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习惯是,宁穷一年,不穷一节,即节日都要大吃一顿、美餐一顿。节日都有代表性的特定食品,如春节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等,而且在全国东西南北基本都一样。但唯独清明节,人们对吃不大在意,也没有统一的代表性的食品。
从这个意义说,清明食品开发潜力很大。
古代,清明节的含义是很广的,清明节人们的活动很丰富,除了祭祀,还有踏青、郊游、放风筝等活动,而且要吃许多食品。古时清明节,人们要吃麦糕、环饼、冷粥。
清明节时,江浙、上海一带的人们现在还吃一种叫“青团”的食品。所谓青团,就是用新鲜的艾草或者雀麦草汁和着糯米粉捣制,配以豆沙馅,糯韧绵软,吃起来甜而不腻,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在福建,清明时家家户户则要煮“乌稔饭”,它是将糯米用洗净煮熟的乌稔树叶水浸泡后蒸煮而成的,颜色乌黑却异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与江浙的青团有异曲同工之妙。广东人清明节餐桌上大多吃芥菜。温州人清明有专门的清明饼。潮汕人清明则吃一种薄饼。(www.xing528.com)
以上所说全是南方人清明的吃食,北方人清明吃的食品也很多,如新疆等地吃馓子;陕西人吃的“清明燕”实际上是一种面花;山西的晋南人清明要蒸大馍,中间夹核桃、红枣、豆子,称为“子福”,有点像今天的带馅点心,但不是烤制的,而是蒸制的;晋北地区则是用玉米面饼包着黑豆芽馅食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清明节要蒸“子推馍”,实际上也是清明燕,有纪念春秋时被晋文公烧死的介子推的寓意,蒸出来的馍和面花栩栩如生,犹如艺术珍品,既可以祭祀,也可以自己食用,或赠亲友。
但总体上看,清明节在吃上不太讲究,特别是北方人更是如此。河北、河南一带清明节几乎没有明显的食物,西北、东北也无代表性的食品,这与中国传统节日中,均有一种代表性的食品很不相符。
而如今国家又把“清明”作为法定假日,这就给开发“清明食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谁能开发出一种清明食品将有很大的市场。目前,上海和江浙已把青团作为清明食品,但是北方人不会做青团。古时有“麦糕”“环饼”,有兴趣的企业家、烘焙专家可以在这方面研究一下,开发出一些与清明节相适应的烘焙食品,既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又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