917年,沃尔公司收购了永锋,几年内,铅笔的日产量就达到了3.5万支。永锋活动铅笔的历史常与同时期一个日本品牌出产的活动铅笔混淆,这个品牌由早川德治(Tokuji Hayakawa)创立。早川德治生产的“永尖铅笔(Ever-Ready Sharp Pencil)”最终简化为“尖笔”(Sharp Pencil)。虽然早川的公司后来转行做电子产品,可夏普(Sharp)这个品牌名还是能让人想起他早期的成就。日本的活动铅笔一直领先。2009年,三菱铅笔公司推出的Uniball Kura Toga铅笔带有棘齿装置,笔尖每与纸面接触一次,棘齿装置就会转动一次笔尖,确保笔尖不被磨钝。

看到这样的发明,也就不难理解传统的铅笔生产商为什么视活动铅笔为威胁了。不过,施德楼试图将活动铅笔与一部分传统木质铅笔相结合,于是在1901年推出施德楼·诺瑞斯(Staedtler Noris)系列铅笔。这种黄黑条纹交替的活动铅笔,至今仍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教室中,黄黑色的设计让这款活动铅笔看起来十分特别。既熟悉又陌生,就像又短又宽的宝马小舱(Mini Hatch)或是新式的双层巴士。将现代设计与传统相结合看似不怎么样,不过用黄黑条纹设计铅笔的并不只有施德楼·诺瑞斯一家。有一天,我在看游戏网站,突然发现任天堂公司出了一款黄黑条纹设计的尖笔,说明书背面写着:这是“模仿HB铅笔制造的新式尖笔”。这看起来有些诗意。铅笔源自古希腊、古罗马人用来在蜡版上写字的铁笔,而现在人们又开始用这个售价2.99英镑的小玩意儿。Suck UK公司推出的“素描尖笔”更强化了这种联系。这支木制铅笔中隐藏着一个小秘密:笔头的“橡皮”其实是一支内置的尖笔,可以在电子屏上书写。这种导电橡皮完全适用于苹果平板电脑、苹果手机及其他设备。

铅笔,尖笔,平板,现在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注释】

[1]中古英语:指的是约1150年至1500年使用的英语。

[2]坎伯兰:12世纪至1974年存在于英格兰西北部的一个郡,目前为坎布里亚郡的一部分,但坎伯兰作为文化地理名词仍然继续使用。

[3]全名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1898—1972),荷兰版画家。

[4]加·加·宾克斯:《星球大战》的剧中人物。他笨拙而善良,曾遭同胞驱逐。因此,他一生都在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却被掌权者利用。

[5]罗尔德·达尔:英国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

[6]约翰·斯坦贝克: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为《愤怒的葡萄》。

[7]以上3人皆为20世纪美国著名音乐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