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宝石矿床可以分为岩浆型、伟晶岩型、变质型和砂矿几种类型。
1.岩浆型
主要是产于碱性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中的红、蓝宝石。刚玉在地壳深部结晶,然后被玄武岩浆喷发带到地表。世界各地蓝宝石大多是这种成因,如我国产的蓝宝石(包括山东、海南、福建等地的矿床或矿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其产量占世界蓝宝石产量的50%以上)的蓝宝石。有些产地还兼产红宝石,秦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以及我国海南等。
美国蒙大拿州约戈谷蓝宝石矿床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碱性-基性型矿床。此地蓝宝石晶体表面往往有一层细粒镁铁尖晶石,表明刚玉是在岩浆结晶早期从岩浆中析出,随岩浆迅速上涌,Al2O3与镁、铁一起形成尖晶石浮生于刚玉上。
澳大利亚哈茨山红宝石矿床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斜长杂岩体中的岩浆-变质过渡型矿床。在地壳深部形成的红宝石被斜长岩带到浅部呈斑晶或巨晶分散于岩体中,岩体侵入就位后褶皱、变形,矿物再结晶时红宝石也再结晶、长大,从而形成颜色极好的板状晶体。
2.伟晶岩型
坦桑尼亚翁巴塔尔红、蓝宝石矿床是典型的伟晶岩型矿床。刚玉产在奥长伟晶岩中,以橙红色者著名,还有天蓝—绿、天蓝—灰、褐黄、褐色者。
3.变质岩型(www.xing528.com)
可进一步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蚀变型。这种成因类型在刚玉宝石矿床中曾是最重要的,产量最大,现在产量已退居岩浆型之后了。
(1)区域变质型。最著名的缅甸抹谷红(蓝)宝石矿床即属这种成因类型。宝石产于邻近花岗岩的大理岩中。过去曾被认为是矽卡岩型矿床,后来研究表明,红、蓝宝石是随着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时,由石灰岩中的Al2O3富集结晶而成,与后来的花岗质岩浆活动无成因联系。抹谷自古以产出鸽血红红宝石著称,20世纪30年代又以星光蓝、红宝石闻名,晶体一般呈1~10 mm长的短柱,有时长可达5cm。同此类型的还有阿富汗哲格达列克红宝石矿床;类似此类型的有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的红宝石矿床及巴基斯坦米萨红宝石矿床。斯里兰卡、美国及我国新疆还有产于片麻岩、片岩中的区域变质型红、蓝宝石矿床。我国新疆阿克陶县的红、蓝宝石分布在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或变粒岩中,刚玉被包裹于矽线石等富铝贫硅矿物中,颜色以紫蓝色、灰色为主,少数呈淡紫、紫红等色。
(2)接触交代型。斯里兰卡康迪山等蓝宝石矿床属此类型。矿体位于正长岩与大理岩的内接触带,即正长岩体中。晶体为双锥、桶、柱状,颜色为蓝色、天蓝、绿色等(无黑色、褐色者)。此类型矿床是世界上优质蓝宝石及彩色蓝宝石(包括帕德玛蓝宝石)的主要产区。
著名的克什米尔蓝宝石矿也属此类型。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与白云岩化灰岩的内接触带(蓝宝石产于伟晶岩的长石中)或双交代的阳起石-透闪石带或伟晶岩与云母片麻岩接触带。刚玉被认为是气成热液与伟晶岩等反应时,交代长石而形成。晶体长达几厘米,色呈天蓝、蓝、紫、绿、橙、黄等。其中蓝中略带紫的“矢车菊”蓝宝石最负盛名,是克什米尔蓝宝石的代表。某些晶体核部无色,仅在靠近晶体表面才呈蓝色。
(3)热液蚀变型。坦桑尼亚坦噶城和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红、蓝宝石矿床属此类型。矿床产于蚀变超基性岩体内。刚玉形成在云母片岩斜长石组成的岩脉中,为热液蚀变产物。类似的还有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刚玉山”等刚玉岩脉和非洲南非等国以及印度和我国青海、安徽的红、蓝宝石矿床,刚玉产于蚀变超基性岩体或其边缘接触带上。我国青海红、蓝宝石产于刚玉云母斜长岩扁豆体中,多为深玫瑰红色,有时呈蓝色,或晶体内部为蓝色,外部为红色,半透明;安徽红、蓝宝石则产于黑云斜长岩脉或扁豆体中,晶体为浅紫—玫瑰红色。
(4)砂矿。由于刚玉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因而常常富集于砂矿中。砂矿是优质红、蓝宝石的主要来源,经济价值比原生矿重要得多(质量高且开采成本低)。上述各种成因类型原生矿都有相应的次生砂矿。砂矿有残积、坡积和冲积等类型。
迄今,进入国际市场的红、蓝宝石主要来自以下国家和地区:缅甸、泰国、柬埔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马达加斯加、纳米比亚(不透明的红宝石)、哥伦比亚(蓝宝石和紫罗兰色蓝宝石)、日本(透明晶体)、苏格兰(蓝宝石)、坦桑尼亚(红宝石和装饰石)、津巴布韦(各色蓝宝石和黑色星光蓝宝石)、马拉维(蓝宝石)、肯尼亚(带粉色红宝石)、阿富汗、莫桑比克(红宝石)、卢旺达(红宝石)、印度(红宝石、星光红宝石)、巴西(蓝宝石)、越南和中国山东(蓝宝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