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伴随着《四库全书》的编纂而产生的,是清代官方古籍刊行史上成功运用木活字印刷的典范。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五月,乾隆帝因《四库全书》编修告成之时日太长,遂诏儒臣校辑《永乐大典》中的散简零编,并收访天下遗籍,先行刊印流传。当时,负责武英殿刻书事务的四库馆副总裁金简接旨后,先用雕版刻印了4种书[1],即《易纬八种》《汉官旧仪》《魏郑公谏续录》和《帝范》,称为聚珍版初刻本[2]。在刻书实践过程中,金简认识到雕版印刷费工费时,开支庞大,又因书籍种类繁多,且原藏于武英殿的康熙时期铜活字皆被熔铸为钱币[3],而用活字则省时、省料、省钱,于是提出制作枣木活字、摆板刷印书籍的建议[4]。乾隆肯定了金简的做法,盛赞其法“既不滥费枣梨,又不久淹岁月,用力省而成功速,至简且捷”,但认为“活字”的名称不雅,改称“武英殿聚珍版”[5],故此后用这套木活字排印的丛书,便称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考核督催,始终其事,终于使《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得以问世,既降低了成本,又使书籍整齐划一。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之刷印时间,主要集中在乾隆四十年至五十年,五十年以后所印极少,至嘉庆七、八年间又印《西汉会要》《唐会要》《农书》3种,前后共印134种2400卷[6]。该书刷印数量有限,内容精善重要,且多辑自珍罕孤本,再加上校对之精,刊刻之精美,因此一经颁发,供不应求,但因木活字摆板刊印,每种刷印完毕后所用活字拆散归类,故而很难原版增印。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十,大学士董诰提出“奏请颁发武英殿聚珍版书,于东南五省各一份情愿刊印者,听其翻版通行”的建议。在获乾隆批准之后,随即将先前用木活字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发往东南五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据此重新翻刻。为了加以区别,翻刻本被称为“外聚珍”,武英殿聚珍本被称为“内聚珍”,又称殿本。本文以“内聚珍”版为研究对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