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际框架的典型因素
(12)国际减灾十年的最大进展是,人们普遍认识到自然灾害和人们频繁的失控破坏活动,造成灾害危险增长的事实,并且认识到必须进行减灾。任何社会再也承受不起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灾害是可以预防的,而且减灾不是专家们在灾害或一个事件临头时采取的行动。必须把增强灾害意识和风险管理责任列入所有社会正在进行的专门活动和社区工作中。
(13)然而,减灾需要社会更广泛的参与,而不只是以往主要是对灾害管理负有责任的人参加。国家机关、专业机构、商业和社区的参与,对提高减轻自然灾害和其他灾害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参与的特点是,有助于并扩大了当代社会中对减灾工作、组织合作以及通讯等甚为重要的网络。减灾力量已形成一个分布很广的网络,这表明人们对此的关注增强了。灾害是不分政治和经济状况的,严格地说,它们是国家的事情。减灾事业不仅跨学科、跨部门,而且要代代传下去。
(14)处理危险需要增加行动的伙伴,并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这已经体现在政府和私人的各种合作形式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来提高人们对灾害的认识,并使社区参与减灾工作。
(15)事实上,减轻自然灾害影响取决于一些重要的工作,而后者又离不开越来越多的专业学科的合作。风险评估是减灾计划的重要部分,包括对灾害的预测和对其易损性影响的评估。有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要由许多专家们完成,但是还得依靠一些专门的技术,以使迅速传递并容易理解。只有这样,公众和决策者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制定适当的政策或采取最有效的行动。
(16)银行和财政机构、国际技术援助机构和具有专门能力的联合国有关机构,应保证将人力、技术和物资资源最有效地投入到持久的减灾工作中。建立深入基层的早期预警系统是任何减灾战略的基础,它应与意外紧急事件行动能力密切联系。完成上述活动需要各组织部门的合作,即现称之为国际减灾十年的国际框架。它包括政府机构、技术部门、各学科、商界以及非政府组织或社区组织。
B.国际减灾十年的组织结构(www.xing528.com)
(17)国际减灾十年决议确定了组织结构,以实现其宗旨。为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特将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三定为国际减灾日。自1995年以来国际减灾日为一些国际事件提出了专门的主题,以推进国际减灾十年的宗旨和目标。
(18)国际减灾十年的重要机构——科技委员会是向秘书长就总体计划提出建议的顾问机构,它由25位国际专家组成。自1990年成立以来,随着国际减灾十年的发展,人员构成更加多样化,议题更为集中。1997年来,科技委员会在其每次会议后都发表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持久减灾问题,并对联合国框架内外的减灾活动予以支持。
(19)在1991年虽然成立了一个特高理事会,但没有继续下去。同样,原设想成立的联合国公共信息部亦未得以实现。
(20)1990年成立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以支持其他部门的工作,并协调国际减灾十年的日常工作。它是在特设专家组的一个机构基础上发展而成,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在整个减灾十年中发挥了作用。在其成立之初,秘书处常被人员流动所困扰,后来又受到国际发展机构转移工作重点的影响,国际社会曾一度将重点放在紧急事务救援及复杂的灾害工作方面,而忽视了长期的防灾策略。总而言之,秘书处在近十年来的表现突出,虽然其资金有限,但它可能是减灾十年得以持续下去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
(21)国际减灾大会(1994年5月23~27日在日本横滨举行)是联合国正式的会议之一,是国际减灾十年的一个中间会议。它不只是十年的中期回顾,其主要成果是发表了“为了一个安全的世界”横滨战略和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向所有的国际框架成员单独或共同实施155个与会国家重申的减灾原则和政策提供指导方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