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规定: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公文,是一种陈述性的上行文。无论是机关企业,在使用公文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报告的使用频率都是很高的。
报告的作用有下面几个方面。
企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报告可以帮助上级及时、准确地了解下级的工作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下级的工作,报告还可以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工作实践中,上级对下级工作的了解和掌握,大部分是通过下级的报告来实现的,这是因为报告反映情况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例如:落实、执行上级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情况;工作或者生产经营计划完成的情况;基层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等等。
报告的性质具有下面几点。(www.xing528.com)
(1)陈述性。报告主要采用叙述手法,以第一人称据实直陈己事。例如:向上级机关讲明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是如何做的,有哪些经验体会,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等等。报告的内容要具体,要条理清晰,一般不采用推理论证,不使用祈使句,也不用恳请语气。在工作实践中,下级单位做的工作“总结”,有时需要上报给上级时,这个“总结”就成为了公文的报告。
(2)行文的单向性。下级部门、单位向自己的上级,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旨在让上级全面了解下面的工作,以便更有效地对下级工作进行指导。报告只是一种单向的行文,并不需要上级给予回复。
(3)事后行文的特性。报告与请示二者同属于上行文,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报告对上级没有肯定性的批复要求,而请示则相反,上级必须要对下级的请示给予批复。上级对下级的报告可做批示(批注意见),也可以不做批示,一切由上级酌情处理,如确需批示,也只能采用与批示相当的文体。可是请示则不然,不论请示的事项,上级同意与否,都应该及时地做出批示,上级的批示使用的公文只能是“批复”。在行文时间上,报告是事中或者事后的行文,而请示则是事前行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