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应同步器的结构
图6-2所示为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定尺和滑尺的绕组结构示意图。定尺为连续绕组,节距W2=2(a2+b2),其中a2为导电片宽,b2为片间间隙,定尺节距即为检测周期W,常取W=2mm。
滑尺上为分段绕组,分为正弦和余弦绕组两部分,绕组可做成W形或U形。图6-2中的1—1′为正弦绕组,2—2′为余弦绕组,两者在空间错开1/4定尺节距(电角度错开90°)。两绕组的节距都为W1=2(a1+b1),其中a1为导电片宽,b1为片间间隙,一般取W1=W2或者取W1=W2/3。正弦与余弦两绕组的中心距l1为
式中 n——任意正整数。
图6-2 定尺和滑尺的绕组结构示意图
a)定尺绕组 b)W形滑尺绕组 c)U形滑尺绕组
图6-3为圆形感应同步器的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6-3 圆形感应同步器的绕组结构
a)转子 b)定子
图6-4为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截面结构。基体2通常采用厚度为10mm的铜板或铸铁制成,以减小与机床的温度误差。平面绕组3为铜箔,通常采用厚度为0.05mm或0.07mm的纯铜箔,用绝缘粘结剂4热压粘结在基体2上,利用刻蚀方法制成所需绕组形式。
在定尺绕组表面上涂上一层耐切削液的清漆保护层1,防止切削液的飞溅影响。在滑尺绕组表面上贴一层带塑料薄膜的铝箔屏蔽层5,为防止在感应绕组中因静电感应产生的附加容性电势。
2.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1)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种类 直线型感应同步器通常有标准型(见图6-5)、窄型、带状和三速(三重)式。
图6-4 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截面结构
a)定尺 b)滑尺
1—耐切削液保护层 2—基体 3—平面绕组
4—绝缘粘结剂 5—铝箔屏蔽层
(www.xing528.com)
图6-5 标准型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外形尺寸
标准型是直线型感应同步器中精度最高的一种,应用最广。当测量长度超过175mm时,可以将定尺接长使用。
窄型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定尺、滑尺的宽度有所减小,适用于设备安装位置受限制的场合,但它的电磁感应强度有所降低,比标准型的精度低。
带状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由于定尺最长可达3m以上,不需接长,便于在设备上安装。由于定尺较长,刚性稍差,其总测量精度要比标准型的低。
三速(三重)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定尺有粗、中、细绕组,为绝对式检测系统。
(2)标准型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图6-6所示为标准型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绕组示意图。滑尺上有正弦和余弦励磁绕组,在空间位置上相差1/4节距。定尺和滑尺绕组的节距相同即W=2τ(一般为2mm)。若滑尺绕组加励磁电压,则由于电磁感应而在定尺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产生原理如图6-7所示。图6-7中的电流I1为滑尺上的励磁电流,Φ为I1产生的耦合磁通,I2为定尺绕组由于磁通耦合所产生的感应电流。
图6-6 标准型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绕组示意图
图6-7 感应同步器产生感应电压产生原理
感应同步器定尺、滑尺绕组的节距W反映了直线位移量(一般为2mm),滑尺相对定尺相对运动时将位移变成相应的感应电动势信号。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理如图6-8所示。当定尺和滑尺的绕组(只有一个绕组励磁)相重合时,如图6-8中的A点,感应电动势最大;随着滑尺相对定尺作平行移动,感应电动势慢慢减小,在刚好移动1/4节距的位置,即移到B点位置,感应电动势为零。如果再继续移动到1/2节距,即到C点位置,其感应电动势值与A点位置的相同,但极性相反。其后,移到3/4节距,即D点位置,感应电动势又变为零,等等。这样,滑尺在移动一个节距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按余弦波形)变化了一个周期。若励磁电压U=Umsinωt,那么在定尺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为
E=kUmcosθcosωt (6-6)
式中 Um——励磁电压幅值(V);
ω——励磁电压角频率(rad/s);
k——比例常数,其值与绕组间最大互感系数有关;
θ——滑尺相对于定尺在空间的相位角。
在一个节距W内,位移x与θ的关系应为
感应同步器就是利用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来检测在一个节距W内的位移量,这为绝对式测量。
图6-8 定尺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