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智慧水务的总体目标是:结合大连市水资源状况,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以技术驱动可持续创新,构建由全面覆盖的智能监控体系、功能完备的智慧应用体系、先进兼容的支撑保障体系等组成的智慧水务,实现大连市水务的感知化监测监控、网格化精细管理、协同化业务办公、智能化决策支持、泛在化互动服务,提高大连市水务管理水平,为大连市水务现代化提供支撑。
智慧水务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完成“六个一”的建设任务。
(1)“一张网”。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全市水务信息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传输网络,将地基/空基/天基感知设备与无线/有线/移动等网络融合为“一张网”,打造全时空覆盖和信息双向传送的高速感知网络。
(2)“一张图”。建立汇聚整合大连市水利、供水、排水、水文、气象、海洋等相关部门信息的“一张图”,实现水务信息整合共享。
(3)“一中心”。建立支撑新一代水务业务应用的大连市水务数据中心,适合于大数据存储处理,开展信息的深层开发应用,实现基于主题的信息聚合。
(4)“一平台”。根据智慧水务业务应用特点,基于云计算理念构建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构造平台资源管理器,为业务应用提供信息表示、目录服务、消息服务、事务处理、数据访问、流程控制、管理服务、安全服务、决策支持、应急响应等支持,形成基于统一技术架构的业务开发与运行支撑环境。
(5)“一本账”。通过加强智慧水务建设,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水资源信息,保证水资源数据的现势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建立统一的大连市水务信息“一本账”。
(6)“一标准”。建立大连市智慧水务统一的标准体系,实现标准业务体系的有机融合;要坚持标准体系和信息系统有机融合;要坚持自上而下、有序推进,保证标准体系的内在统一和有机衔接。
智慧水务建设的阶段目标如下。(www.xing528.com)
(1)近期目标。以提高大连市水务管理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为目标,基本建成大连市数字水务。达到水务基础数据自动采集率为75%;实现对重要供水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全覆盖;基本建成取用水监控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区监控体系,实现对列入《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国函〔2011〕167号)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监测全覆盖。
(2)远期目标。以提高大连市水务管理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为目标,基本建成大连市智慧水务。基本完善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真正让大连市水务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智慧大连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水务基础数据自动采集率为95%;实现对所有水功能区监测全覆盖;实现对入河排污口在线监测全覆盖;实现水务核心业务信息化全覆盖。
智慧水务的系统目标如下。
(1)业务在线处理。大连市智慧水务将实现高效快捷的业务在线处理、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和公开透明的电子政务。推进水资源、排水等水务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全流程办理,提升水务业务信息化支撑的深度。
(2)泛在互联互通。通过大连市智慧水务建设,利用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移动网络等通信技术实现大连市水务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水务各类管理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应用提供基础条件。实现大连市水务局向上与一级平台(水利部)和二级平台(辽宁省水利厅)利用水利专网互联互通,向下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运营商专线等与县(市、区)、大中型水库、自来水集团、水厂、泵站等连接,第三级平台内大连市水务局和其他委(办、局)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互访。
(3)信息资源共享。通过智慧水务的建设,实现与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大连市城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大连市环境保护局、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大连市卫生局、大连市交通局、大连市林业局、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大连市地震局等与水务管理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
(4)深度决策支持。深度决策支持是指对水务业务全生命周期的决策支持。决策链的科学支持包括集信息收集、智能仿真、智能诊断、智能预报、智能调度、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水务业务全生命周期的决策支持。智慧水务让所有的事物、流程及运行方式都具有更深入的智能化。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通过智能处理技术的应用实现对防洪业务、水资源业务、水生态环境业务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通过人的“智慧”的参与,将专家体系、知识体系与机器体系有机组合,发挥综合系统的整体优势去解决问题,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