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历代印发纸币的弊端,清政府认为纸币只能作为权宜之计,不宜作为国家长期的货币制度。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咸丰二年(1852 年)的191年间,清政府不仅没有再印发纸币,且不允再有行钞之议[5]。嘉庆十九年(1814年),侍讲学士蔡之定奏请印发纸币,遭到嘉庆帝的严厉训斥,认为印发纸币“其弊百端”,并命“交部议处,以为妄言乱政者戒”(《清朝续文献通考》)。鸦片战争前夕,由于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倡言以纸币抵制白银流通的言论又起[6]。例如,王瑬认为,人们看到宋、金、元三代纸币的弊端,就断定印发纸币不可行,但印发纸币“其利甚大,一去其弊,即为理财之上策”(《钱币刍言》)。咸丰元年(1851年),广西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当年9月,陕西道监察御史王茂荫上书清帝“奏请行钞并胪陈钞法十条折”,指出“自汉以来,不得已而为经国之计者有二:一曰铸大钱,一曰行钞币”,但“钞之利不啻十倍于大钱,而其弊则亦不过造伪不行而止”,主张印发纸币。次年5月,福建巡抚王懿德,9月,左都御史花沙纳,11月,江苏巡抚杨文定等先后向清廷奏请印发纸币。咸丰三年(1853 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建立政权。由于围剿太平军军费支出十分浩繁,又加之内忧外困,清政府财政十分窘迫。在此情况下,朝中官员“请行钞法者为多”(《清朝续文献通考》)。清廷迫不得已决定印发纸币挽救危局,咸丰帝遂将王茂荫调升户部侍郎,令其参与纸币印发事宜。此外,又在咸丰三年(1853 年)“铸当十大钱,兼增铁冶以供度支。旋推及当五十,当百钱。巡防王大臣续请铸当五百,当千两种”(《大钱图录》)。
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十九日,户部设立纸币印发议事机构,由左都御史花沙纳、户部侍郎王茂荫等组成,于二月十七日拟定《试行官票章程》十八条,并进呈官票样式和《章程》,二月二十七日清廷同意正式印发“户部官票”,五月初二开始印造官票至六月三十日印造完毕。七月初三,经户部奏准《推行官票章程》,将官票推行至各省。官票印发以后,清政府又于当年九月决定印发“大清宝钞”,十一月制定《宝钞章程》,设宝钞局。十二月初二,户部将宝钞样式进呈御览。户部官票是银票,以银两为单位,分壹两、叁两、伍两、拾两、伍拾两五种;大清宝钞又称钱钞,以制钱为单位,面值初为五百文、壹千文、壹仟伍佰文、贰仟文四种,咸丰五年(1855年)又加印伍仟文、拾仟文、佰仟文、大钞四种。“钞票”即是官票和宝钞的合称[3]。
官票上虽写明“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但往往不能兑现。在印发大清宝钞时,钞面上不再言明兑现的文字,只说明“每钱钞贰千文抵换官票银壹两”。在发行宝钞的上谕中说:“银票即实银,钱钞即是制钱。”因此,官票、宝钞实际上是不能兑现的[5]。在政府的各种支出中,采取现银、钞票与大钱搭放的形式,如《清史稿·食货志》载“定议票银一两,抵制钱二千,钞二千抵银一两。票钞亦准是互相抵,民间完纳丁粮税课及一切官款,亦准五成,京外应放库款亦如之”。又“七年令顺天直隶各数钱粮,自本年上忙始,以宝银四成、宝钞三成、当十铜钱大钱三成搭交,一切用项亦按成搭放”,但实际使用中并不严格执行。清政府发行纸币的消息一经传出,“一日之间,钱铺关闭者几二百余家”(王茂荫《王侍郎奏议》),北京的市面立即混乱,“民间得钞,积为无用,京师持钞入市,非故增值,即匿货”(《清史稿食货志》)。此后,官票、宝钞(见图1、图2)不断贬值,咸丰末年便开始清理官票、宝钞,至同治元年(1862年),因“京师自上年清理官钱票后,钱价渐平”(《清朝续文献通考》)。行使仅10 年的官票、宝钞遂告寿终正寝。(www.xing528.com)
图1 咸丰五年(1855年)户部官票伍拾两
图2 咸丰八年(1858年)大清宝钞百千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