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版材
金简发现从《四库全书》中选出来应当印行的书籍种类繁多,付雕非易,于是在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具折上奏,建议做枣木活字套板一份,摆印书籍,“工料省简悬殊”。之所以采用枣木而非梨木,分析原因如下:①古人将文稿镌刻在木板上印书,一般都要选择比较硬的木料[10],如梨木、杜木(杜梨木)、枣木等。当时雕版所用的木材以梨枣等为首选[11],主要因其质地坚硬密实,木纹柔美,软硬适中,切面光滑,纹理细密[12],而枣木与梨木相比,材质更硬,制成活字后不仅坚固而且不易变形。②枣木比梨木纹理致密,刻出来的字笔画剔透,刀法清晰;另外,枣木的材质更为坚硬,更耐磨损,可以提高耐印力。③在整个刊刻过程中,前后共镂刻木活字二十五万三千五百个,备用枣木子一万个,木槽板八十块,套板格子(即板框)二十四块[13]来看,推测当时武英殿可能获取枣木比较便利。
2.2.2 纸张
在用料方面,清宫内府本以开化纸、宣纸、榜纸、棉纸为主,还有连史纸、粉连纸、高丽纸、竹纸、毛边纸、毛太纸等[14]。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金简奏折:“……《鹖冠子》一书现已排印完竣,遵旨刷印连史纸书五部,竹纸书十五部以备陈设,谨各装潢样本一部恭呈御览,外又刷印得竹纸书三百部,以备通行。” [4]据此可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用纸有两种:一种是连史纸,另一种是竹纸。连史纸因其工艺复杂而价格昂贵,所刷印的书籍以皇帝和大臣的阅览和陈设为主,相对来说,竹纸的制作工艺简单,用其刷印的书籍主要为发行之用。连史纸正面光润,背面稍涩,洁白匀净,韧性好,纸纹细腻,纸质精细柔软,是中国手工纸中的精品;竹纸质地微黄,纸面光滑,较厚实,薄而略脆,稍显粗糙,簾纹较窄,约5mm宽[15]。图10为《祠部集》所用竹纸的微观形貌图,可看到纸张纤维纵横交错,颜色微黄。因连史纸所印书籍流传稀少,颇为难得,故未找到样品。(www.xing528.com)
图10 竹纸纤维图(放大200倍)
2.2.3 印墨
墨是书籍印刷的主要材料之一,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16]。清代的宫廷用墨有两种:一种是书画用墨,这种墨的墨质上乘,造型各异,造墨的模子绘图十分精细,墨模题材多样,多以诗、书、画三位一体,追求诗情画意;另一种就是刷印用墨,这种墨通常用松木烧成的粗烟炱加胶和酒制成膏状,为了使其臭味散尽,需长期放置于缸内,临用时加水稀释即可[17]。为了降低成本,普通的书籍印刷多选用颗粒较粗、质量较次的粗烟炱为原料。皇家印书使用的印墨质量应当较好,但究竟使用何种印刷墨目前尚未见有相关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