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度基准
米的定义: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报告,“一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的行程长度”。
使用波长作为长度基准,虽然可以达到足够的精确度,但显然这个长度基准不便在生产中直接用于对零件进行测量。因此,需要将长度基准的量值按照定义的规定,复现在实物计量标准器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量值传递系统,将米的定义长度一级一级地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上),再用其测量工件尺寸,从而保证量值的统一。
测量基准指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并具有规定计量单位特性的计量器具。在几何量计量领域内,测量基准可分为长度基准和角度基准两类。常见的实物计量标准器有量块(块规)和线纹尺。
2.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量值传递是“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值,通过检定(或其他方法)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器),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上,以保证被测对象的量值准确一致的方式”。我国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如图2-1所示,从最高基准谱线向下传递,有两个平等的系统,即端面量具(量块)和刻线量具(线纹尺)系统,其中尤以量块传递系统应用最广。
图2-1 长度量值传递系统(www.xing528.com)
量值系统的建立和执行,保证了国家计量行政机关自上而下地对量值进行合理的统一控制。企业要确保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主动采取措施,保证量值的可靠。因此,在GB/T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中,对企业的测量设备(器具)提出了“溯源性”的要求,即测量结果必须具有能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相联系的特性。所用计量器具要获得这一特性,就必须经过具有较高准确度的计量标准的检定,而该计量标准又需受到上一级计量标准的检定,逐级往上溯源,直至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实现企业的量值在国际范围内的合理的统一。
3.角度基准及角度量值传递系统
角度基准与长度基准有本质的区别。角度的自然基准是客观存在的,不需要建立,因为一个整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定值(2πrad或360°)。因此,将整圆任意等分得到的角度的实际大小,可以通过各角度相互比较,利用圆周角的封闭性求出,实现对角度基准的复现。
为了检定和测量需要,仍然要建立角度度量的基准。但为工作方便,多用多面棱体(棱形块)作为角度量的基准,多面棱体有4面、6面、8面、12面、24面、36面以及72面等,如图2-2、图2-3所示。
图2-2 多面棱体
图2-3 角度量值传递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