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析

水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析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令则式(2.5)得到:dx1/x1=/γ1(2.8)于是减小dx1/x1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减小dY/Y,即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增加Z,即增加其他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三是增加Z,即增加水资源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程度。由此可见,从理论上,水资源短缺情况一旦发生必然影响经济增长,即每减少一个单位的供水量,便会造成与之相应的等量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

水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析

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在内)的特点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构成及分布状况对其经济发展关系极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而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因此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下,自然资源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不同,劳动生产率也就不同。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丰富资源的利用要比贫瘠资源的利用更好。第二,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其质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效用,数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规模。第三,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一国自然资源的构成不同,会由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产业部门。第四,自然资源制约着生产力布局。从效率优先的原则出发,客观上要求根据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来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

但是,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只能提供经济发展的优越基础和可能性,并不能够提供实现性,只有把潜在的资源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切实地促进经济发展。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六点原则:一是立足基本自给与适当进口相结合;二是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三是开发与节约相结合;四是因地制宜原则;五是综合利用原则;六是开发的超前准备与后续开发相结合的原则[34]

1.水资源在经济总量中的作用

经济总量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指标,其中总产出量是与区域资源总量密切相关的,因而水资源必然会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根据经济生产是通过劳动使资源转化成为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所以,把经济的产出和投入关系用下面的函数式来表示:

Y=F(x1,x2,Λ,xn,K,L) (2.3)

式中:Y为最大产出量;Xi(i=1,2,…,n)为资源投入量;K为资本的投入;L为劳动的投入。按照柯比道格拉斯(Cobb Douglas)生产函数的形式转换,上式(2.1)可写为:

式中:A表示一定技术状况;α,β,γi表示资本、劳动、资源的产出弹性系数,反映他们对总产出的贡献程度,其中α是资本投入带来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β是劳动投入带来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γi则是第i种资源投入带来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存在三种情况:当时为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即如果所有投入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当时,为规模收益递减的生产,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当时,为规模收益固定的生产,既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如果对(2.2)式求全微分,则可推导出

上式表明,总产出的增长率是各投入要素增长率的加权之和,其中的权重即是产出弹性系数。假如x1为水资源投入,则γ1(dx1/x1)为水资源投入增长对总产出量增长的贡献。γ1视为水资源对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系数,它是一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函数,即是一定投入结构的结果[35]。因此,从理论上讲,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供水量所形成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应增加量既取决于供水的新增投入,而且还取决于相应的新增固定资产、新增中间投入以及新增劳务投入。

2.水资源短缺对经济总量的影响(www.xing528.com)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中期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取用量是逐渐上升的。在自然水资源总量较为固定(或水资源量较少),水资源人为调配又较少,且人口和经济活动又相当集中的地方就有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供水短缺现象,在整个经济系统和资源系统的耦合作用影响下,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必然反馈到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在一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下,各投入要素对总产出的投入产出关系是固定的,即假定规模效益不变,即式(2.3)中的x1,x2,Λ,xn,K,L存在特定的比例关系,因而它们是同步增长的,所以式(2.5)可以写成

ΔdY/Y=(α+β+γ1+Λ+γn)(dx1/x1)=dx1/x1 (2.6)

当水资源发生短缺时,dx1/x1达不到预期要求量,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那么经济增长就会受到阻碍或停滞。由此可见,水资源短缺带来的经济损失量为:

ΔdY/Y=Δdxi/xi=dx1/x1=dx'1/x'1 (2.7)

式中dx1/x1为经济增长目标要求的水资源投入增长率,dx'1/x'1为实际增长率。令则式(2.5)得到:

dx1/x1=(dY/Y-Z)/γ1 (2.8)

于是减小dx1/x1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减小dY/Y,即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增加Z,即增加其他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三是增加Z,即增加水资源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程度。要想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同时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就只有采取后两种方法。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Z的增加;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其他节水措施来实现γ1的供给,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由此可见,从理论上,水资源短缺情况一旦发生必然影响经济增长,即每减少一个单位的供水量,便会造成与之相应的等量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但在实际生产经验的积累下,经济发展对缺水又有一定的耐受性:当缺水程度小于5%时,经济的感应并不十分灵敏;当缺水程度达到10%左右时,经济法发展开始受到影响;而如果缺水程度进一步加剧时,经济发展则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水资源的稀缺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资源——工业、生活和生态取用水量的多少,而用于生产、生活的单位工业、生活和生态取用水量所创造的产值又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水资源的短缺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