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堪称5G元年,全世界对5G都非常关注,很多国家都把它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但是另一方面,有不少人存在一些疑虑,那就是目前人类社会对于5G的需求真有那么大吗?对于个人移动用户来讲,似乎4G也够用了。这种观点基本上是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5G的一大特点是更大的传输带宽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是,当前4G网络的速率和时延已经基本满足了个人数据业务的需求。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个人业务主要是微信、qq等社交软件,以及淘宝等电子商务App(用于购物以及预订酒店、机票等),除了偶尔看视频时所需要的数据流量较大之外,大多数业务所需要的流量并不大。至于网络时延,大多数人并没有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的需求,因此对时延也不是那么敏感。此外,个人用户由于受手持终端屏幕尺寸本身的限制,他们对数据流量的要求是十分有限的,5G提供的高速流量对他们来说意义并不大。因此,5G的高速率、大带宽所带来的好处,可能对个人用户来说并没有明显的感知,他们为了5G所愿意支付的额外开支也就非常有限。
·5G的大连接应用其实在4G LTE时代就已经出现,如e MTC和NB-IOT,现在就已经支持了,在5G中只是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5G的低延时应用如AR/VR、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无线工业控制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并且这些应用对于时延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这不仅对空中接口部分的要求高,对于核心网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改造的成本很高。
应该说,这些疑虑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虽然5G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利用了现有最先进的通信理论和技术积累,可以实现万物互联,并会催生很多新的应用。但是,这一轮从4G到5G的升级更多的是由技术本身的进步和人类的美好愿望驱动,大规模社会需求的产生确实有一定的延迟。
现实情况如下。
①人类社会对于流量的需求不会无限制地增长。库柏定律也会有失效的那一天。目前来讲,4G提供的流量似乎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www.xing528.com)
②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步伐在放慢,基础的物理层技术已遇到瓶颈。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以及系统容量的增加并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但是到了5G,容量的增加更多地需要依靠加大传输的信道带宽、使用大量的天线单元,以及采用高密度的基站组网,这就大大地增加了系统的成本。此外,5G的电力消耗很大,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成本因素。因此,由于技术进步的局限,无线通信演进的成本大大地上升了。在5G时代,我们可能看到的是以很大的代价换取一定容量的增加。
③由于人们在生活中不愿意在移动通信上增加过多开支,运营商目前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困境,投资新一代技术的意愿减弱。但是在现实中,多数运营商还是不得不进入这一领域以避免被边缘化,或者被视为技术落后,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客户流失。
因此,大规模投资和部署5G还是需要采取相对务实的态度,根据应用和市场状况分阶段进行,不能一蹴而就,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不过,上述考虑的仅是增强移动宽带的场景,而5G最大的价值可能还是在于无线物联网,即海量连接的传感设备和低时延应用。不过,这些应用的发展应该会有个过程。
我们可以预想,全球范围的5G实现很可能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我们设想的5G诸多应用场景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逐步地出现。
目前来讲,个人消费者对于大带宽、高速率的需求可能并不迫切(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需求,如AR/VR、游戏等),他们愿意为5G服务承担的额外开支十分有限。因此,未来5G最大的需求可能还是来自企业用户,运营商的收入会更多地来源于物联网和传感器连接数的增加。在这方面,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许多目前已经预见到的和没有预见到的应用场景。如果提前把路适当地修好,这些应用出现时就不会措手不及。
我们可以简单地回顾一下目前可以预见的一些5G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