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机械产品的功能要求,在正确合理地完成了可靠性、使用寿命、运动精度等方面的设计以后,还须进行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制造工艺设计,即确定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工艺参数、生产流程及检测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质量保证措施中的精度检测。
“检测”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检测是检验与测量的总称。
“检验”只能得到被检验对象合格与否的结论,而不能得到其具体的量值。因其检验效率高、检验成本低,故在大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的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过程。测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也就是将被测量与标准的单位量进行比较,确定其比值的过程。若被测量为L,计量单位为u,确定的比值为q,则被测量可表示为
L=q·u
例如,用游标卡尺对一轴径的测量就是将被测量对象(轴的直径)用特定测量方法(游标卡尺)与长度单位(毫米)相比较。若其比值为30.52,准确度为±0.03 mm,则测量结果可表达为(30.52±0.03)mm。(www.xing528.com)
显然,对任一被测对象进行测量,首先要建立计量单位,其次要有与被测对象相适应的测量方法,并达到所要求的测量精度。因此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4个要素。
(1)被测对象:几何量测量中被测对象为零件的几何量(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误差、螺纹及齿轮的各几何参数等)。
(2)计量单位:几何量中的长度、角度单位。我国规定采用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它是由一组选定的基本单位和由定义公式与比例因数确定的导出单位所组成的。长度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角度单位为弧度(rad)、微弧度(μrad)及度(°)、分(′)、秒(″)。
(3)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者)的总和。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应该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如材料硬度、外形尺寸、生产批量、制造精度、测量目的等)和被测参数的定义来拟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器具和规定测量条件,合理地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4)测量精度(测量误差):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不考虑测量精度而得到的测量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值是指某量能被完善地确定并能排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由于测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总是不完善的,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对于每一个测量值都应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范围,说明其可信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