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除盐水制备技术的演变历程

除盐水制备技术的演变历程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代除盐水制备技术是“预处理—反渗透—电去离子”系统,简称EDI。第三种方式彻底去除了在超纯水制备中酸碱的使用,实现了全过程的绿色化,被誉为绿色的除盐方式。电去离子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超纯水制备技术,是纯水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进步。从脱盐水制备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膜分离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使水处理技术水平提高的关键。

除盐水制备技术的演变历程

除盐水含很少或不含矿物质。在水处理工艺的过滤、混凝、澄清、软化、除盐等各环节中,只有除盐处理获得的是“纯水”,是最难实现的水处理目标。所以,除盐工艺的水平被看作是水处理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几十年来,脱盐水制备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代除盐水制备技术是“预处理—阳床—阴床—混床”系统,这种传统的除盐方式是将水中的盐全部依靠离子交换的方式除去,需要大量酸碱溶液对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因此运行费用较高,并且再生产生的废水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未经过处理不能直接排放进入天然水体。

(2)第二代除盐水制备技术是“预处理—反渗透—混床”系统,又称混合离子交换技术(MB-DI)。这种除盐方式将水中的大部分盐类用反渗透方式除去。但混床中交换树脂的再生仍需要酸碱。因此此种方式只是一种在传统方式基础上改良的除盐方式,运行费用稍有降低,对环境也仍有污染。(www.xing528.com)

(3)第三代除盐水制备技术是“预处理—反渗透—电去离子”系统,简称EDI。第三种方式彻底去除了在超纯水制备中酸碱的使用,实现了全过程的绿色化,被誉为绿色的除盐方式。电去离子(EDI)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超纯水制备技术,是纯水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进步。

从脱盐水制备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膜分离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使水处理技术水平提高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