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电施工中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火电施工中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3附《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修订说明 …………………………………183第一章 总 则1.0.1 为了统一火电工程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的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内容、标准、检测方法和器具,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适应当前推行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根据签订承包合同、实行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创优工程活动及进行工程监理、质量监督的需要,特修订《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火电施工中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998年版

目 次

第一章 总则 ……………………………59

第二章 工程质量验评范围 ……………60

第三章 热控盘(台、箱、柜)安装…71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71

第二节 盘(台、箱、柜)安装 ………72

第三节 盘上照明设备安装 ……………73

第四章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74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74

第二节 测温元件安装 …………………74

第三节 压力取源装置安装 ……………77

第四节 流量检出元件和检测仪表安装 …………………………78

第五节 物位检出元件和检测仪表安装 …………………………84

第六节 分析取样装置安装 ……………87

第七节 机械传感器安装 ……………88

第八节 物料称重传感器安装 …………90

第九节 火焰监视检出元件安装 ………91

第五章 测量仪表及系统安装 …………92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92

第二节 压力指示仪表安装 ……………92

第三节 差压指示仪表安装 ……………93

第四节 变送器安装 ……………………94

第五节 成分分析仪表安装 ……………95

第六节 显示仪表安装 …………………97

第七节 计算机监视系统安装 …………99

第六章 控制仪表及系统安装 …………99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99

第二节 开关量仪表安装 ………………99

第三节 气动基地式仪表安装 …………102

第四节 DDZ-S系列仪表安装 …………102

第五节 可编程调节器安装 ……………103

第六节 顺序控制系统安装 ……………103

第七节 分散控制系统安装 ……………105

第八节 执行器及执行机构安装 ………105

第七章 电气线路安装 …………………109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09

第二节 电缆桥(支)架安装 …………109

第三节 电缆敷设 ……………………110

第四节 电缆头制作安装及接线 ………111

第五节 线槽、电线管安装及导线敷设 …………………………111

第六节 接地装置安装 ………………113

第七节 热控回路校线及试动作 ………113

第八章 仪表管路安装 …………………117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17

第二节 管路敷设 ……………………117

第三节 表用阀门及排污、隔离容器安装 …………………………118

第九章 辅助装置安装 …………………120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20

第二节 变压器稳压器及供电装置安装 …………………………120

第三节 温度、风压切换开关安装 ……120

第四节 电气设备安装 ………………121

第十章 配件制作及安装 ………………123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23

第二节 热控箱制作 …………………123

第三节 支、吊架制作及安装 …………124

第四节 盘(台、箱、柜)及设备底座制作和安装 …………………125

第五节 取源装置及附件制作 …………126

第十一章 防护 …………………………127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27

第二节 防爆 …………………………127

第三节 防冻 …………………………128

第四节 防腐 …………………………129

第十二章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调校 …………………………13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30

第二节 验评检验数量 ………………130

第三节 仪表调校的通用检验指标 ……130

第四节 测温元件调校 ………………131

第五节 就地安装指示仪表调校 ………133

第六节 传感器和变送器调校 …………133

第七节 就地流量测量仪表检定 ………135

第八节 物位测量仪表调校 ……………138

第九节 成分分析仪表调校 ……………140

第十节 机械量测量仪表调校 …………144

第十一节 物料称重装置调校 …………147

第十二节 盘装显示仪表调校 …………150

第十三节 其他仪表调校 ……………153

第十四节 开关量仪表调校 ……………154

第十五节 热工信号装置调校 …………156

第十六节 执行机构及其附件调校 ……157

第十七节 热控辅助装置检验 …………160

第十三章 热工测量和信号回路调试 …………………………16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62

第二节 验评检验数量 ………………163

第三节 回路调试的通用检验指标 ……163

第四节 热控电源回路调试 ……………163

第五节 温度、压力、差压测量回路调试 …………………………164

第六节 就地流量测量回路调试 ………165

第七节 物位测量回路调试 ……………167

第八节 成分分析测量回路调试 ………169

第九节 机械量测量回路调试 …………173

第十节 物料称重装置测量回路调试…175

第十一节 其他监视回路调试 …………177

第十二节 热工信号回路调试 …………178

附表1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79

附表2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79

附表3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80

附录一 垫片材质的选用 ………………180

附录二 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181

附录三 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 ……………………………181

附录四 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 ………182

附录五 计算机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 ………………182

附录六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 ……183

附《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修订说明 …………………………………183

第一章 总 则

1.0.1 为了统一火电工程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的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内容、标准、检测方法和器具,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适应当前推行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根据签订承包合同、实行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创优工程活动及进行工程监理、质量监督的需要,特修订《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以下简称《验标》热控篇)。

1.0.2 本篇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为600MW及以下国产机组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包括单体调试,下同)的质量检验及评定。对国外进口机组的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应执行设备进口《订货技术合同》或制造厂的规定。如无明确规定,则应执行本篇。

1.0.3 火电工程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安装,都应按本篇(或进口《订货技术合同》)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并及时办理检验及评定签证。对本篇(或进口《订货技术合同》)中空缺的个别工程项目(设备)和不完善的检验指标,建设单位应根据SDJ279—1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和国家及部颁的其他有关规范、规程、设备制造厂资料和工程设计要求,制定补充规定,同施工单位协商一致后,同时作为该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的依据,并报主管上级备案。

1.0.4 本标准是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质量检验及评定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顺序逐级进行。

1.0.5 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及评定,该工程必须施工完毕,由施工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并提出自检记录,然后再根据本篇“质量验评范围”的规定,由质检科联合建设单位代表进行质量检验及评定,工程质监站负责监督。

1.0.6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分项工程中检验指标的质量,均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评为“合格”或“优良”的标准是:

一、检验指标

1.合格:实际检验结果符合该指标“质量标准”栏规定的“合格”标准。

2.优良:实际检验结果符合该指标“质量标准”栏规定的“优良”标准(如该检验指标的“质量标准”栏未进行分级者,安装部分达到标准规定即为“优良”,调校、调试部分按该章第一节规定)。

二、分项工程

1.合格:该分项工程中的“主要”检验指标,必须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栏规定的“合格”要求,且有90%及以上的“一般”检验指标,符合“质量标准”栏规定的“合格”要求,其余的“一般”检验指标,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栏规定的“合格”要求。

2.优良:该分项工程中的“主要”检验指标必须全部达到“质量标准”栏规定的“优良”要求,且有90%及以上的“一般”检验指标,达到“质量标准”栏规定的“优良”要求。

三、分部工程

1.合格:该分部工程中的所有分项工程均达到“合格”标准。

2.优良:该分部工程中的“主要”分项工程,必须全部达到“优良”标准,且有90%及以上的“一般”分项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四、单位工程

1.合格:该单位工程中所有分部工程均达到“合格”标准,且分部试运基本正常、各项试验合格、技术资料及质量记录齐全。

2.优良:该单位工程中的“主要”分部工程,必须全部达到“优良”标准,有90%及以上的“一般”分部工程达到“优良”标准,且分部试运正常,各项试验合格,技术资料及质量记录齐全。

1.0.7 检验(包括自检)及评定工程质量,必须按本篇(或进口《订货技术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器具,进行实际查对、测量,然后再根据检验结果评定(监督复核)质量等级。

1.0.8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操作人员、施工班组和工地(队)必须100%进行检查;质检部门、建设单位及工程质监站,可根据“验评检验数量”(安装部分按各章第一节、调试部分按各章第二节)的规定进行抽查。

1.0.9 工程质量的评定结果,以本篇第二章“质量验评范围”规定的该项目最右边“√”这栏的验评(或监督复核)意见为主,并以验评签证为准。但上一级的质量检验(监督)人员有权进行抽查和复评。

1.0.10 在分项工程中,相关专业工种和工序的质量检验及评定,“焊接”、“热处理”工序,按本《验标》焊接篇的规定执行;“保温”、“油漆”工序,按本《验标》锅炉篇的规定执行;零部件加工配制按本《验标》加工配制篇的规定执行。

1.0.11 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质量如存在问题,应由设计和设备制造单位负责。当施工单位在现场确实已尽最大努力进行消除,但施工质量仍无法达到本标准时,经建设单位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质监站等有关方面,共同书面确认后,该项目可不参加评定质量等级。

1.0.12 本篇第二章所列的施工项目,仅作为对热控安装、调试专业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的规定,不作为各施工单位(或工地)分工的依据。

第二章 工程质量验评范围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 1 在进行工程质量验评范围划分时,对本章所列项目,可按具体工程实际情况取舍或增加。
2 在“供水泵房热控安装”单位工程中,可按实际的水泵房名称划分分部工程。
3 在“全厂公用系统热控安装工程”中,对工程量较大的分项工程,可参照本章“锅炉热控安装”或“汽轮发电机组热控安装”中相应“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划分“分段工程”。
4 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按本章规定的该项目划“√”的单位(组织)代表联合进行质量评定,工程质监站负责监督。

第三章 热控盘(台、箱、柜)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3.1.1 成排安装的热控盘(台、箱、柜)按100%检验。

3.1.2 单独安装的热控盘(台、箱、柜)按30%抽检。

3.1.3 保温箱、保护箱(板)按20%抽检。

第二节 盘(台、箱、柜)安装

3.2.1 成排盘(台、箱、柜)安装。

热控3.2.1表

3.2.2 单个盘(台、箱、柜)安装。

热控3.2.2表

续表

3.2.3 保温箱、保护箱(板)安装。

热控3.2.3表

第三节 盘上照明设备安装

3.3.1 热控盘(箱、柜)的照明设备安装。

热控3.3.1表

第四章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4.1.1 对高温、高压、负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均按100%检验。

4.1.2 对中低压、常温等无害介质的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根据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的种类,分别按30%抽检。

第二节 测温元件安装

4.2.1 汽、水、油管测温元件安装。

热控4.2.1表

注 D—被测管道外径。

4.2.2 烟、风、煤粉管道及设备测温元件安装。

热控4.2.2表

注 D—被测管道外径。

4.2.3 测量金属壁温无固定装置的铠装热电偶安装。

热控4.2.3表

4.2.4 测量金属壁温带可动卡套装置的铠装热电偶安装。

热控4.2.4表

4.2.5 测量金属壁温的专用热电阻安装。

热控4.2.5表

续表

注 d—热电阻外径。

第三节 压力取源装置安装

4.3.1 汽、水、油管路压力取源装置安装。

热控4.3.1表

注 D—被测管道外径。

4.3.2 烟、风、煤粉管道压力取源装置安装。

热控4.3.2表

续表

注 D—被测管道外径。

4.3.3 风压防堵装置安装。

热控4.3.3表

注 D—被测管道外径。

第四节 流量检出元件和检测仪表安装

4.4.1 喷嘴及标准孔板安装。

热控4.4.1表

续表

4.4.2 组合式长径喷嘴安装。

热控4.4.2表

4.4.3 均速管流量计安装。

热控4.4.3表

4.4.4 翼形测速管安装。

热控4.4.4表

续表

注 D—管道当量直径。

4.4.5 转子流量计安装。

热控4.4.5表

注 D—管道当量直径。

4.4.6 椭圆齿轮流量计安装。

热控4.4.6表

4.4.7 靶式流量计安装。

热控4.4.7表

4.4.8 涡轮流量计安装。

热控4.4.8表

4.4.9 旋涡(涡街)流量计安装。

热控4.4.9表

续表

4.4.10 电磁流量计安装。

热控4.4.10表

4.4.11 超声波流量计安装。

热控4.4.11表

注 D—管道外径。

第五节 物位检出元件和检测仪表安装

4.5.1 差压式液体测量取源装置安装。

热控4.5.1表

4.5.2 电接点水位计安装。

热控4.5.2表

续表

4.5.3 浮球液面计安装。

热控4.5.3表

4.5.4 浮筒液面计安装。

热控4.5.4表

续表

4.5.5 电容式物位计安装。

热控4.5.5表

4.5.6 超声波物位计安装。

热控4.5.6表

续表

4.5.7 放射性物位计安装。

热控4.5.7表

第六节 分析取样装置安装

4.6.1 氧化锆氧量分析取样安装。

热控4.6.1表

4.6.2 汽水分析取样装置安装。

热控4.6.2表

注 D—被测道管道外径。

4.6.3 气体分析取样装置安装。

热控4.6.3表

第七节 机械量传感器安装

4.7.1 电感式位移测量装置安装。

热控4.7.1表

4.7.2 电磁式振动测量装置安装。

热控4.7.2表

4.7.3 电涡流式测量装置安装。

热控4.7.3表

4.7.4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安装。

热控4.7.4表

续表

4.7.5 行程指示器测量装置安装。

热控4.7.5表

第八节 物料称重传感器安装

4.8.1 电子皮带秤安装。

热控4.8.1表

4.8.2 轨道衡安装。

热控4.8.2表

第九节 火焰监视检出元件安装

4.9.1 炉膛火焰电视安装。

热控4.9.1表

4.9.2 火焰检测监视探头安装。

热控4.9.2表

续表

第五章 测量仪表及系统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5.1.1 高温、高压、负压、水位、流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重要仪表及设备按100%检验。

5.1.2 一般参数的仪表,根据系统和用途分别按30%抽检。

第二节 压力指示仪表安装

5.2.1 就地指示压力表安装。

热控5.2.1表

5.2.2 带信号接点指示压力表及压力继电器安装。

热控5.2.2表

第三节 差压指示仪表安装

5.3.1 就地差压指示仪表安装。

热控5.3.1表

续表

5.3.2 带信号接点差压指示表安装。

热控5.3.2表

第四节 变送器安装

5.4.1 变送器安装。

热控5.4.1表

续表

第五节 成分分析仪表安装

5.5.1 气体分析仪表安装。

热控5.5.1表

5.5.2 汽水分析仪表安装。

热控5.5.2表

5.5.3 汽水分析站安装。

热控5.5.3表

第六节 显示仪表安装

5.6.1 动圈式显示仪表安装。

热控5.6.1表

5.6.2 数字显示仪表安装。

热控5.6.2表

5.6.3 记录仪表安装。

热控5.6.3表

5.6.4 巡测仪表安装。

热控5.6.4表

5.6.5 闪光信号报警器安装。

热控5.6.5表

第七节 计算机监视系统安装

5.7.1 计算机监视系统安装。

热控5.7.1表

第六章 控制仪表及系统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6.1.1 对高温、高压、负压、水位、流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重要控制仪表,按100%检验。

6.1.2 对中、低压、常温等无害介质的控制仪表及设备,根据系统和用途分别按30%检验。

第二节 开关量仪表安装

6.2.1 温度开关安装。

热控6.2.1表

续表

6.2.2 压力、差压开关安装。

热控6.2.2表

6.2.3 流量开关安装。

热控6.2.3表

6.2.4 物位开关安装。

热控6.2.4表

6.2.5 行程开关安装。

热控6.2.5表

续表

第三节 气动基地式仪表安装

6.3.1 气动基地式仪表安装。

热控6.3.1表

第四节 DDZ-S系列仪表安装

6.4.1 DDZ-S系列仪表安装。

热控6.4.1表

续表

第五节 可编程调节器安装

6.5.1 可编程调节器安装。

热控6.5.1表

第六节 顺序控制系统安装

6.6.1 继电器顺序控制系统安装。

热控6.6.1表

6.6.2 半导体逻辑顺序控制系统安装。

热控6.6.2表

6.6.3 机械转鼓式步进器控制系统安装。

热控6.6.3表

6.6.4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安装。

热控6.6.4表

第七节 分散控制系统安装

6.7.1 分散控制系统安装。

热控6.7.1表

第八节 执行器及执行机构安装

6.8.1 电动执行机构安装。

热控6.8.1表

续表

6.8.2 气动执行机构安装。

热控6.8.2表

6.8.3 电动阀门的电动装置安装。

热控6.8.3表

6.8.4 电动拉杆安装。

热控6.8.4表

6.8.5 电磁阀安装。

热控6.8.5表

6.8.6 振动给煤机控制系统安装。

热控6.8.6表

6.8.7 滑差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安装。

热控6.8.7表

6.8.8 气动调节阀控制系统安装。

热控6.8.8表

第七章 电气线路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7.1.1 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安装的电气线路,根据系统或回路分别按100%检验。

7.1.2 在非爆炸和非火灾危险场所安装的电气线路,根据系统或回路分别按30%抽检。

第二节 电缆桥 (支)架安装

7.2.1 电缆桥架安装。

热控7.2.1表

7.2.2 零星电缆支架安装。

热控7.2.2表

第三节 电缆敷设

7.3.1 电缆敷设。

热控7.3.1表

注 φ—电缆直径。

第四节 电缆头制作安装及接线

7.4.1 电缆头制作安装及接线。

热控7.4.1表

第五节 线槽、电线管安装及导线敷设

7.5.1 线槽安装。

热控7.5.1表

7.5.2 电线管、电缆保护管、金属软管安装。

热控7.5.2表

注 D—电线管(或电缆)保护管外径;
φ—导线束(或电缆)外径。

7.5.3 补偿导线及导线敷设。

热控7.5.3表

第六节 接地装置安装

7.6.1 专用接地装置安装。

热控7.6.1表

7.6.2 保护、屏蔽、信号接地线安装。

热控7.6.2表

第七节 热控回路校线及试动作

7.7.1 热控回路校线。

热控7.7.1表

7.7.2 电动执行机构回路试动作。

热控7.7.2表

7.7.3 气动执行机构回路试动作。

热控7.7.3表

续表

7.7.4 气动薄膜阀回路试动作。

热控7.7.4表

7.7.5 电动门回路试动作。

热控7.7.5表

7.7.6 选线回路试动作。

热控7.7.6表

7.7.7 振动给煤机回路试动作。

热控7.7.7表

7.7.8 滑差电机调速装置回路试动作。

热控7.7.8表

第八章 仪表管路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8.1.1 对高温、高压、负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和重要工艺参数的仪表管路,计量、安全、联动、报警的仪表管路,仪表盘(台、箱、柜)内的配管,均按100%检验。

8.1.2 对无害介质和一般工艺参数的仪表管路,分系统按30%柚验。

第二节 管 路 敷 设

8.2.1 管路敷设。

热控8.2.1表

续表

注 D—管子外径。

8.2.2 盘内及变送器配管。

热控8.2.2表

第三节 表用阀门及排污、隔离容器安装

8.3.1 截止阀、电磁阀、减压阀安装。

热控8.3.1表

8.3.2 排污容器安装。

热控8.3.2表

8.3.3 隔离容器安装。

热控8.3.3表

第九章 辅助装置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9.1.1 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安装的附件,分回路按100%检验。

9.1.2 在无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安装的附件,分回路或系统按30%抽检。

第二节 变压器、稳压器及供电装置安装

9.2.1 变压器、稳压器及供电装置安装。

热控9.2.1表

第三节 温度、风压切换开关安装

9.3.1 温度切换开关安装。

热控9.3.1表

9.3.2 风压切换开关安装。

热控9.3.2表

第四节 电气设备安装

9.4.1 操作开关、组合开关、单极自动开关、扭子开关安装。

热控9.4.1表

9.4.2 磁力启动器、接触器、继电器及按钮安装。

热控9.4.2表

续表

9.4.3 音响器、信号灯及电气元件安装。

热控9.4.3表

9.4.4 冷端补偿盒、接线盒恒温箱安装。

热控9.4.4表

续表

第十章 配件制作及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0.1.1 盘(台、箱、柜)按30%抽检。

10.1.2 支、吊架按10%抽检。

10.1.3 设备底座及其它,按20%抽检。

第二节 热控箱制作

10.2.1 热控盘(台、箱、柜)制作。

热控10.2.1表

10.2.2 表盘开孔。

热控10.2.2表

续表

10.2.3 二次配线。

热控10.2.3表

第三节 支、吊架制作及安装

10.3.1 支吊架制作。

热控10.3.1表

10.3.2 支、吊架安装。

热控10.3.2表

第四节 盘(台、箱、柜)及设备底座制作和安装

10.4.1 盘(台、箱、柜)底座制作。

热控10.4.1表

10.4.2 盘(台、箱、柜)底座安装。

热控10.4.2表

10.4.3 变送器、电(气)动执行机构底座制作。

热控10.4.3表

10.4.4 变送器、电(气)动执行机构底座安装。

热控10.4.4表

第五节 取源装置及附件制作

10.5.1 烟、风、煤管道取源装置制作。

热控10.5.1表

10.5.2 压力表丁字架、环形弯、管卡、电缆卡、标志牌制作。

热控10.5.2表

第十一章 防 护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1.1.1 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防护工程,按100%检验。

11.1.2 在非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防护工程,根据系统分别按30%抽检。

第二节 防 爆

11.2.1 热控防爆安装工程。

热控11.2.1表

第三节 防 冻

11.3.1 蒸汽伴热防冻工程。

热控11.3.1表

续表

11.3.2 电伴热防冻工程。

热控11.3.2表

第四节 防 腐

11.4.1 热控防腐施工。

热控11.4.1表

第十二章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调校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12.1.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调校或检定,以保证仪表和控制装置本身的准确度,并符合使用要求。

12.1.2 热控试验室应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和强磁干扰,室温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具有上、下水设施;电源电压(交流200V±100%,直流24V±5%)稳定;有0.7MPa的无油、无水、干净气源。

12.1.3 校验用标准仪表和仪器,应具有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的要求。

12.1.4 本章所列设备的单体调校“检验指标”、“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器具”等栏内容,若系指特定型号的,应根据工程实际型号,参照本章的规定,进行适当增减和修改。

12.1.5 所有仪表的单体调校或检定,除执行其规定的内容外,还必须执行热控12.3.1表的规定。

第二节 验评检验数量

12.2.1 对双金属温度计和压力式温度计,均应100%进行检定,其验评抽查数量按本篇12.2.5的规定执行。

12.2.2 对《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附录A中规定的,主要参数测温用热电偶,应100%进行检定;对烟风系统和其他部位测温用热电偶,视需要按批量抽查进行性能检定,但对其绝缘电阻应100%进行检查。检定批量抽查和验评抽查的数量,按本篇12.2.5的规定执行。

12.2.3 对《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附录A中规定的,主要参数测温用热电阻,应100%进行性能检定;对工业水系统和其他部位测温用热电阻,视需要按批量抽查进行性能检定,其绝缘电阻和感温元件装配质量应100%进行检查。检定批量抽查和验评抽查的数量,按本篇12.2.5的规定执行。

12.2.4 本章第四节到第十七节所列热工仪表和控制装置,均应100%进行检定。其验评抽查数量,按本篇12.2.5规定执行。

12.2.5 检定和验评抽查数量如下:

一、仪表按批量总数的平方根计算。

二、在抽查中,若发现有1个不合格时,则扩大一倍再进行复查;在复查中又发现有不合格时,则应对本批量的仪表100%进行检查。

第三节 仪表调校的通用检验指标

12.3.1 仪表单体调校的通用检验指标。

热控12.3.1表

第四节 测温元件调校

12.4.1 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调校。

热控12.4.1表

12.4.2 热电偶、铠装热电偶检定。

热控12.4.2表

续表

注 1 t—热电偶工作端温度,热电偶冷端温度为0℃。
2 在给出的两种允许误差值中,取绝对值较大者。

12.4.3 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检定。

热控12.4.3表

注 1 表中|t|—热电阻工作温度绝对值。
2 A级铂电阻不适用于二线制接线方式;对R0=100Ω的A级铂电阻,使用温度范围应≤650℃。
3 对二线制接线方式热电阻检定时,应包括热电阻内部引线电阻;对于多支感温二线制热电阻检定时,则需制造厂提供热电阻内部引线电阻值。

第五节 就地安装指示仪表调校

12.5.1 弹簧管式压力、真空及压力真空表调校。

热控12.5.1表

12.5.2 就地指示、记录、指示积算和记录积算式差压计调校。

热控12.5.2表

第六节 传感器和变送器调校

12.6.1 远传式压力及差压计(可变电阻、差动变压器)调校。

热控12.6.1表

12.6.2 电容、电感、压电、压阻式压力和差压变送器调校。

热控12.6.2表

12.6.3 靶式流量计调校。

热控12.6.3表

12.6.4 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调校。

热控12.6.4表

续表

12.6.5 温度变送器调校。

热控12.6.5表

第七节 就地流量测量仪表检定

12.7.1 转子流量计检定。

热控12.7.1表

12.7.2 容积式流量计(旋翼、齿轮、椭圆齿轮、腰轮、刮板式流量计)检定。

热控12.7.2表

12.7.3 涡轮流量计(传感器)检定。

热控12.7.3表

注 本条系统LW系列流量计编制。

12.7.4 涡街流量计调校。

热控12.7.4表

续表

注 本条系统LU系列流量计编制。

12.7.5 电磁流量计调校。

热控12.7.5表

12.7.6 超声波流量计调校。

热控12.7.6表

第八节 物位测量仪表调校

12.8.1 电接点水位计调校。

热控12.8.1表

12.8.2 光纤传导双色水位计调校。

热控12.8.2表

12.8.3 浮筒式液位计调校。

热控12.8.3表

12.8.4 电容式物位计调校。

热控12.8.4表

12.8.5 电动重锤式料位计调校。

热控12.8.5表

12.8.6 超声波物位计调校。

热控12.8.6表

12.8.7 放射性物位计调校。

热控12.8.7表

第九节 成分分析仪表调校

12.9.1 氧化锆氧量分析器调校。

热控12.9.1表

12.9.2 锅炉飞灰含碳量监测系统(微波测碳仪)调校。

热控12.9.2表(www.xing528.com)

注 1 本条系统WCT型锅炉飞灰含碳量监测系统编制。
2 系数K值计算公式中,—化学化验量;—电压当量。

12.9.3 热导式氢分析器调校。

热控12.9.3表

12.9.4 工业电导仪调校。

热控12.9.4表

12.9.5 工业酸、碱浓度计调校。

热控12.9.5表

12.9.6 工业酸度(pH)计调校。

热控12.9.6表

12.9.7 水中溶氧量分析器调校。

热控12.9.7表

续表

12.9.8 硅、磷酸根分析仪调校。

热控12.9.8表

注 本条系按BF—8061硅表和BF—8063磷表编制的。

12.9.9 阴、阳离子交换器失效监督仪调校。

热控12.9.9表

12.9.10 工业钠度计调校。

热控12.9.10表

注 本条按DWG—205型工业钠度计编制。

12.9.11 联氨监测仪调校。

热控12.9.11表

第十节 机械量测量仪表调校

12.10.1 电感、电涡流式轴向位移及相对膨胀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调校。

热控12.10.1表

续表

12.10.2 汽机热膨胀及行程指示器调校。

热控12.10.2表

12.10.3 汽机危急遮断器电指示装置调校。

热控12.10.3表

12.10.4 电涡流式汽机转子偏心度测量装置调校。

热控12.10.4表

续表

12.10.5 电磁、电涡流式汽机振动表调校。

热控12.10.5表

12.10.6 转速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调校。

热控12.10.6表

续表

第十一节 物料称重装置调校

12.11.1 电子皮带秤模拟调校。

热控12.11.1表

1)允许误差为在最大流量下持续1h累计量的百分比

12.11.2 电子皮带秤实物检测装置模拟调校。

热控12.11.2表

12.11.3 动态电子轨道衡模拟调校。

热控12.11.3表

续表

注 d*为衡器最小分度值。

12.11.4 静态电子轨道衡(称重翻车机)模拟调校。

热控12.11.4表

续表

第十二节 盘装显示仪表调校

12.12.1 膜盒式风压表调校。

热控12.12.1表

12.12.2 动圈式指示表及指示调节仪调校。

热控12.12.2表

12.12.3 数字式显示仪及显示调节仪调校。

热控12.12.3表

注 bd为量化误差,其值为分辨力。其中:b为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量化误差系数,一般为1;d为数字显示末位一个数字所表示的值。

12.12.4 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调校。

热控12.12.4表

12.12.5 智能化平衡式显示仪表调校。

热控12.12.5表

注 bd为量化误差,其值为分辨力。其中:b为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量化误差系数,一般等于1;d为数字显示末位一个数字所表示的值。

12.12.6 温度巡回检测仪调校。

热控12.12.6表

续表

注 bd为量化误差,其值为分辨力。其中:b为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量化误差系数,一般等于1;d为数字显示末位一个数字所表示的值。

第十三节 其 他 仪 表 调 校

12.13.1 火焰监视装置调校。

热控12.13.1表

12.13.2 炉膛火焰工业电视装置调校。

热控12.13.2表

12.13.3 发电机漏氢监察仪调校。

热控12.13.3表

12.13.4 智能数字流量积算器调校。

热控12.13.4表

第十四节 开关量仪表调校

12.14.1 压力、差压开关调校。

热控12.14.1表

12.14.2 温度开关调校。

热控12.14.2表

12.14.3 流量开关调校。

热控12.14.3表

12.14.4 液位开关调校。

热控12.14.4表

12.14.5 行程开关调校。

热控12.14.5表

12.14.6 电容式物位控制器调校。

热控12.14.6表

第十五节 热工信号装置调校

12.15.1 闪光报警装置调校。

热控12.15.1表

12.15.2 巡回报警仪、SOE事件记录仪调校。

热控12.15.2表

12.15.3 微机报警装置调校。

热控12.15.3表

续表

第十六节 执行机构及其附件调校

12.16.1 电动执行机构调校。

热控12.16.1表

12.16.2 电动执行机构伺服放大器调校。

热控12.16.2表

12.16.3 气动执行机构调校。

热控12.16.3表

续表

12.16.4 气动薄膜阀调校。

热控12.16.4表

12.16.5 气动(电—气)阀门定位器调校。

热控12.16.5表

12.16.6 电动阀门调校。

热控12.16.6表

12.16.7 电动推杆调校。

热控12.16.7表

12.16.8 电磁阀检验。

热控12.16.8表

12.16.9 振动给煤机调校。

热控12.16.9表

12.16.10 滑差电机调速装置调校。

热控12.16.10表

第十七节 热控辅助装置检验

12.17.1 热电偶补偿导线性能检验。

热控12.17.1表

12.17.2 冷端补偿盒及冷端恒温箱检验。

热控12.17.2表

12.17.3 直流4~6V供电装置检验。

热控12.17.3表

12.17.4 直流24V稳压电源装置检验。

热控12.17.4表

12.17.5 交流稳压电源装置和变压器检验。

热控12.17.5表

12.17.6 磁力启动器检验。

热控12.17.6表

12.17.7 中间、时间继电器检验。

热控12.17.7表

12.17.8 自限温加热带检验。

热控12.17.8表

第十三章 热工测量和信号回路调试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13.1.1 热工测量和信号回路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调试,使其达到投入运行的要求。

13.1.2 回路综合误差为回路中各单元仪表允许基本误差的方和根值。

13.1.3 仪用气功管路应吹扫完毕,气源应干燥、洁净,无油、无水,压力不低于0.7MPa,符合使用要求。

13.1.4 本章回路调试的“检验指标”、“检验方法和器具”等栏内容,若指特定测量和信号回路,应根据实际需要,参照本章规定进行适当增减和修改。

13.1.5 所有热工测量和信号回路调试,除执行其规定的内容外,还必须执行13.3.1的规定。

第二节 验评检验数量

13.2.1 本章各节所列热工测量和信号回路,需100%进行调试。

13.2.2 单参数和单测量信号回路,验评按其总量的5%抽查。

13.2.3 多参数和复合热工测量回路,验评按其总量的50%抽查。

第三节 回路调试的通用检验指标

13.3.1 回路调试的通用检验指标。

热控13.3.1表

第四节 热控电源回路调试

13.4.1 热控电源回路调试。

热控13.4.1表

13.4.2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测试。

热控13.4.2表

第五节 温度、压力、差压测量回路调试

13.5.1 温度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5.1表

13.5.2 压力、差压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5.2表

第六节 就地流量测量回路调试

13.6.1 转子流量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6.1表

13.6.2 容积式流量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6.2表

13.6.3 涡轮流量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6.3表

13.6.4 涡街流量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6.4表

13.6.5 电磁流量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6.5表

13.6.6 超声波流量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6.6表

续表

第七节 物位测量回路调试

13.7.1 电接点水位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7.1表

13.7.2 光纤传导双色水位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7.2表

13.7.3 浮筒式液位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7.3表

续表

13.7.4 电容式物位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7.4表

13.7.5 电动重锤式料位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7.5表

13.7.6 超声波物位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7.6表

续表

13.7.7 智能放射性物位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7.7表

第八节 成分分析测量回路调试

13.8.1 氧化锆氧量分析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1表

13.8.2 锅炉飞灰含碳量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2表

13.8.3 热导式氢分析仪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3表

13.8.4 工业电导仪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4表

13.8.5 工业酸、碱浓度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5表

13.8.6 工业酸度(pH值)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6表

13.8.7 水中溶氧量分析器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7表

13.8.8 硅、磷酸根分析仪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8表

13.8.9 阴、阳离子交换器失效监督仪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9表

* %=×100%。

13.8.10 工业钠度计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10表

续表

13.8.11 联氨监测仪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8.11表

第九节 机械量测量回路调试

13.9.1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相对膨胀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9.1表

续表

13.9.2 汽轮机热膨胀及行程指示器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9.2表

13.9.3 汽轮机危急遮断器电指示装置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9.3表

13.9.4 汽轮机转子偏心度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9.4表

13.9.5 汽轮机振动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9.5表

13.9.6 转速测量回路调试。

热控13.9.6表

第十节 物料称重装置测量回路调试

13.10.1 电子皮带秤动态调试。

热控13.10.1表

13.10.2 电子皮带秤实物检测装置动态调试。

热控13.10.2表

注 e为检定分度值。

13.10.3 动态电子轨道衡动态调试。

热控13.10.3表

13.10.4 静态电子轨道衡(称重翻车机)动态调试。

热控13.10.4表

1)e为检定分度值。

第十一节 其他监视回路调试

13.11.1 火焰监视装置回路调试。

热控13.11.1表

13.11.2 炉膛火焰工业电视装置回路调试。

热控13.11.2表

续表

13.11.3 发电机漏氢监察仪回路调试。

热控13.11.3表

第十二节 热工信号回路调试

13.12.1 闪光报警仪热工信号回路调试。

热控13.12.1表

13.12.2 微机报警装置热工信号回路调试。

热控13.12.2表

附表1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表2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表3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录一 垫片材质的选用

附录二 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注 1.表列数值为位于节流件上游或下游和各种阻流件与节流件之间所需要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2.不带括号的值为“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3.带括号的值为“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4.直管段长度均以上下游管道内径D的倍数表示,它应从节流件上游端面量起。

附录三 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

附录四 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

注 1.表中的导管规格φ16×3亦可用φ16×2.5,当取源阀门选用焊接式阀门时,取源阀门前的取压短管为φ25×7。
2.表中p为工作压力,t为工作温度。

附录五 计算机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mm)

注 动力电缆容量栏内电压是回路中的最高电压,电流是指多个回路中同时通过的电流之和。

附录六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

(1)具有保护接地端子或保护接地点的仪表、仪靠安全特低电压(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独立绕组的变流器与供电干线隔离开的电路中,含有电子器件的仪表为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有效值不超过50V的交流电压,不含有电子器件的电测量指示和记录仪表为导体之间有效值不超过42V的,或三相线路中导体和中线间不超过24V的交流电压)供电的仪表,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时,其与地绝缘的端子同外壳(或与地)之间、互相隔离的端子之间分别施加的直流试验电压(兆欧表电压)见附表6-1的规定值,绝缘电阻不小于附表6-1的规定值。

附表6-1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一)

(2)无保护接地端子或保护接地点的仪表,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时,各类端子与外壳之间分别施加的直流试验电压(兆欧表电压)见附表6-2的规定值,绝缘电阻不小于附表6-2的规定值;互相隔离的端子之间其施加的直流试验电压见附表6-1的规定值,绝缘电阻不小于附表6-1的规定值。

附表6-2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二)

(3)上述绝缘电阻的技术要求不适用于系统成套装置,其绝缘电阻的技术要求按有关标准或制造厂的规定。

附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修订说明

第一章 总 则

一、1.0.1是根据当前电力基建体制改革和施工质量管理的发展情况,对《验标》(修订)的目的重新作了阐述。为使用方便,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一词,以后统一简称“热控”。

二、1.0.2是根据火电机组容量不断增大的实际,本次《验标》热控篇修订后,其适用范围规定为单机容量在600MW及以下机组的热控安装(包括单体调试)质量检验及评定。同时,根据近年大容量火电机组从外国进口较多,适用标准与国产机组不同等情况,在本条中明确了进口机组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应执行设备进口《订货技术合同》,如合同无明确规定,则应执行本篇。

根据电力工业部原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文颁发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第四篇1.2条中称:“热工仪表、化学分析仪表、热工信号、变送器、压力、温度开关的校验、二次回路检查、执行机构调试均属单体调试范围。未列入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范围”,故将单体调试(包括单体调校及测量和热工信号回路调试)列入本篇。

三、1.0.3中规定本篇对“具体工程空缺的项目(设备)或不完善的检验指标应制订补充规定”,负责单位由“施工企业”改为“建设单位”,主要是适应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的要求。

四、在1.0.5中规定质量检验及评定,由“必须施工完毕”,改为“随工程进度及时进行”。这有利于“工序控制”和真实记录数据,抽查量在安装和调试分别有不同要求。五、1.0.12为这次《验标》(修订)新增条文。

第二章 工程质量验评范围

本章在原能源部《燃煤电厂工程项目划分标准》(报批稿)基础上,结合调研及工程实际情况,在整体结构上作了如下修改:

一、本章将其五个扩大工程,部分合并划分为三个扩大工程,即主厂房热控安装工程、全厂公用系统热控安装工程、全厂热控调校和调试工程。这样,各扩大工程的工程量较为均衡,条块较趋合理。

二、主厂房热控安装工程划分四个单位工程:

1.共用热控安装:包括机炉共用的控制室和电子室表盘安装、计算机监视系统安装、分散控制系统安装、汽水分析站热控安装、配件制作、全厂防腐油漆。

2.锅炉热控安装:包括锅炉汽水、烟风、制粉、燃油等系统。

3.汽轮发电机组热控安装。

4.除氧给水热控安装。

三、全厂公用系统热控安装工程,将其十四个单位工程(其中包括水精处理3个)部分合并,划分为七个单位工程,即:

1.水处理系统热控安装:包括补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循环水处理、污水处理

2.供水泵房热控安装。

3.燃料系统热控安装:包括输煤、解冻库、燃油。

4.启动锅炉热控安装。

5.制气站热控安装:包括空压机站、制氢站、乙炔站等。

6.供热系统热控安装:包括减温减压站、热网。

7.烟灰处理系统热控安装:包括电除尘器、排烟脱硫、除灰渣。

四、全厂热控调校及调试划分为两个单位工程,即:全厂热控单位调校和全厂热控测量和信号回路调试。

第三章 控制盘(台,箱,柜)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3.1.1 新增条文。根据国标CBJ131—1990《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修改。

仪表盘(台、箱、柜)安装是仪表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特别是成排集中安装在控制室内的盘(台、箱、柜)。因此,为确保安装质量,规定了全部检验,以引起施工人员高度重视。

3.1.2、3.1.3 新增条文。根据国标CBJ131—1990修改。

第二节 盘(台、箱、柜)安装

3.2.1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CBJ131—1990和ZBN04009—1988《工业自动化仪表盘通用技术条件》修改。本条取消了仪表盘防震指标。若需防震,一般由建筑设计考虑。

3.2.2、3.2.3 根据原《验标》和CBJ131—1990修编。本节所列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基本上符合国际或部标的要求;同时,是基于设备制造质量达到出厂技术质量要求基础上的。根据全国各地普遍反映,目前盘的制造质量欠佳,安装时很难达到《验标》所规定的标准,但也不能降低国标和部标的标准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因设备制造质量影响达标时,应根据本篇第一章1.0.11的规定进行。

第三节 盘上照明设备安装

3.3.1 保留原《验标》。

第四章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为了保证工程的内在质量,对于检验数量是按工艺参数和介质的特性来划分检验数量的多少。

4.1.1 根据国标CBJ131—1990编写新增条文。

4.1.2 根据国标CBJ131—1990修改。

第二节 测温元件安装

本节中各条规定了元件安装位置及环境要求,这是为了测量被测介质的真实温度。因为在有阻力的附近及流束的死角处介质流动缓慢,热交换作用差,测量不到介质的真实温度。对于振动较大的地方易损坏温度元件。

4.2.1 基本保留原《验标》,其中插入深度是根据SDJ272—1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修改的。对于元件的插入深度,经多方调研,目前国内外高温高压温度元件大都采用短插入,本标准也列入。对于热套式温度元件已基本不用,因此本标准未列入。

4.2.2 基本保留原《验标》,其中部分指标是根据SDJ279—1990修改的。

4.2.3、4.2.4 基本保留原《验标》,其中绝缘电阻是根据JB/T5582—1991《铠装热电偶》修订的。

4.2.5 基本保留原《验标》,其中绝缘电阻是根据ZBY301—1985(工业铂热电阻技术条件及分度表)及ZBN11010—1988《工业铜电阻技术条件及分度表》修订的。

第三节 压力取源装置安装

本节各条都规定了压力取源部件应安装在流速稳定的直管段,不应在拐弯、分支、流速成旋涡或死角处,这是为了测得介质有代表性和准确的压力值。

各条中规定了取源部件伸入管内不得超过管内壁。如果测压部件超过管子内壁,所测压力值就不准确,因为所测压力应为工艺设备或管道的静压力,如果取源部件伸入管子内部,此时所测压力除静压之外,还有一部分动压力,仪表所指示的压力值是以上两部分的总和,使测量造成误差。

倾斜或水平管上测孔方向,对于气体介质,为了使气体内的少量凝结液能顺利地流回工艺管道,而不致流入测量管路和仪表,造成测量误差,规定了取压口应在管道的上半部;对于液体介质,则应使液体内析出的少量气体能顺利地流回工艺管道,不致进入测量管和仪表而导致测量不稳定,同时还应防止工艺管道底部的固体杂质进入测量管路及仪表,因此取压口应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下半部0°~45°夹角内,而不是底部;对于蒸汽介质,应保持测量管路内有稳定的冷凝液,同时也要防止工艺管道底部的固体杂质进入测量管路和仪表,因此规定蒸汽的取压口应在管道的上半部或水平中心线以下0°~45°夹角内。

4.3.1 基本保留原《验标》。其中部分指标是根据SDJ273—1990规范修改的。

4.3.2 保留原《验标》。

4.3.3 根据PFD—1型风压防堵装置说明书修改,此种装置安装方便效果好。

第四节 流量检出元件和检测仪表安装

本节中各种流量检出元件的安装都规定了节流件(或表计)上下游侧的直管段要求,这是为了测得稳定而准确的流量值。否则,测量流量值会受到阻力部件的扰乱而造成误差。

本节各条中规定了安装节流件(仪表)的管道内应无杂物和凹凸不平的现象,这也是为了被免扰乱流速,使测量造成误差。

当流体是蒸汽时,为保证两冷凝器内的液体高度一致,多余的冷凝液能流回工艺管道内,所以要求取压口装在管道中心线的上半部的45°夹角内。

4.4.1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SDJ279—1990及GB/T2624—1993《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修改。

4.4.2 保留原《验标》。

4.4.3 新增条文。根据GBJ131—1990修改。

4.4.4 新增条文。根据SDJ279—1990及GB/T2624—1993修改。

4.4.5、4.4.6 新增条文。根据GBJ131—1990修改。

4.4.7 保留原《验标》。

4.4.8、4.4.11 根据GBJ131—1990修改。

第五节 物位检出元件和检测仪表安装

4.5.1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SDJ131—1990修改。本条中对于双室平衡容器是用差压法的原理来测量液位,其容器的制造尺寸,必须与差压仪表配套,而且必须保证两室之间的严密性。否则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甚至没有压差。同时还要保证垂直安装。

4.5.2~4.5.4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SDJ279—1990修改。

关于浮球(浮筒)液面计的验收标准中提出了导向装置的垂直度的要求,这是为了保证浮筒(浮球)在导向管中上下移动顺利,自由活动达到测量的准确性。

4.5.5~4.5.7 新增条文。根据GBJ131—1990修改。

第六节 分析取样装置安装

在本节各条中规定了分析仪的取样方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考虑了分析介质不同其取样方位也不同,同时要求防止灰尘、固体杂质进入分析器内,其取样管有水平安装,也有倾斜安装。所以安装时一定要根据设计要求。

4.6.1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制造厂生产氧化锆分析仪说明书修改。

4.6.2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SDJ279—1990及制造厂的产品说明书修改。

4.6.3 根据GBJ131—1990修改。

第七节 机械量传感器安装

对于本节中各种机械量传感器的安装,一般都与热机安装人员配合安装,本节只对传感器的性能和电器性能的检查、接线、校线及调整等提出了施工的质量标准及调整。至于机械设备本身的调整,见《验标》汽机篇的有关规定。由于机械量传感器目前生产厂家较多,其技术要求各不相同,而目前国家又无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除遵照本节所列标准执行外,还请参照各产品说明书进行施工,以保证安装质量。

4.7.1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SDJ279—1990修改。

4.7.2、4.7.3 新增条文。根据SDJ279—1990修改。

4.7.4、4.7.5 原《验标》保留条文。

第八节 物料称重传感器安装

4.8.1 根据CS—EC系列电子皮带秤说明书修改。

4.8.2 新增条文。根据GB11885—1989《动态电子轨道衡技术条件》修改。

第九节 火焰监视检出元件安装

4.9.1、4.9.2 新增条文。根据锅炉火焰电视装置和火焰检测监视探头说明书修改。

第五章 测量仪表及系统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5.1.1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和使用仪表的重要程度来确定检验数量。

5.1.2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编写。由于测量参数不太重要,且数量较大,所以规定抽验。

第二节 压力指示仪表安装

5.2.1 保留原《验标》热控5-2-0标准。

5.2.2 新增条文。由于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带信号、接点的压力表及压力继电器增多,根据原《验标》热控5-2-0的规定编写此条文。

第三节 差压指示仪表安装

5.3.1 由于原《验标》5-3-0条名称为流量及物位仪表安装,表达不够准确,故根据原《验标》热5-3-0规定编写。

5.3.2 新增条文。由于机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带信号、接点的差压指示表及压力继电器增多,故根据SDJ279—1990编写。

第四节 变送器安装

5.4.1 由于原《验标》未对变送器接头所使用垫片材质进行要求,分层布置时没有防水要求,故根据CBJ131—1990进行了修改。

第五节 成分分析仪表安装

5.5.1 新增条文。原《验标》对可燃气体仪表防爆等级未强调要求,故对原《验标》热控6-3-0,根据SDJ279—1990编写。

5.5.2 根据SDJ279—1990编写,修改原《验标》热控6-4-0。

5.5.3 新增条文。由于原《验标》中对汽水分析站没有检验标准,随着中、大型机组的增加,汽水分析站作为一个独立的仪表监测系统,应有其检验标准。故根据CBJ131—1990编写。

第六节 显示仪表安装

5.6.1 由于原《验标》第五章常用仪表安装内容不能满足现在仪表发展的要求,故根据原《验标》热控5-1-0增加显示仪表安装检验标准条文和内容。

5.6.2~5.6.4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编写。

另外,根据GB/T13639—19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模拟输入数字式指示仪》规定,与热电偶配用的仪表,外接电阻从0~100Ω变化时,与热电偶配用的仪表,外接电阻从0~5Ω(或0.~2.5Ω)变化时,与其他变送器或传感器及电信号配用的仪表外阻(或源阻抗)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仪表的基本误差应不超过允许的基本误差限,故对数字显示仪表和巡测仪表不考虑配制线路调整电阻。

5.6.5 保留原《验标》热控6-2-1。

第七节 计算机监视系统安装

5.7.1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6-1-0及NDGJ91—19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编写。

第六章 控制仪表及系统安装

第一节 检评检验数量

6.1.1 新增条文。按CBJ131—1990的要求,根据使用仪表的重要程度及测量参数的重要性质,要求全部检验。

6.1.2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编写。由于测量参数不十分重要,且数量较多,故采取抽检方式。

第二节 开关量仪表安装

6.2.1 新增条文。根据SDJ279—1990编写。由于原《验标》中对各种开关量仪表的检验标准比较笼统,在现场检验过程中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双方往往由于对标准认识的不统一而发生分歧,所以这次修订对此类仪表《验标》编写得比较详细。

6.2.2 新增条文。根据SDJ279—1990编写。

6.2.3、6.2.4 新增条文。根据SDJ279—1990及CBJ131—1990编写。

6.2.4 新增条文。根据SDJ279—1990及现场施工方法编写。

第三节 气动基地式仪表安装

6.3.1 新增条文。根据制造厂说明书及SDJ279—1990编写。

第四节 DDZ-S系列仪表安装

6.4.1 修改条文。原《验标》第七章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设计选型仅保留DDZ-S系列。

第五节 可编程调节器安装

6.5.1 新增条文。根据可编程调节器使用说明书编写。

第六节 顺序控制系统安装

6.6.1、6.6.2 新增条文。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编写。

第七节 分散控制系统安装

6.7.1 新增条文。根据NGJ91—1989《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编写。

第八节 执行器及执行机构安装

6.8.1 基本保留原《验标》热控8-1-0,这次修订将电动执行机构与气动执行机构分开编写。

6.8.2 基本保留原《验标》热控8-1-0。

6.8.3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编写。

6.8.4 新增条文。根据制造厂产品说明书编写。

6.8.5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编写。

6.8.6 新增条文。根据施工经验及厂家说明书编写。

6.8.7 新增条文。根据施工现场安装方法及制造厂说明书编写。

6.8.8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及制造厂说明书编写。

第七章 电气线路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7.1.1、7.1.2 新增条文。根据国标CBJ131—1990修改。鉴于防爆的重要性,标准中规定了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敷设电气线路必须全部检验。

第二节 电缆桥(支)架安装

7.2.1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及CECS31—1991《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修改。

7.2.2 保留原《验标》。

第三节 电 缆 敷 设

7.3.1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CB9330.2—198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修改。

第四节 电缆头制作安装及接线

7.4.1 保留原《验标》。进行个别指标的修改。

第五节 线槽、电线管安装及导线敷设

7.5.1~7.5.3 保留原《验标》。

第六节 接地装置安装

接地极及接地母线的制作、安装,是接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极和接地母线的材质、规格、长度,直接影响接地电阻。故本节对接地极及接地母线的检验指标和标准作了规定。

在仪表接地工程中分为保护接地、屏蔽接地、信号回路接地,本标准对以上均规定了检验标准。

7.6.1、7.6.2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修改。

第七节 热控回路校线及试动作

7.7.1 新增条文。根据实践及工作要求编写。为保证质量和试动作设备安全,本条指标中的接线正确率要求100%。

7.7.2~7.7.8 在原《验标》基础上,根据SDJ279—1990以及厂家说明书修改。

第八章 仪表管路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8.1.1~8.1.3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修改。

第二节 管 路 敷 设

8.2.1、8.2.2 在原《验标》基础上修改。条文中提出在仪表管路上水平段的敷设要求有一定坡度,否则会影响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其坡度的大小也取决于介质的特性及工艺参数。目前在国内、国外的现行规范中对测量流量的管路大致有1∶100和1∶12两种规定,以促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

因为介质、工艺参数安装场所不同,其管路安装坡度不同,但倾斜方向必须能排除介质中的气体或冷凝液。如果分段改变管路坡度方向时,在管路的最高点须装排气阀,最低点应装排液阀。

测量差压管路要求两测量管中受热程度应一致,否则会由于两管中受热不均、水的密度不同而产生测量误差。

第三节 表用阀门及排污、隔离容器安装

8.3.1 在原《验标》基础上修改。

8.3.2、8.3.3 保留原《验标》。

第九章 辅助装置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9.1.1~9.1.3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修改。

第二节 变压器、稳压器及供电装置安装

9.2.1 保留原《验标》。

第三节 温度、风压切换开关安装

9.3.1、9.3.2 保留原《验标》。

第四节 电气设备安装

9.4.1~9.4.4 保留原《验标》。

第十章 配件制作及安装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0.1.1~10.1.3 新增条文。根据实践经验修改。

第二节 热控箱制作

10.2.1~10.2.3 保留原《验标》。

第三节 支、吊架制作及安装

10.3.1、10.3.2 保留原《验标》。

第四节 盘(台、箱、柜)及设备底座制作和安装

10.4.1~10.4.4 保留原《验标》。

第五节 取源装置及附件制作

10.5.1、10.5.2 保留原《验标》。

第十一章 防 护

第一节 验评检验数量

11.1.1~11.1.3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修改。

第二节 防 爆

11.2.1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修改。

第三节 防 冻

11.3.1、11.3.2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修改。本节提到蒸汽重伴热和轻伴热,是指伴热管紧密接触被伴热管路时称为重伴热,伴热管直接接触被伴热管路时称为轻伴热。采用何种伴热方式,应视介质的沸点而异。当介质沸点较低时,会由于管路过热而汽化,所以重伴热只适用于沸点高的介质,轻伴热方式适用于沸点低的介质。

第四节 防 腐

11.4.1 新增条文。根据CBJ131—1990及实践修改。

为了保证管路压力试验的质量,不让油漆膜盖住小孔或小缝造成假像,所以规定油漆工程必须在管路试压以后进行。

第十二章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调校

本章所列调校工作范围,依据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颁发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中附件第四篇,热工控制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中的1.2条“热工测量仪表、化学分析仪表、热工信号、变送器、压力、温度开关的校验、二次回路检查、执行机构的调试,均属单体调试的范围”的规定,列入本章之内。

对于热工控制仪表的调校,已列入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文颁发的《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的分系统调试中3.5热控条目之内,未列入本章。

本章调校质量标准的选取依据,首选国家标准,其次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然后是热控设备制造厂的产品说明书。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12.1.1 新增条文。本规定旨在通过调校或检验,保证热控设备的准确度等级和现场使用。

12.1.2 新增条文。本规定对热控试验室提出了环境、电源和气源的工作条件。

12.1.3 新增条文。本条对标准仪器、仪表的基本误差,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检定规程(JJG)提出要求。

12.1.4 新增条文。对《验标》中“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和器具”等栏目作出说明。

12.1.5 对仪表调校的通用检验指标使用作出说明。

第二节 验评检验数量

12.2.1 新增条文。按仪表本身特征,对双金属温度计和压力式温度计的检验量作出规定。

12.2.2 新增条文。按火电厂机组运行要求的主次,对热电偶的检验量作出规定。

12.2.3 新增条文。按火电厂机组运行要求的主次,对热电阻的检验量作出规定。

12.2.4 新增条文。按热控设备本身特征,对其检验量作出的规定。

12.2.5 新增条文。按热控设备抽检和抽查量作出控制百分比的规定,仪表抽检和抽查数量采用批量仪表总数平方根的方法计数,用意在确保少批量仪表有一定量的抽检和抽查量。批量总数是按热控安装工程中的分部工程为基础进行统计。

第三节 仪表调校的通用检验指标

12.3.1 本条对仪表调校中的通用检验指标作出规定,本章各仪表单体调校检验及评定时,均需引用本条规定。绝缘电阻标准,电动执行机构以GB11922—1989《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执行机构》为依据,测量仪表以GB/T15479—1995《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为依据,未有新标准的,仍采用原《验标》标准。

第四节 测温元件调校

12.4.1 根据SDJ279—1990第8.2.5条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1-1条。考虑到现场就地玻璃液体温度计已被双金属温度计所取代,故本条目中,删除了玻璃液体温度计的内容。

12.4.2 根据ZBN05004—1988《镍铬硅-镍硅热电偶丝及分度表》、ZBN11002—1987《工业热电偶技术条件》、JB/T5582—1991《铠装热电偶》的规定,修改了原《验标》热控14-1-2标准要求。考虑到某些计算机系统对一次元件浮空的要求,本条检查栏目中增加了绝缘电阻的指标。

12.4.3 根据JJG229—1987《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的规定,修改原《验标》热控14-1-3标准要求。

第五节 就地安装指示仪表调校

12.5.1 保留原《验标》热控14-3-1内容。

12.5.2 根据SDJ279—1990第8.2.10条规定,修改原《验标》热控14-3-2,增加严密性试验要求。

第六节 传感器和变送器调校

12.6.1 根据SDJ279—1990第8.2.10条规定,修改原《验标》热控14-2-2,增加严密性试验要求。

12.6.2 根据JB/T6806.1~3~93《DDZ-S系列仪表》的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2-5。并根据SDJ279—1990第8.2.10条规定,增加严密性试验要求。

12.6.3 保留原《验标》内容。

12.6.4 根据JB/T6806.1~3—1993的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2-6。

12.6.5 根据SDJ279—1990第8.2.10条规定,修改原《验标》热控14-2-1,增加热电偶冷端补偿及零点迁移调整内容。

第七节 就地流量测量仪表检验

12.7.1 新增条文。根据JJG257—1981《玻璃转子流量计试行检定规程》、JJG132—1987《金属管转子流量计试行检定规程》编写。目前施工现场,一般都不具备流量计校验标准仪器、仪表,通常均须外委送检。

12.7.2 新增条文。根据GB778—1984《公称口径15~40mm旋翼式冷水水表》、JJG132—1987《腰轮流量计试行检定规程》、JJG235—1990《椭圆齿轮流量计检定规程》;JJG634—1990《刮板式流量计检定规程》编写。目前施工现场,一般都不具备流量计校验标准仪器、仪表,通常均须外委送检。其严密性试验,与热力系统一起进行。

12.7.3 新增条文。根据JJG198—1990《涡轮流量传感器检定规程》编写。目前施工现场,一般都无流量计校验标准仪器、仪表,通常均须外委送检。

12.7.4~12.7.6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的内容编写。目前施工现场,一般都无流量计校验标准仪器、仪表,通常均须外委送检。其严密性检查,与热力系统一起进行。

第八节 物位测量仪表调校

12.8.1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修改原《验标》热控14-4-2,增加检验指标新内容。

12.8.2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有关部分内容编写。

12.8.3 新增条文。根据GB/T13969—1992《浮筒式液位仪表》内容及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2.8.4 新增条文。根据GB/T14324—1993《电容式物位计》内容及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2.8.5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修改原《验标》热控14-4-3。同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试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内。

12.8.6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试部分内容编写。

12.8.7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试部分内容编写。仪表零点(满斗)以自然本底20%为准。放射性仪表的人身防护至为重要,为此,此类仪表调校时,对放射源强度规格及其铅罐的开孔门动作方向,应给以必要的关注。

第九节 成分分析仪表调校

12.9.1 根据JJG535—1988《氧化锆氧分析器试行检定规程》和制造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14-5-6。在750℃±50℃条件下测试氧化锆探头电池内阻,新元件应≤80Ω。

12.9.2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的内容编写。测碳仪的准确度,取决于对飞灰标本进行化学分析的准确程度,测碳仪是以此标准样品作为标准进行标定的。

12.9.3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5-4。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试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内。氢气分析器是以标准氢气样本作为标准进行标定的。

12.9.4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5-1。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试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内。电导仪以化学配制的氯化钾(KC1)溶液标准液为标本进行标定,标本的准确度决定仪表准确度。

12.9.5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的内容编写。酸、碱浓度计,以配制的8%HC1及8%NaOH酸碱浓度标本进行标定,标本配制的准确度决定仪表的准确度。

12.9.6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5-2,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内。工业酸度计以磷苯二甲酸盐、中性磷盐和硼酸盐标准溶液为标本,在4.00pH、6.88pH、9.22pH三点上进行标定,标准液的准确度决定仪表的准确度。

12.9.7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水中溶氧量分析仪以干燥空气中自然含氧量和电解水中定量氧为校正标准。

12.9.8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5-3。同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试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内。分析仪以化学配制的无硅水和100%量程溶液为标准样液进行标定,样液的准确度决定分析仪的准确度。

12.9.9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2.9.10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仪表以无钠水和含4.5pNa的标准液为标准进行检定,标准液准确度决定仪表准确度。

12.9.11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仪表以去离子水和含100、80、60、40、20μm/L的联氨(N2H4)标准液为标准进行标定,标准液准确度决定仪表准确度。

第十节 机械量测量仪表调校

12.10.1 根据GB/T13399—1992《汽轮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及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并合并原《验标》热控14-9-1和14-9-7。同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之内。

12.10.2 根据GB/T13399—1992及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9-2。

12.10.3 保留原《验标》热控14-9-1内容,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之内。

12.10.4 根据GB/T13399—1992及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9-5。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之内。

12.10.5 根据GB/T13399—1992及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9-6。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之内。

12.10.6 根据GB/T13399—1992及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9-3。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13章之内。

第十一节 物料称重装置调校

12.11.1 新增条文。根据GB7721—1987《电子皮带秤》、JJG650—1990《电子皮带秤试行检定规程》及制造厂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并参照JJG391—1985《负荷传感器试行检定规程》和GB10595—1989《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的规定编写。影响电子皮带秤测量准确度的起因,除电子皮带秤本身质量之外,主要是由于皮带输送机的安装质量及其运行中产生的动态附加力所造成,故检验中应严格按照JJG650—1990和GB10595—1989的要求,对皮带输送机进行检查。电子皮带秤模拟调校以挂砝码方式进行。

12.11.2 新增条文。根据JJG(电子)02—1996《电子皮带秤实物检测装置》内容编写。电子皮带秤实物检测装置称量的准确度稳定度,绝大部分取决于承重传感器的技术性能,故检验中,应对承重传感器予以必要的关注。电子皮带秤实物检测装置的模拟调校以挂砝码方式进行。

12.11.3 新增条文。根据GB11885—1989《动态电子轨道衡技术条件》、JJG234—1990《动态称量轨道衡检定规程》及制造厂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并参照JJG99—1990《砝码试行检定规程》的规定编写。动态称量轨道衡的模拟调校,以标准重量检衡车置秤台上的方式进行。

12.11.4 新增条文。根据JJG781—1992《静态电子轨道衡检定规程》及制造厂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并参照GB7724—1987《称重显示控制器技术条件》、JJG649—1990《数字称重显示器检定规程》、GB7551—1987《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JJG669—1990《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GB2887—1989《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等内容编写。静态电子轨道衡的模拟调校以标准重量检衡车置秤台上的方式进行。

第十二节 盘装显示仪表调校

12.12.1 根据JB470—1979《膜盒压力表》的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3-2。增加零值允差和极警接点动作值误差的控制质量标准指标。

12.12.2 根据GB4709—1984《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XCT型动圈式指示调节仪》、JJG187—1986《配热电偶用动圈式温度指示位式调节仪表检定规程》、JJG186—1989《配热电阻用动圈式温度指示位式调节仪表检定规程》等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3-4。增加调零器和回程、倾斜误差区分轴尖及张丝的不同质量标准控制指标。

12.12.3 根据GB/T13639—19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模拟输入数字式指示仪》、JJG617—1989《数字温度指示仪检定规程》,修改原《验标》热控14-3-6。增加了重复性误差、死区误差、示值波动量、模糊误差等质量标准控制指标。条目中模糊误差,是指示值进位过程中因数字位不同步,产生的瞬时模糊误差。例:199变化到200时,因进位不同步,可能产生299的瞬时误差示值。

12.12.4 根据JJG74—1992《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检定规程》修改原《验标》热控14-3-5。增加回程、重复性、端基一致性等误差检验质量标准控制指标。

12.12.5 新增条文。综合GB/T13639—1992、JJG617—1989、JJG74—1992的要求编写。

12.12.6 新增条文。综合JJG718—1991《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规程》、GB/T13639—1992、JJG74—1992的要求编写。

第十三节 其 他 仪 表 调 校

12.13.1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校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4-7。

12.13.2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2.13.3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仪表以1%、2%、3%、4%氢浓度容积比标准气样作标准进行标定。气样的准确度决定仪表准确度。

12.13.4 新增条文。参照JJG617—1989的规定,以及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第十四节 开关量仪表调校

12.14.1~12.14.5 新增条文。参照原《验标》热控14-9-9的内容编写。

12.14.6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第十五节 热工信号装置调校

12.15.1 保留原《验标》热控14-4-6的内容。

12.15.2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校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4-5,增加分辨力检验指标。

12.15.3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第十六节 执行机构及其附件调校

12.16.1 根据GB11922—1989《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执行机构》修改原《验标》热控14-8-1。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7章之内。单体调校增加了输出轴行程、回差、死区、全行程时间等标准要求。

12.16.2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8-2。增加放大器增益、正反向信号、死区允许误差标准要求。

12.16.3 原《验标》热控14-8-4和热控14-8-6两条合并,并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增加输出轴位置,回差、死区、全行程时间和三断保护等误差标准要求。

12.16.4 采用原《验标》热控14-8-5中的内容,并将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于第12章和第7章之内。

12.16.5 新增条文。根据GB4830—1984《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及厂家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2.16.6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2.16.7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2.16.8 保留原《验标》热控14-9-8标准内容。

12.16.9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8-3。增加振幅-控制信号线性度及振动给煤机振幅的检验质量标准控制指标。

12.16.10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修改原《验标》热控14-8-7。增加手动/自动切换扰动,转速指示、手动/自动信号等误差标准要求。

第十七节 热控辅助装置检验

12.17.1 根据GB/T4989—1994《热电偶用补偿导线》修改热控14-10-2。

12.17.2 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修改热控14-10-1。增加平衡点误差检验指标。

12.17.3 保留原《验标》热控14-10-3的内容。

12.17.4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2.17.5 保留原《验标》热控14-10-6的内容。

12.17.6 保留原《验标》热控14-10-4的内容。

12.17.7 保留原《验标》热控14-10-5的内容。

12.17.8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内容编写。

第十三章 热工测量和信号回路调试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13.1.1 新增条文。本规定旨在通过系统调试,保证热工测量和热工信号回路达到投运条件。

13.1.2 新增条文。本条规定了回路综合误差计算方法。

13.1.3 新增条文。根据SDJ279—1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第9.1.2条之规定。对仪表用气源和管道提出了要求。

13.1.4 新增条文。对《验标》中“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器具”等栏目作出说明。

13.1.5 对回路调试的通用检验指标使用作出说明。

第二节 验评检验数量

13.2.1 新增条文。本条对热控回路的调试数量作出了规定。

13.2.2 新增条文。本条对单参数、单回路测量回路的验评抽查量作出规定。

13.2.3 新增条文。本条对多参数复合热工测量回路的验评抽查量作出规定。

第三节 回路调试的通用检验指标

13.3.1 本条对回路调试中的通用检验作出规定,本章各回路调试检验及评定时,均需引用本条规定。

根据SDJ279—1990第9.1.2条的规定,对热工测量回路的绝缘电阻值作出了控制指标要求。

第四节 热控电源回路调试

13.4.1 新增条文。参照原《验标》热控14-10-3和热控14-10-6内容编写。

13.4.2 新增条文。根据GB7260—1987《不间断电源设备》内容编写。本条目的测试检查栏目,系为用户检查使用。

第五节 温度、压力、差压测量回路调试

13.5.1 根据GB3387—198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动圈式指示仪性能评定方法》和GB9249—198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自动平衡式记录仪和指示仪》修改原《验标》热控14-11-1,增加外接线路电阻要求。

13.5.2 根据现场回路调试实践,修改原《验标》热控14-11-2。增加压力测量液柱修正、差压测量充液调零及回路测量综合误差的要求。仪表管路及承压件的严密性试验,与热力系统一起进行。

第六节 就地流量测量回路调试

13.6.1~13.6.6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目前施工现场一般都无流量测量标准仪器、仪表,只是用相关参数工程用指示表进行比较测算其测量误差。有条件的,应使用高准确度的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进行对比检验。

第七节 物位测量回路调试

13.7.1~13.7.4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3.7.5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4-3有关回路调试部分内容编写。原《验标》条文栏目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入第12章和第13章内。

13.7.6、13.7.7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放射性仪表以自然本底20%为校准基准点。

第八节 成分分析测量回路调试

13.8.1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5-6有关回路调试和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入第12章和第13章内。仪表以1%和8%两种样气为校准基准点。

13.8.2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3.8.3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5-4有关回路调试部分内容编写。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入第12章和第13章内。仪表以标准样气为校准基准点。

13.8.4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5-1有关回路调试和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入第12章和第13章内。仪表的校对使用标准电导仪或标准溶液进行。

13.8.5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13.8.6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5-2有关回路调试和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原《验标》分解为单体调校和回路调试两部分,分别列入第12章和第13章内。仪表的校对使用标准酸度计或标准溶液进行。

13.8.7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仪表以电解水中定量氧为校正基准点。

13.8.8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5-3有关回路调试和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仪表以标准溶液为校正基准点。

13.8.9~13.8.11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第九节 机械量测量回路调试

13.9.1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9-1、热控14-9-7有关回路调试和GB/T13399—1992《汽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内容编写。

13.9.2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9-2有关回路调试部分和GB/T13399—1992技术要求内容编写。

13.9.3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9-4有关回路调试部分和GB/T13399—1992技术要求内容编写。

13.9.4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9-5有关回路调试部分和GB/T13399—1992技术要求内容编写。

13.9.5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9-6有关回路调试部分和GB/T13399—1992技术要求内容编写。

13.9.6 新增条文。根据原《验标》热控14-9-3有关回路调试部分和GB/T13399—1992技术要求内容编写。

第十节 物料称重测量回路调试

13.10.1 新增条文。根据GB7721—1987技术要求内容编写。电子皮带秤的动态调试,以通过电子皮带秤实物检测装置称量的物料进行。

13.10.2 新增条文。根据JJG(电力)02—1996检定规程的技术要求内容编写。电子皮带秤检测装置的动态调试,以通过经精确称量后的物料进行。

13.10.3 新增条文。根据GB11885—1989及JJG234—1990的技术要求内容编写。动态电子轨道衡的动态调试,以标准重量检衡车在规定车速条件下进行。

13.10.4 新增条文。根据JJG781—1992的技术要求内编写。静态电子轨道衡的动态调试,使用标准重量检衡车以火车机车推送或牵引上称台进行。

第十一节 其他监视回路调试

13.11.1~13.11.3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的内容编写。

第十二节 热工信号回路调试

13.12.1 根据厂家新产品说明书修改原《验标》热控14-11-7,增加信号回路电阻值的要求。

13.12.2 新增条文。根据厂家产品说明书调整部分内容编写。

附 录

附录一 垫片材质的选用

按DL501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修订。

附录二 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按GB/T2624—1993《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修订。

附录三 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

按SDJ279—1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和DL5031—1994(管道篇)修订。

附录四 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

按SDJ279—1990增订。

附录五 计算机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最小距离

按CECS81—1996《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修订。

附录六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

按GB/T15479—1995《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修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