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层活动与矿压显现特点分析

岩层活动与矿压显现特点分析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7综放工作面顶板结构放顶煤开采时,由于煤层一次采出厚度的增大,直接顶的垮落高度成倍增加,可达煤层采出厚度的2.0~2.5倍,其中1.0~1.2倍范围内的直接顶为不规则垮落带,而在上位直接顶中则可形成某种临时性小结构,其活动可对采场造成明显影响。因而采场矿压显现不仅取决于上覆岩层的活动,更主要地取决于顶煤及直接顶的刚度。这也是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的主要特点之一。

岩层活动与矿压显现特点分析

图9.7 综放工作面顶板结构

放顶煤开采时,由于煤层一次采出厚度的增大,直接顶的垮落高度成倍增加,可达煤层采出厚度的2.0~2.5倍,其中1.0~1.2倍范围内的直接顶为不规则垮落带,而在上位直接顶中则可形成某种临时性小结构,其活动可对采场造成明显影响。(www.xing528.com)

综放采场上方可形成稳定的砌体梁式基本顶结构,如图9.7所示。但其形成的位置远离采场。由于直接顶垮落高度较大,在某些条件下,上位直接顶中可形成半拱式小结构,并与其上的砌体梁结构相结合,共同构成综放开采覆岩结构的基本形式。因而采场矿压显现不仅取决于上覆岩层的活动,更主要地取决于顶煤及直接顶的刚度。由于松软顶煤的参与,缓和了支架和基本顶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支架阻力通常不大于分开采的支架阻力。这也是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的主要特点之一。

需要指出,上位直接顶中半拱式结构的失稳可对采场造成直接顶来压。由于岩层的分层垮落特性,几乎所有综放工作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直接顶的初次来压,而是否出现直接顶周期来压则取决于两种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分层开采相比,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增大,可达50 m以上;由于应力集中程度的提高和顶板超前破坏范围的增大,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相对减小,约为其初次来压步距的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