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我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051—2010)没有对通信局(站)的接地电阻提出要求(已废止的YD/T 1051—2000中列有暂定各类通信局站的接地电阻值)。通信局(站)的接地电阻或地网面积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的要求。
在YD 5098—2005中没有对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电阻提出明确要求,但按照该标准设计的联合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基本上已经是该局可以获得的最低接地电阻。这个标准对综合通信楼不提出地网接地电阻值要求,而是以实际最大有效地网面积来代替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其主要理由如下。
(1)从目前通信局(站)地网的检测情况看,绝大多数综合楼的接地电阻值都小于原规定的 1 Ω。
(2)由于城市环境所限,很多局(站)无法严格按照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因此测得的接地电阻值偏差较大。
(3)原标准交换设备允许的接地电阻值是沿用苏联的标准。根据资料介绍,苏联对交换设备接地电阻值的规定是按照局间中继线的要求计算出来的,计算中又有很多未定因素和人为取值。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模拟技术的交换系统已经被数字交换系统代替,原有局间金属实线连接已经被光缆连接代替,因此由接地电阻大小引起的问题已经不突出了。
(4)早在1972年,原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TTT(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前身)的接地手册中,已经对多国交换局的允许接地电阻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当时统计的8个西方国家接地电阻允许值为0.5~10 Ω。
在YD 5098—2005中对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电阻要求,由原来的5 Ω放宽到10 Ω;对少数大地电阻率很高(大于700 Ω·m)的基站不限制工频接地电阻值,而要求地网的等效半径达到雷电最大有效冲击半径(20 m),并在地网4角敷设20~30 m的辐射形水平接地体,同时提高电源第一级过电压保护和设备端口的保护水平。这样规定的主要理由如下。(www.xing528.com)
① 随着移动通信服务区不断向边远地区及山区延伸,基站所处地理环境越来越恶劣。山区基站的土质较差,很多是碎石土壤、风化岩或花岗岩石,有些地方表面土壤仅十几至几十厘米厚,甚至是光秃秃的岩石,土壤电阻率很高,在这种条件下要使基站地网接地电阻小极为困难。
② 防雷确需良好接地,但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并非接地电阻越小,遭雷害的概率就越小。基站雷害同接地电阻值并不是必然对应的关系。目前基站设备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机房等电位连接不好和没有适当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措施。
③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和广东移动通信公司合作,曾采用“优化地网面积”“机房均压等电位连接”和“有效过电压保护”的综合防雷方案,对约300个雷害频繁的移动通信基站(大部分是山顶站)进行了试点改造,经过两年以上的实际运行,防雷效果良好,所有完成改造的基站均未出现新的雷害故障。实践证明,YD 5098—2005中的规定完全可以满足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
对微波站的接地电阻要求与移动通信基站基本相同。
小型有线通信局(站)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宜大于10 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