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材料及制作方法:陶瓷釉料的选择与配方

基础材料及制作方法:陶瓷釉料的选择与配方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陶瓷釉料制造陶瓷的原料主要有黏土(高岭土)、燧石、长石。选择合适的基础釉配方可使不同颜色的色料发出其最佳的颜色。陶瓷制品的烧成是陶瓷坯体在950~1400℃的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陶瓷行业素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抗熔融物侵蚀的化学稳定性,即不受高温熔融物的侵蚀而导致结构破坏、色调改变。长石、石英、高岭土的混合物。

基础材料及制作方法:陶瓷釉料的选择与配方

(一)陶瓷釉料

制造陶瓷的原料主要有黏土高岭土)、燧石、长石。陶瓷制品的性质取决于原料的质量及黏土、石英、助溶剂(长石类物质)三者的比例,一般的组成中黏土占50%、石英类占25%、长石类占25%。

釉是指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均匀而薄的玻璃态物质,通常为0.2~0.4mm,具有玻璃所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釉的作用包括改善陶瓷坯体的表面性能,例如,可使陶瓷表面光滑;降低陶瓷表面的气孔率;增强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提高陶瓷制品表面的抗化学腐蚀性能。釉不单纯是硅酸盐,有时还含有硼酸盐或磷酸盐,其均匀程度与其制品的成分、烧成温度、烧成时间有关,可能含有气体包裹物、未起反应的石英结晶、新形成的矿物结晶。釉在煅烧过程中不会像玻璃一样流动,而是依附在陶瓷坯体的表面。在陶瓷装饰中为获得稳定呈色且颜色上佳的色调,除选择稳定质量的色料外,基础釉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基础釉配方可使不同颜色的色料发出其最佳的颜色。

(二)陶瓷色料

陶瓷色料亦称陶瓷着色剂,是由着色离子或质子团与其他氧化物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稳定晶体或固熔于稳定晶格结构的固熔体,是一种用于着色的矿物。以过渡金属、稀土金属或其他金属为发色元素,以某种特定的晶型为载色母体。例如,黑色由蓝色、棕色、绿色混合而成;红色由硫化钙和硒组成得到;黄色由氧化铅、氧化锑和硫化镉组成;蓝色是钴蓝;白色是钛白粉;玫瑰色和紫色是氧化锡。通过高温煅烧后,不同金属氧化物以特定的方式同陶瓷釉面或坯面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不同的颜色,因而不会出现褪色或者掉色现象。

呈色由陶瓷色料本身的性能与陶瓷色料和釉料的匹配度决定。陶瓷制品的烧成是陶瓷坯体在950~1400℃的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陶瓷行业素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如要使着色剂充分显示某种色相,必须从各方面进行控制。通常是将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着色元素制成颜料,颜料中各种添加剂(如母体矿物、矿化剂、熔剂等)的组成和结晶构造对其色彩具有特殊的影响。颜料的烧制温度、时间、火焰性质、坯釉的组成和颗粒细度及操作方法等对颜色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例如,铁在烧制时,二价铁离子使釉呈绿色或青色,二价铬离子使釉呈黄色或棕色;而三价铬离子使釉呈绿色,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可使釉呈粉红色。

因此,要求陶瓷色料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以及高温稳定性,即在陶瓷制品的生产温度或烧制温度下,不分解变色,不挥发。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抗熔融物侵蚀的化学稳定性,即不受高温熔融物的侵蚀而导致结构破坏、色调改变。

用于陶瓷色料的主要元素有能被电子填充的过渡元素、稀土元素和主族元素砷、锑、硒。按组成可分为氧化物型、复合氧化物型、硅酸盐型、硼酸盐型、磷酸盐型、铬酸盐型;按晶体结构可分为刚玉型(赤铁矿型)、金红石型、萤石型、尖晶石型、烧绿石型、石榴石型、榍石型、氧化锆型(斜锆石型)、锆英石型、方镁石型、橄榄石型、硅铍石型及红柱石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刚玉型、金红石型、尖晶石型以及榍石型;按用途可分为坯用色料、釉用色料、釉上彩料及釉下彩料;按色料呈色可分为黑色、灰色、黄色、棕色、绿色、蓝色及红色。

(三)辅助剂

1.釉下稀释剂和熔剂(www.xing528.com)

稀释剂为稀释釉下着色剂,并可在坯料上施釉时不损伤画面,使之固定在坯面混合使用的无色原料。典型的釉下熔剂由以下原料组成。

(1)釉烧陶瓷粉。

(2)长石、石英、高岭土的混合物。

(3)硼砂和石英的混合物,如硼砂54%、石英46%。

(4)含玻璃的混合物,如燧石玻璃53%、石英砂47%。

(5)氧化铅、硼砂、石英的混合物,如铅丹61%、硼砂8%、石英31%。

2.釉上熔剂

釉上装饰用的着色剂混有低温熔融的玻璃或熔剂,此混合物有时也称为熔剂。在烤花窑700~850℃温度下,熔剂熔入釉中以固定画面。用贴花、手绘、丝印方法装饰时,往往使用各种有机物胶黏剂,这些物质须在釉烤初期挥发掉或燃烧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