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联合接地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联合接地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地引入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必须采用焊接。

联合接地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联合接地就是按均压、等电位原理,使通信局(站)内各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共用地网,并使电气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逻辑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等共用一组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

联合接地系统由接地网、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钢筋 (包括接地汇流排)和接地线组成。

设备接地的路径:设备中的接地端→接地线→接地汇集线(包括接地汇流排)→接地引入线→接地网大地。接地连接线不得使用铝材

通信局(站)采用联合接地,把建筑物钢筋结构组成一个笼式均压体,同时实施等电位连接,从而较好地保障了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对通信设备起到了一定的屏蔽作用。

1.接地网

1)接地网的定义

为达到与地连接的目的,一根或一组与土壤(大地)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土壤(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导体,称为接地体。接地网由一组或多组接地体在地下相互连通构成,为电气电子设备或金属结构提供基准电位和对地泄放电流的通道。接地网简称地网。

2)机房接地网

通信局(站)应围绕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埋设环形接地体(包括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将环形接地体与建筑物基础地网多点焊接连通,从而构成机房接地网。

3)对接地体的要求

接地体埋深宜不小于0.7 m(接地体上端距地面的距离)。在严寒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在土壤较薄的石山或碎石多岩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接地体埋没深度,在雨水冲刷下接地体不应暴露于地表。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5 m(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埋设地网的土质及地理情况决定垂直接地体的长度)的镀锌钢材、铜材、铜包钢或其他新型接地体。通常采用长度为2.5 m的不小于50 mm×50 mm×5 mm的热镀锌角钠,或直径不小于50 mm、壁厚不小于9.5 mm的热镀锌钢管。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宜不小于其长度的2倍,当敷设地方受到限制时,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一般不小于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当接地体的间距太小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受到排挤,反而影响接地效果)。垂直接地体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地网大小、地理环境情况来确定。地网四角的连接处应埋设垂直接地体。

水平接地体应采用热镀锌扁钢(或铜材)。

接地体之间的所有连接必须使用焊接。焊点均应做防腐处理(浇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一般采用在焊点处涂抹沥青的方法防腐。为了便于焊接,水平接地体扁钢的宽边应与地面垂直,垂直接地体角钢的侧面应与扁钢平行。接地体搭接处的焊接长度,扁钢应为其宽边的2倍(三面焊接);采用圆钢时应为其直径的10倍(双面焊接)。

接地体应避开污水排放口和土壤腐蚀性强的区段。难以避开时,其接地体截面应适当增大,镀层不宜小于86 μm;也可选用混凝土包封电极或其他新型材料

建筑物周围设置的环形接地体应与建筑物基础地网每隔5~10 m相互做一次连接。

地网宜在不同方向上至少设两个测试点,并有明显的测试点标志,以便测量接地电阻

2.接地引入线

接地网与接地总汇集线(或总汇流排)之间相连的导电体称为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的长度不宜超过30 m,材料宜采用40 mm×4 mm或50 mm×5 mm的热镀锌扁钢。(www.xing528.com)

接地引入线不宜从铁塔塔脚附近引入,不宜与暖气管同沟布放。

接地引入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必须采用焊接。接地引入线在地下应作三层防腐处理:先涂沥青,然后绕一层麻布,再涂沥青;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和绝缘防腐的措施。

3.接地汇集线

接地汇集线是指作为接地导体的条状铜排(或热镀锌扁钢等),在通信局(站)内通常作为接地系统的主干(母线),可以敷设成环形或线形。不同金属的连接点应防止电化学腐蚀

接地汇集线的截面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和材料的机械强度来确定,一般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160 mm2的铜排,高层建筑物的垂直接地主干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300 mm2的铜排。

接地汇流排是接地汇集线的一种形态,它与接地母线相连,作为各类接地线连接端子矩形铺排。

4.接地线

各类设备的接地端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汇流排)之间的连接导线,称为接地线。对通信局(站)的接地线有以下要求。

(1)接地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导线布放(不准使用裸导线布放),线芯的截面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和机械强度选择。

(2)一般设备(或机架)的保护接地线应使用截面面积不小于16 mm2的多股铜线。当相线截面面积S大于35 mm2时,保护地线截面面积应不小于S/2。环境监控系统等小型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 mm2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本机架的汇流排,然后用16 mm2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接地汇集线或接地汇流排。

(3)开关电源系统的直流工作接地线,应根据系统容量采用70~95 mm2的多股铜导线,单独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汇流排上引入。

(4)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5)接地线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切断,严禁盘绕。

(6)多股接地线与接地汇集线及设备连接时,必须加装接线端子(铜鼻),接线端子尺寸应与线径相吻合,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汇集线(或汇流排)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并加装平垫片和弹簧垫片,其接触部分应平整、紧固,无锈蚀、氧化,不同材料连接时应涂凡士林黄油防锈。

(7)一般接地线宜采用外护套为黄绿相间的电缆,大截面面积电缆应保证接地线与汇集线(或汇流排)的连接处有清晰的标识牌。

(8)光缆的金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层应在分线盒或光纤配线架内可靠连通,并与机架绝缘后使用截面面积不小于16 mm2的多股铜线,引到本机房内第一级接地汇流排(或汇集线)上。

(9)室内的走线架及各类金属构件必须接地,各段走线架之间必须电气连通。走线架的接地线宜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35 mm2的铜导线;走线架(或金属槽道)连接处两端宜用16~35 mm2铜导线做可靠连接,连接线宜短直,连接处要去除绝缘层。

(10)当机房设有防静电地板时,应在地板下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的环形接地线,作为地板金属支架的接地引线排,其材料为铜导线,截面面积应不小于50 mm2;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出不少于2根截面面积为50~70 mm2的铜质接地线,与引线排的南、北或东、西侧连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