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编制可分成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类。
1.手工编程
手工编程时,整个程序的编制过程,如分析零件图样、制订工艺规程、计算刀具运动轨迹、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制作控制介质直到程序校核,均是由人工完成的。这要求编程人员不仅要熟悉数控代码及编程规则,而且还必须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和数值计算能力。对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数控编程计算较简单,程序段不多,手工编程即可实现。另外,宏程序的使用和开发,可使较复杂的零件加工程序编制免去一些手工计算的过程。目前很多数控机床都具备宏程序功能,如果能熟练使用宏程序,将大大简化加工程序的编制,从而使数控编程更快捷、更简单。
对不同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有所不同,但编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大体相同。加工程序中所用的输入代码、坐标位移指令、坐标系命名、加工准备功能指令、辅助动作指令、主运动和进给速度指令、刀具指令以及程序和程序段格式等方面都已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这样极大地方便了数控机床的使用和推广。(www.xing528.com)
对于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较简单的零件,计算较简单,加工程序不多,采用手工编程较容易实现。但是,对于形状复杂,具有非圆曲线、列表曲线、列表曲面、组合曲面的零件,计算相当繁琐,程序量非常大,易出错,难校对,手工编程难以胜任,甚至无法编出程序来,即使编出来,效率也低,出错率高。据国外统计以及我国的生产实践说明,用手工编程时,一个零件的编程时间与机床上加工时间之比,平均约为30∶1。这样数控机床的作用就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为了缩短编程的时间,提高数控机床的利用率,必须采用自动编程。
2.自动编程
编制零件加工程序的全部过程主要由计算机来完成,此种编程方法称为自动编程。编程人员只需根据零件图样和工艺过程,使用规定的数控语言编写一个较简短的零件加工源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由通用处理程序自动地进行编译、数学处理、计算出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再由后置处理程序自动地编写出零件加工程序,并输出,制备出穿孔纸带或软盘等控制介质,也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通信程序,将零件加工程序传送到机床数控系统。由于在计算机上可自动地给出所编程序的图形及进刀轨迹,及时地检查程序是否有错,及时修改,得到正确的程序,编程人员不需要繁琐的计算,不需要手工编写程序单及制备控制介质,自动获得加工程序和控制介质,因此可提高编程效率几倍甚至上百倍,解决了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难题。经过不断地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多种成熟的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系统(MasterCAM、SurferCAM、PRO/E和UG等),与语言编程系统相比,更为方便、快捷,大大加快了产品的开发和更新换代,成为自动编程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